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泰國的實力這么強啊,現(xiàn)在都敢這么硬氣了。
7月24日,泰國和柬埔寨雙方在泰柬邊境的普拉薩·塔·緬湯古跡一帶,爆發(fā)了激烈交火——泰國出動F-16戰(zhàn)機、火箭炮與裝甲車輛集中打擊,柬埔寨則以BM-21火箭炮頑強還擊。截至7月26日,雙方在至少12處前線交火,泰國方面已造成至少20人死傷,柬埔寨方面暫無正式公布具體數(shù)字。
那哪一方更占便宜呢?
看看泰柬軍方各自的態(tài)度就知道了。
就在昨天(7月25日),泰國軍方發(fā)言人一語驚人:“我們目前不需要任何第三國調解!”以泰國這么尷尬的國際位置與地理位置,他說這話就不怕被隔壁大國“天降正義”嗎?還是說這場沖突難道還有西方勢力的影子,泰國收了好處之后就是要不顧一切地攪亂東南亞?
要讀懂這句“不需要”的背后,需要先看泰國此刻握有的籌碼。
一個是兵力與裝備的絕對優(yōu)勢。
泰國現(xiàn)役軍人超過36萬人,是柬埔寨的三倍有余;空中力量更是碾壓——F-16戰(zhàn)機、各型直升機綜合火力遠勝柬方的幾架運輸偵察機。第一波攻勢中,泰軍空地協(xié)同,摧毀了多處柬軍前沿陣地與裝甲車輛,直接打亂了對手的防御部署。后勤補給線上,泰國沿邊多條主干公路暢通無阻,相比之下柬埔寨崎嶇山路給其補給帶來不小困難。
另一個籌碼,則是外交談判桌上更硬的“談判籌碼”。
泰方深知,一旦讓第三方介入,第二天局勢就可能不受自己掌控:東盟的多國博弈、美國的戰(zhàn)略關切、中國的區(qū)域影響,都可能將這場雙邊爭端拉入更廣泛的地緣政治角力。
所以說拒絕多邊調解,對泰國而言,就是要在自己擅長的“雙邊+軍事”節(jié)奏里主導戰(zhàn)局和輿論,以期讓柬埔寨在更為不利的條件下抬手求和。
其次,泰國國內的政治因素也推波助瀾。
對泰國政府而言,拒絕外來干預的姿態(tài),不僅迎合了民眾對“主權和尊嚴”的期待,也為軍方延續(xù)軍事行動提供了堅實的輿論基礎,這樣一來,民眾就能在高漲的民族情緒中越發(fā)團結。
但,泰國這么“剛”,真的好嗎?
有意思的是,就在泰國軍方說了“不需要任何人調解”這句話之后,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就在北京會見了東盟秘書長高金洪,而且高調喊話道:柬泰邊境沖突令人痛心擔憂,問題的根源是當年西方殖民者造成的遺禍,現(xiàn)在需要冷靜面對并妥善處理。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次會見當天,東盟輪值主席國馬來西亞已主動表態(tài)愿“提供善意斡旋”。
綜上所述,王毅的表態(tài)將中方的“建設性作用”定位于三方協(xié)調的平衡者:既不超越東盟的主導地位,又為東盟輪值主席國的斡旋提供戰(zhàn)略支撐;既尊重當事國的主權自主,又強調和平對話不訴諸武力的原則。
簡單來說,這話也帶到了,泰國的小鄰居也已經對其旁敲側擊了,泰國這回應該不會裝聾作啞了吧?
那,這場“硬碰硬”的下文又將如何發(fā)展?
截至7月26日晚,雙方交火尚未停歇,超過十三萬泰國居民和兩萬柬埔寨平民被迫撤離,聯(lián)合國安全理事會正緊急商討外交斡旋方案。
泰國之所以拒絕第三方調解,是其 “以戰(zhàn)促談” 戰(zhàn)略的核心環(huán)節(jié)。然而,軍事勝利未必等同于政治勝利,沖突長期化可能使泰國陷入 “打贏戰(zhàn)爭卻輸?shù)艉推健?的困境。若戰(zhàn)事繼續(xù)升級,區(qū)域內人道危機和難民潮無疑將加劇,而大國博弈也將更加復雜化:泰國的盟友美國、柬埔寨的友好中國,都在密切關注下一步局勢,接下來就看泰國是要選哪個按鍵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