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心幫人擰瓶蓋后,反倒被敲詐勒索20萬,民警緊急提醒,在街頭遇到這種求助,請立刻遠離。
大哥哥,我擰不開瓶蓋兒。
話音未落,小男孩就突然倒在地上。
兩名壯漢猛地攔住了去路:你給我們的孩子喝了什么?他已經昏迷了
緊接著目擊者瞬間圍攏過來作證:就是他遞的水,你被拖進了小巷子,勒索就此開始了
近日,多個地區警方發出了警示:一種利用兒童與路人善意的擰瓶蓋騙局(新型街頭詐騙)正在蔓延中。
每當受害者幫忙擰開飲料瓶之后,詐騙團伙就會誣陷其下藥,導致兒童昏迷,并且通過偽造證據,語言恐嚇等手段進行敲詐勒索,有受害者被勒索金額高達了20萬元
騙局的設計,都是專攻人性軟肋的。一切騙局總是從最無害的場景去切入的。
一個滿臉焦急的小孩子攥著飲料瓶奔向路人:我的力氣太小了,打不開,您能幫幫我嗎?在面對稚嫩的求助時會有超過90%的人會伸手援助。
可是就在瓶蓋擰開的一瞬間,劇本開始突變。小孩子的同伙冒充父母沖出來并指控:你給我的孩子吃了什么?他現在暈倒了!
緊接著,預先埋伏的路人便會集體登場,并且指控受害者投毒。在看似鐵證的圍攻之下,受害者被逼到了監控的死角,并且被迫轉賬賠償。
有一位親身經歷者在社交平臺上控訴道:我剛剛掃碼支付了5000元,他們又繼續加碼威脅我要醫療檢查費用,最后更是提空了我的銀行卡。
詐騙手段升級,跨境的黑手竟伸向了未成年人。
當大眾對街頭的騙局提高警惕的時候,詐騙團伙已經將魔爪伸向了更脆弱的群體---未成年人
在7月24日,四川瀘州14歲少年楊宇航的遭遇引發了全網揪心,他被鄰村的人以高薪工作誘騙到了緬北,又因為年齡太小遭到了多次的轉賣,最終被柬埔寨某園區囚禁,詐騙分子甚至向其父母勒索要12萬的贖金:不給錢就別想見到人。
更令人擔憂的是詐騙分子正在系統性的招募未成年人參與犯罪。
北京某校通報中,詐騙團伙以日結150元為誘餌,引誘市中小學發送詐騙短信,最小的參與者僅僅11歲,有案件中,4名未成年人組織了22人參與詐騙,其涉案金額高達235萬元
他們說發500條的短信就可以給200塊錢,我根本就不知道這是在犯罪”。一名被警方訓誡的初中生哭訴說。
全民防御,要從認知到行動。在面對騙局產業化的趨勢,防護網正在織密。湖北保康的社區民警帶著仿真毒品模型和詐騙案例圖冊走進了暑托班。
陌生人借電話手表怎么辦?免費的游戲皮膚能領嗎?民警通過互動式問答教孩子們如何識破騙術。
公安部打拐辦的主任陳建鋒也公開呼吁:未成年人在受騙后務必立即報警,警方會協同監護人一起處理,絕對不會讓你獨自面對的。
而且對普通公眾民警也是給出了三條鐵律:
當遇到街頭求助,優先引導對方向便利店,警察崗亭等公共場所求助。
如果已經卷入了糾紛,請立即錄像取證,并且大聲呼救,迫使騙子暴露。
堅決拒絕前往沒有監控的區域,同時撥打110報警。
安徽高中生胡一嘯曾被誘騙到緬北之后,其父親胡宗兵在尋子途中收到私信:交100萬元,武裝部隊就幫你救人。
他果斷的拒絕了:這分明是第二次詐騙。三天之后,警方通過國際協作將孩子平安地營救回國。
江蘇網友@正義先鋒的留言獲贊3.2萬:騙子越猖狂越證明善良的珍貴,我們可以學會保護自己,但絕對不能夠把世界讓給惡人!
就像湖北民警在安全教育課上強調的,善良是需要鎧甲的,但警惕不等于是冷漠。當全社會都成為騙局的免疫細胞的時候,善意才能夠真正的暢通無阻
信息綜合自:中國新聞周刊《14歲瀘州少年被誘騙至柬埔寨事件》;湖北保康警方防騙宣傳實錄;北京反詐中心未成年人詐騙案例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