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和老家親戚說
在深圳住城中村
他們都會自動腦補
“握手樓里一線天”的畫面
結果點開我發的照片
忍不住直呼:
這竟然是城中村?
01
“大隱隱于市”
深圳刷新了我對城中村的認知
或許在很多人眼里
城中村就是“擁擠”“簡陋”的代名詞
但深圳的這些“村兒”
偏要打破偏見
用自己的方式
詮釋城市的多元與包容
福田區福田街道崗廈村
盤踞城市中軸線
堪稱“最中心的城中村”
抬頭就能看到平安大廈
有著700多年歷史的鄭氏宗祠
坐落于南山區粵海街道大沖村
至今仍在寸土寸金的高新園腹地
屹立不倒
于是便有了網友那句“誰敢拆,就把你們集團買下來”的調侃
13萬多人扎根的
福田區沙頭街道上下沙
CBD的繁華與城中村的煙火
在此無縫銜接
成了打工人心中的“天選落腳地”
南山區沙河街道白石洲村
曾是300萬深漂的第一站
陳楚生為它寫的歌里
全是青春的回憶
通勤便利的龍華區民治街道民樂村
卻“擠”出了名
網友不僅感慨
“這里一定是深圳最難擠上地鐵的地方”
“人間煙火氣,美食在向西”
靠著“雞煲一條街”
聲名遠揚的羅湖區南湖街道向西村
承包了無數人的宵夜時光
“最強外賣村”福田區沙頭街道新洲村
24小時不熄火的后廚
喂飽了周邊寫字樓的加班族
在你心中
是否還有像它們一樣
刷新大家認知的城中村?
快來評論區留言分享吧!
02
多項“首個”“之最”
深圳藏著這些特色城中村
曾經,深圳憑借“三天一層樓”的建設速度驚艷世界。而當我們把目光投向城中村,也會發現這里同樣藏著許多令人大開眼界的“寶藏村”。它們不僅擁有“多項之最”的標簽,更攢著不少“全國首個”的硬核成就,不斷刷新人們的認知。
全國首個兒童友好城中村
讓孩子成為“主角”
你知道深圳有多“寵娃”嗎?在龍華區大浪街道,有一個全國首個兒童友好城中村——水圍新村!專為兒童打造,全村變成了7個主題島嶼,孩子們化身“小小探險家”,每座小島都能解鎖不同的成長樂趣。
在這里,孩子們才是真正的“主角”:小到村內的壁畫、“水滴精靈”卡通形象,大到藝術裝置的選擇均由孩子參與設計、投票選出,村里還設立了兒童議事廳,小不點們也可以大大方方發表自己的奇思妙想。
全國首個社工村
來了有“街”逛
走進全國首個社工村——龍華區觀湖街道大和村,有一條看似普通,實際內藏玄機的“社工主題步行街”。
雖長度僅有100米,認真逛完卻需要2小時,設計也處處藏著巧思:“鍵盤花園”呼吁人們告別網癮,回歸生活本真;“趣味電話亭”通過接聽電話提升居民防詐騙意識;“視錯覺表情墻”化身心靈港灣,提供專業的心理咨詢。一系列鮮活且實用的設計,真正將社工特色融入到了村里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造過程中,村民們也深度參與其中,參與感、幸福感不斷升溫。
中國油畫第一村
“人均梵高”
“世界油畫,中國大芬”,有著“中國油畫第一村”之稱的龍崗區大芬油畫村,深深把文藝刻進DNA。這座10分鐘就能逛完的村子,卻有著8000多名畫家,隨處可見的梵高同款就擺在家門口,世界名畫流水線復制,只需“白菜價”就能將其收入囊中。
如果你是杰迷,卻苦于搶不到周杰倫演唱會門票,來村里“周杰倫歌詞墻”打卡,同樣能以獨特的方式近距離追星。
“最新潮”城中村
深圳必打卡之一
深圳有哪些好玩的?在社交平臺打卡攻略中,位于南山區南頭街道的南頭古城,一直是人氣居高不下的必去打卡點之一。
1700年歷史的古城中,古色古香的飛檐翹角和現代潮流文化和諧相融——這里有chill感十足的咖啡店,極具“老廣道地風味”的飲品店,充滿奇趣的文創店、潮玩店,琳瑯滿目的小眾雜貨鋪……處處“好出片”。正如網友點評,除了“名字里有古城,其他都是新的”。
最“宜居”城中村
福田CBD后花園
隨處可見高大的寫字樓包圍著城中村,在福田上梅林,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可你一定想不到,在城中村的樓群之間,還林立著祖輩遺留下來的“天然氧吧”。
三面環山的地勢配上一座堪比“宮崎駿漫畫場景”的梅林水庫,讓這里的山林面積占了福田區總量的 72%,濕地占 21%,妥妥成了“福田CBD后花園”。生活氣息藏著滿滿的歸屬感,也有不少網友直呼“羨慕住在這里的人。”
03
歸屬感
此心安處是吾鄉
“白天出村上班,晚上回村歇腳”
這句調侃正映照出
深圳鮮明的城市A、B面:
A面是快節奏運轉的國際都市
B面則是充滿煙火氣的城中村
數據顯示,深圳市現有336個行政村、1044個自然村,容納著超過1000萬人口的居住需求。對于大多數初來乍到的“深漂一族”來說,這里不只是租金親民、生活便利的落腳“第一站”,更是許多年輕人追夢路上的“新手村”。
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統租城中村是深圳多渠道統籌公共住房供應的重大創新,踐行了國家提出的超大特大城市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相關政策,也是住房資源存量盤活的重要渠道。”
據了解,深圳將城中村改造作為全周期保障性住房建設的一項重點工作,并計劃在2023至2025年建設籌集46萬套(間)保障性住房,建筑面積超2000萬平方米。這些具體規劃和行動,讓那句“來了就是深圳人”的“含金量”不斷上升,也讓眾多來深奮斗的年輕人有了安心追夢的底氣。
不僅如此,深圳城中村的發展建設還在隨著時間進度條不斷刷新。如今的城中村,緊跟城市發展的步伐,精準把握不同人群多樣生活需求,還充分發揮自身的獨特優勢,一路進階升級。
04
進階升級
城中村中有玄機
生存之外,更有生活。作為一座常住人口1766.18萬、平均年齡32.5歲的“青春之城”,年輕人對居住品質的期待,也深刻影響著城中村的改造方向。為了讓城中村的居住體驗更上一層樓,深圳下了不少功夫——
2019年,《深圳市城中村(舊村)綜合整治總體規劃(2019-2025)》印發,提出通過“微改造”增加城中村必要的公共空間與配套設施,并規范引導各區在綜合整治分區內有序推進城中村住房規模化統租改造,滿足條件的可納入政策性住房保障體系。
2022年,財政部發布《關于支持深圳探索創新財政政策體系與管理體制的實施意見》,提出將加大中央財政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補助資金對深圳公租房、保租房和老舊小區改造的支持力度,為城中村的升級注入更強動力。
2023年,《深圳市城中村保障房規模化品質化改造提升指引》發布,進一步推動城中村改造轉向有機更新。
位于龍華區大浪街道的元芬新村微棠公寓,正是深圳城中村居住品質升級的縮影。在深圳著力提升城中村居住品質的背景下,探索出政府主導、社區協同、企業運營的三方聯合模式,推動城中村實現多維度轉變。
在這里,建筑物外立面和道路都選用“彩虹色系”,配套有健身房、自習室、聚會廳等多個共享公區,居住細節也經過精心打磨。不僅讓年輕人住得安心舒心,價格也很美麗!基于顯著成效,該項目被納入龍華區“十四五”規劃,為城中村品質提升提供樣本經驗。
對于深圳人來說
城中村的畫像到底是怎樣的?
每個曾經住過或者正住在這里的人
答案或許都不盡相同
有人說
城中村是深圳最有活力的地方
這里的味道和情緒價值
其他地方很難再找到
有人覺得
握手樓間的小小空間
是外來者的容身之所
也為自己帶來
追求更好生活的勇氣和動力
有人將城中村當作“深圳特產”
認為這里留存著
深漂心里的溫暖記憶
有人覺得
城中村是城市發展變化的相冊
也一并承載著過往人生的回憶
小到門前階梯,街邊座椅
大到高處俯瞰的“第六立面”
城中村的不斷更新和變化
展現出深圳人在“生存”之外
豐富且生動的“生活”內容
所以,深圳人
你今天路過城中村時
是否也在某個瞬間讀懂了
“此心安處是吾鄉”的分量?
歡迎在評論區
留下你心中的城中村畫像
監制:陳文定 劉岸然
統籌:謝江濤 任笑一
策劃:陳璐璐
產品:任賀 廖靜文
設計:劉思
編輯:任賀
部分內容來源:深圳發布、深圳龍華、深圳微時光、文旅深圳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