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公開場合宣稱,中國從俄羅斯和伊朗進口石油的問題,將作為新議題被納入中美談判內容之中。
與此同時,美國總統特朗普也高調拋出所謂“50天最后通牒”,威脅若俄烏沖突不在時限內停火,美國將對俄羅斯加征100%的懲罰性關稅,并同步對購買俄油國家施加“次級制裁”。
中方劃定紅線
這種表態無疑是將中美之間的經貿磋商,強行引入本不屬于雙邊范疇的國際政治議題中。在以往的中美貿易往來中,盡管摩擦不斷,但雙方基本維持在相對可控的議題邊界之內。
而此次貝森特的“加題操作”則顯得異常冒進,不僅使談判議程復雜化,更試圖通過地緣問題對中方施壓、制造談判優勢。
面對美方的做法,中方并未猶豫,而是在第一時間劃出明確紅線。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公開表示,中美之間的經濟磋商必須基于此前兩國達成的共識,圍繞現有經貿分歧而非第三方事務展開。
中方拒絕任何將地緣沖突綁入談判、人為制造“新籌碼”的做法。簡而言之,美方希望借烏克蘭沖突和伊朗能源議題“插題”施壓,而中方則堅決不予配合。
事實上,中國之所以敢于如此迅速且強硬地表明立場,源于對當前國際能源格局的清晰認知以及自身在能源戰略中的制度性準備。
當前,中俄之間的能源合作已遠不止市場行為,而是深度嵌入雙邊長期國家戰略之中。
自“西伯利亞力量-1”管道建成并投運以來,中俄東線天然氣供應量逐年提升,而“西伯利亞力量-2”項目也已完成可行性研究,進入合約談判階段。
一旦建成,該管線將進一步增強中國能源進口的穩定性,并繞開高風險的海上運輸路徑。
在結算方式上,中俄早已實現人民幣在能源貿易中的主導地位。
2024年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中,超過三分之二以人民幣結算完成,大幅降低了對美元的依賴。此外,中伊之間的合作同樣穩固。
自2021年簽署為期25年的全面合作協議后,伊朗成為中國重要的能源伙伴,中國也承諾通過對伊投資換取長期、穩定的石油與天然氣供應。
中方不僅擁有穩定的能源來源與多元化渠道,還早已開始布局規避美國制裁風險的制度性防火墻。
從本幣結算機制、第三方中轉采購、到戰略石油儲備的逐年增長,中國建立了足夠的應對能力。
而從中美長期能源結構來看,中國對外依賴程度雖然較高,但美方的頁巖油出口卻同樣高度依賴中國、印度等大買家。
一旦強推制裁,不僅無法打擊中俄伊能源合作,反而會破壞美國自身的能源出口生態。
美國算盤
對美方而言,將石油議題強行納入談判,背后顯然隱藏著更深層的政治目的。
在通脹持續高企、經濟承壓的情況下,特朗普急需一場“外部對抗”來重塑自身“強硬對華”的政治形象。
在選情動蕩、黨內分裂背景下,以關稅、制裁等“高姿態”表演維系支持群體,是其慣用手段。
而將中俄伊捆綁塑造為“挑戰美國秩序的軸心”,更能在多邊場合爭取道義優勢,迫使歐洲盟友站隊。
然而現實遠比設想復雜。
歐盟國家對是否配合美國實施能源次級制裁存有疑慮。
歐洲在經歷能源危機后,雖試圖擺脫對俄依賴,但不少成員國仍通過非官方渠道維持俄油進口。
若對中國、印度等國實施高關稅,無異于進一步沖擊全球供應鏈與工業穩定,尤其對德國、法國等制造大國而言,成本上升和生產中斷的風險不可忽視。
與此同時,金磚國家在能源與金融合作上的緊密配合,也正在逐步削弱美國制裁工具的實際效力。
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之間已初步構建起“內部循環”機制,加快在能源、金融、物流等關鍵領域“去美元化”操作,人民幣、盧比等本幣結算比例持續上升。在這種格局下,美國即使以次級制裁相要挾,亦難以撼動多邊能源合作框架。
更關鍵的是,中國對當前全球能源秩序轉型趨勢的判斷早已成熟。從以美元為核心的單一結算體系,向多極、靈活的市場化機制演進,是國際能源政治的自然結果。中方早已將能源安全視為國家主權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可能任由他國主導,更不會將其作為可談判的條件交換。
可以預見,在接下來的談判中,中方將堅持“就經貿談經貿”的基本原則,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議題擴張和脅迫對價。
而美方若繼續試圖以“地緣制裁+談判壓迫”方式重塑格局,只會遭遇更多抵制與失信。
真正有效的合作,必然建立在相互尊重、對等互利的基礎之上,而不是通過強權設限和單邊脅迫實現。
正如中方此前反復強調的,國家利益不是談判桌上的籌碼,更不應成為外部干涉的工具。石油流向并非由威脅決定,而是由市場邏輯和國家戰略共同決定。
在這個多變而復雜的時代,誰能真正尊重規則、尊重主權,誰才能贏得長遠的信任與合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