俄烏沖突如今迎來關鍵時刻,歐盟接檔美國開始成為烏克蘭背后最大的支持者,這場對峙,俄羅斯如今已占盡上風。
但就在俄羅斯準備大干一場的時候,卻不料后院起火,阿塞拜疆這時候打了俄羅斯一個措手不及。
面對阿塞拜疆的突然暴起,普京如今有些腹背受敵的意味了,那么阿塞拜疆究竟做了什么,令俄羅斯顧此失彼呢?
十年矛盾爆發
本來阿塞拜疆是位于南高加索地區的一個小國,雖然他們與俄羅斯之間的關系并不好,但因為礙于俄羅斯強大的實力,所他們也一直不敢發難。
可是如今俄羅斯在俄烏沖突上分身乏術,也讓阿塞拜疆看到了“老虎也有打盹的時候”,便萌生了發難的想法。
再加上前些時候網上曝光了一段視頻,更給了阿塞拜疆動手的契機。視頻顯示,一名阿塞拜疆僑領被俄國特警摁在地上,軍靴踩著身子,膝蓋磨得血肉模糊。
于是阿塞拜疆也依樣畫葫蘆,突襲抓捕了22名俄羅斯人,罪名是間諜。電視鏡頭里,這些人個個鼻青臉腫。
阿塞拜疆內政部長的話說得毫不客氣:“在俄羅斯打傷我們的人時,就該想到今天!”
除了實施小規模的對等報復外,在外交層面,阿塞拜疆的行動更狠。阿總統一句話直接把普京架在火上烤。
只因阿總統公開宣稱將對俄羅斯提起法律訴訟,不僅包括最近的一次空難,還將十年前,克里米亞沖突時發生的空難事件再次擺上臺面。
而這兩起事故的共同點都指向一個因素:戰區信息混亂與俄方控制力的缺失。阿塞拜疆這種“翻舊賬”的行為,幾乎等同于向俄羅斯公開“宣戰”。
兩場空難
而阿塞拜疆起訴俄羅斯的兩場空難,分別是2014年的烏東墜機事件,以及最近發生的阿克套墜機事件。
先說近期的墜機事件。不久前,一架阿塞拜疆客機從巴庫飛往車臣,在哈薩克斯坦上空炸成火球,38人遇難。莫斯科輕飄飄地道了個歉,說只是“技術干擾”。
但阿塞拜疆人從殘骸里摳出了導彈碎片,幸存者說聽到了爆炸聲,飛機電子系統失靈。矛頭直指當時正在用防空系統打無人機的俄軍。
俄羅斯對此含糊了七個月,就是不給準話。這讓巴庫想起了十年前的另一筆賬。
也就是2014年的那場災難,受害者同樣是阿塞拜疆的客機,在烏克蘭東部墜毀,并且同樣被認為是俄羅斯干的,并且這件事調查了10年,至今也沒個結果。
因此,新仇舊恨,忍無可忍。阿塞拜疆總統公然發難,就這兩起空難,要把俄羅斯告上國際法庭。
安卡拉的野心
當然了,阿塞拜疆政府敢公開跟俄羅斯叫板,當然不可能是單純的意氣用事,事實上么,阿方已經做好了重組準備,并且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巴庫抓人的消息剛傳開時,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專機就降落了。他站在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身邊,一句“突厥兄弟永不分離”,與其說是安慰,不如說是宣告——高加索,現在是我土耳其說了算。
宣告的底氣,是實打實的軍事力量。土耳其最先進的無人機和軍事顧問團,正源源不斷地運進巴庫。更扎眼的是,土耳其的F-16戰斗機,已經堂而皇之地進駐阿塞拜疆空軍基地。這是蘇聯解體后,北約的戰機第一次在高加索實現了常態化部署。
而埃爾多安的棋下得更大。他公開支持阿塞拜疆組建一支“圖蘭軍團”,士兵全從突厥民族里挑。這支軍隊的1500名先頭部隊,現在已經出現在烏克蘭戰場,他們的槍口,對準的正是俄軍。
土耳其的算盤打得非常清楚:用“泛突厥主義”這面大旗,從安納托利亞高原一路插到中亞,打通一條戰略大走廊。而高加索,就是這盤大棋最中心的位置,是“天元”。
天然氣管道,成了套在俄羅斯脖子上的絞索
除了土耳其方面的支持,阿塞拜疆自己手里也攥著一張王牌。
歐洲急著和俄羅斯能源脫鉤,快要想瘋了。他們的目光越過黑海,盯上了里海的阿塞拜疆。戰前,阿塞拜疆的天然氣只占歐洲進口的8%,現在這個數字飆升到了23%。
歐盟甚至直接掏了120億歐元,把天然氣管道修到了阿塞拜疆的家門口,求著阿利耶夫賣氣。俄羅斯威脅要切斷過境管道,想卡阿塞拜疆的脖子。沒用。阿利耶夫扭頭就和土耳其簽了新協議,天然氣從土耳其港口直接運往歐洲,完美繞開俄羅斯。
更狠的是,阿塞拜疆還把原本要賣給俄羅斯的石油,轉手賣給了以色列。而以色列,正是俄羅斯在中東最頭疼的對手。這已經不是做生意,這是在扎心。
而真正的殺招,是一條叫“贊格祖爾走廊”的規劃。阿塞拜疆、土耳其,甚至拉上了宿敵亞美尼亞,三方居然坐到了一起,要共建這條貫穿亞美尼亞南部的交通大動脈。
地圖上一看便知,這條走廊有多致命。它一旦建成,土耳其的坦克就能從安卡拉一路開到里海邊上,直接把俄羅斯在高加索的勢力范圍攔腰斬斷。伊朗想通過陸路進入歐洲的通道,也同時被掐死,逼得德黑蘭不得不重新考慮和莫斯科的關系。
俄羅斯面臨“多米諾骨牌”效應威脅。
阿塞拜疆這次的跳反,不單單是個國行為,一旦此次挑戰被視為成功案例,那么其他邊疆國家與地區勢力很可能迅速效仿。而這種趨勢一旦成型,克里姆林宮將面臨多線崩潰的戰略災難。
尤其是在當前俄軍主力深陷烏克蘭戰場、對歐洲制裁束手無策的背景下,俄羅斯幾乎已無力維持多點鎮壓的能力。
更令人擔憂的是,俄羅斯本已失去了在中東的立足點。敘利亞戰場的大規模撤軍,使其在地中海東岸的影響力近乎消失,而這正是俄羅斯從“區域大國”躍升為“全球大國”的關鍵支點之一。如今,阿塞拜疆的“倒戈”意味著,俄羅斯在高加索的最后保障也在動搖。
過去,克里姆林宮可以憑借軍事威懾與能源杠桿維持“外圍秩序”;現在,這兩項能力正在迅速衰退。能源被制裁鎖死,軍隊被烏克蘭戰場消耗殆盡,財政赤字不斷擴大,內部民族矛盾激化。
在這種狀態下,繼續維持“大國幻覺”只會加速邊疆的崩盤。
結語
事到如今,俄羅斯必須重新評估其戰略優先級。這場風暴已經不是某一次空難或某一國法律訴訟的問題,而是整個“后蘇聯空間”地緣秩序的再洗牌。
普京面對的,不只是外交危機,而是國家統一性與戰略完整性的系統性挑戰。他的每一個決策,都將關系到俄羅斯未來的形態與地位。而阿塞拜疆的“出手”,只是這場大棋局中打響的第一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