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圖查看詳情
上周末,留學回杭的小蘇,前往屬地派出所報警!回憶過去三個月的經歷,小蘇說:“我一直被監視,被限制人身自由……原來,這一切都是騙局!”這一切,還要從三個月前的一通電話說起。
三個月前的一通電話
今年4月初,小蘇接到了一通號碼尾綴是“96110”的電話。“他們自稱是廣州市反詐中心的(工作人員),有一樁發生在福州的經濟案件與我有關,目前不確定是我手機號被盜用了,還是身份信息泄露了,要我去那邊報案。但我人在國外啊!他們就把電話轉給福州公安了……”
隨后,一位自稱是“福州市公安局經偵支隊的高yì輝警官”接聽了電話,由于小蘇人在國外,只能下載“Skype”APP,以視頻電話的形式配合完成“警方的筆錄”。
小蘇嘴上配合,心里卻滿是懷疑。“視頻里,他們給我展示警官證,看了福州市公安局的審訊室。起初我還不信,但對方直接用‘辦公室電話’打過來,讓我去網上對比看,打過來的號碼是不是福州市公安局對外的電話(號碼)!我一對比,還真的是!(經分析,應該是利用改號軟件偽造的來電顯示。)
“檢察官”簽發逮捕令
接下來的三個月,小蘇全力配合“警方”。因涉案金額重大,“警方”要求24小時監控小蘇的手機,卸載所有的社交軟件,簽署保密協議,不準告知任何人。
小蘇回憶說:“直到上個月,他們更高層級的‘檢察官’回來了,直接簽發了逮捕令,要我立刻回國,還要把我和其他罪犯關在一起!我央求他們想想辦法……沒過兩天,又發來一條給我‘同伙’用刑的視頻,因為我的配合度高,可以通過繳納保證金的形式爭取取保候審的機會!”
在對方的引導下,小蘇騙家人取得了直升研究生的名額,順利拿到了父母給的一百萬學費。又通過同學幫忙,將學費分六筆打到對方指定的賬戶上。
7月初,小蘇被告知洗脫了嫌疑,可以取回保證金了。“說我已經從嫌疑人變成受害者了,可以去‘余杭區人民政府’取回保證金了。我去取錢時,區政府的工作人員說根本沒有這個事兒,我才知道自己被騙了,但那些人都聯系不上了。”
留學生遭遇境外電信詐騙的三大特征
近期,發生多起海外留學生遭遇境外電信詐騙。
一是冒充公檢法,制造心理壓迫。該類案件中,不法分子主要瞄準海外留學生群體,利用該群體特別是新入學的年輕留學生對國內司法程序不熟悉、害怕“逮捕定罪”“遣返回國”等心理,通過改號軟件偽造來電顯示,偽冒“公安局”“檢察院”等國內公檢法機關官方電話,以涉及“跨國犯罪”“公檢法傳喚”“若不配合將立即遣返或逮捕”等為由恐嚇受害人,控制受害人行為。
二是虛構“涉密案件”,切斷求助渠道。不法分子以“案件涉密”為由,恐嚇受害者不得向任何人透露有關信息,從而切斷與外界的聯系,使受害者完全處于詐騙團伙的操控之下,編造理由向家人要求。
三是誘導現金交易或多筆轉賬,規避銀行風控攔截。為了規避銀行對詐騙交易的識別和攔截,不法分子教唆受害人利用多賬戶多筆轉賬。
杭州市反詐中心提醒廣大留學生:
1.不輕信:對陌生來電、短信保持懷疑。
2.不轉賬:所有索要錢財的要求都需多重驗證。
3.不沉默:遭遇詐騙后立即求助,避免更多人受害。
此外,要及時將通話錄音、短信截圖、轉賬記錄等留存,做好證據保存的工作。
來源 杭州反詐
編輯 成嘉怡
審核 潘俐 王晨郁
BREAK AWAY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