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留學生文化漫游
在文化館里讀懂江南
點擊觀看視頻
近日,寶山區文化館迎來一場跨越國界的文化之約——來自12個國家的15名上海大學留學生在此開啟一場深度體驗江南文化的旅程,在《江南之春》美術作品展的畫作里品味詩意,在手工制作中感受文化傳承的溫度。
賞《江南之春》
于筆墨間讀懂東方意境
《江南之春》美術作品展如一扇通往江南秘境的窗,正靜靜等候遠方來客。這場匯聚江南民間繪畫精髓的展覽,是市井煙火與文人意趣的共生,更是尋常百姓對江南的深情告白。展墻上,或有吳儂軟語里的小橋流水,或有弄堂深處的市井百態,更有當代民間藝人以新視角詮釋的城市新貌。留學生們漫步在展廳里,目光掠過一張張畫紙,語言或許不同,但畫里的江南故事,誰都能看懂幾分。
執匠心巧手
于指尖上觸摸文化溫度
若說觀展是一場視覺的沉醉,那么隨后這場由文化配送團隊精心籌備的黃道婆手工織布機體驗,便是一場與傳統技藝的對話。文化配送老師不僅帶來了復刻的微型黃道婆織布機,更是準備了色彩溫潤的天然棉線,在老師手把手的指導下,留學生們先學習辨識織布機的基本構造,再試著穿梭引線,他們不僅在親手織就一幅掛毯,更是觸摸到中國人“慢工出細活”的處世哲學,感受傳統手藝的魅力。
本次活動讓江南文化走進展館,走進外國青年的心里;也讓來自不同國家的年輕人,通過這樣的體驗更了解中國。當留學生們帶著自己做的手作離開時,帶走的不僅是一段記憶,更是對“不一樣的美”的理解。
寶山區文化館將以此次活動為起點,不斷拓寬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度與廣度,同時依托專業文化配送體系,打造立體多元的文化交流模式,讓專業指導與文化資源觸手可及,更將文化配送力量納入多元傳播機制,鼓勵配送老師開發“可帶走的文化課程”,讓每一次技藝傳授都成為跨文化對話的契機。這種對文化互鑒的深耕細作,是將“海納百川”的城市精神轉化為具體的文化實踐,未來,還將推進寶山濱江與文化旅游融合發展,以文化活動引流量,點亮濱江岸線,用文化賦能城市發展。
滬渝蓉高鐵寶山站建設邁出關鍵一步
寶山的她入圍!2025“感動上海”年度人物推選活動開始投票→
2025年度寶山區“政府開放月”活動來了!快來報名→
編輯:王之儀(實習)
資料:寶山區文化館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寶山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