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徐州市總工會20年免費培訓超10萬人次(引題)
“大姐”們一起來考證(主題)
新華日報記者 王巖
年過四十、高中學歷、無一技之長的徐州市民高偉7月10日給記者打來電話報喜:兩天前她已領到養老護理培訓合格證,拿到了上崗“敲門磚”,正在和一家養老院商談,如果條件成熟就準備去面試。
一個月前,記者曾到徐州市工人文化宮,在高偉參加的培訓班上探訪。作為養老護理班的班長,高偉在當時信心滿滿地表示,“學習感覺不錯,就業應該不成問題。”
高偉參加的培訓班,由徐州市總工會組織,重點針對失業人員、農村務工人員、外來務工人員、企業轉崗待崗職工、特困職工家庭子女“五類人群”,目前包括養老護理、育嬰、整理收納等16個班的課程。
“一個月的培訓可以增加學員的信心,培訓后成功上崗也能更好穩定一個家庭。”徐州市工人文化宮主任朱衛東告訴記者,不僅開設的所有課程免費,還免費組織參培人員進行職業技能鑒定考試,合格后發放結業證書。“這樣的培訓已堅持20年,累計培訓超過10萬人次。”朱衛東說。
52歲的學員洪紅曾在9年前參加過工會組織的育嬰班,后來到上海當“月嫂”,每月收入達兩三萬元,還走出國門到英國、日本、新西蘭等展開“跨洋服務”。“現在養老市場很火,我特意來參加養老護理培訓,就想多學多干,多個技能和機會。”洪紅說。
實實在在的培訓,順應市場的需求,讓學員們長了真本事。在養老護理培訓班上,記者看到,30多位學員基本為中年女性,大家正練習給躺在床上的假人穿套頭衫。不看不知道,其實里面大有學問。“換前要保證溫度適合,隱私也要注意保護,換好的衣服后背要拉平,不能有褶皺,不然會有壓瘡。”有15年從業經驗的培訓教師李巖說,養老護理需要耐心和細心,但專業技能必不可少,這順應了行業規范化、專業化、職業化的要求。
徐州中銘世家家政公司負責人徐海燕告訴記者,他們用人首先看“三個證”——身份證、健康證、資格證。“絕對不能隨便‘搖人’,這些證缺一不可。”徐海燕說,去年他們成為徐州工會培訓的免費合作方,既減少了公司培訓的成本,也拓展了公司的人才庫,還為學員們提供了更多就業機會。
高偉拿到的培訓合格證,由徐州市家庭服務業協會發放,徐州家政市場都認同,解決了學員們的后顧之憂。“現在社區和工會培訓后,發給我們學員的證,每年有4000多本,最后持證上崗就業的人大約占70%。”徐州市家庭服務業協會秘書長付玉說。
來源:新華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