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戴安娜突然離世,15歲的威廉已經即將成年,而12歲的哈里卻格外讓人心疼:他對母親的依賴正處于重要階段。
但是,女王對戴安娜冷漠是真,但對孫子的疼愛也是真。
哈里沒了母親的疼愛卻從此更加受祖母愛護,只是看看女王望著這個被外界風評并不怎么好的孫子的笑臉就可以看懂,那眼中全是寵愛。
是的,女王給兩個孫子亦母亦祖母的愛,親自帶威廉學習王室事務,多年寵溺哈里各種任性,理性的女王在親情面前就這樣失了原則。
可哈里回饋給祖母的又是什么呢?當她最愛的男人接受心臟手術時,他正與自己所愛的女人坐在采訪鏡頭面前攻擊王室。
2021年3月,離開王室的哈里與梅根接受奧普拉采訪,全程78分鐘,用默許與點頭將王室拖進泥潭,傷透了女王的心。
當時梅根與哈里脫離王室打的是想要自由的幌子,但之后為了錢,為了眼球,他們開始四處蹭王室的流量,不惜對自己的家族進行攻擊。
“有人擔心孩子的膚色太黑……”
梅根對著鏡頭開始剝開逃離王室的“真實原因”,而哈里則坐在一邊表示默許,他點著頭,沒有說話卻充滿了支持。
這個鏡頭在女王眼里是什么?只能是背叛,她親自帶大的孫子違心地幫著梅根置王室于不顧,查爾斯、威廉都被他們帶進了這個膚色歧視的說法中。
女王獨自坐在書房里,拿著放大鏡,對著采訪反復看了三遍,每看一遍都會讓憤怒升級一層,直到手指捏得發白,始終沒有出聲。
“她(女王)不是氣‘被指責’,是氣‘被牽連’,那番話像張網,把查爾斯、威廉全罩在里面,誰也洗不清。”
白金漢宮前宮廷大臣這樣解釋女王當時的情緒,而那個時候,女王還承受著自己的病痛,面對著手術的丈夫。
讓女王更為心痛的,大概是哈里從來不懂自己在祖父與祖母心中的重量,菲利普親王直到離去的時候,最后一個問題竟然是:“哈里會來嗎?”
老人想見疼愛的孫子一面,想說一些生前不曾說完的話。但女王沉默了,她也不知道,所以她只能摸著丈夫的手什么都不說。
一個面對生死可以無動于衷的國王,一個在位70余年不曾被任何力量改變的女王,竟然被自己最愛的孫子拿捏了,而且還是她最不喜歡的背叛。
哈里與梅根在女王的心頭反復跳躍,似乎從不在意女王的感受。在接受采訪3個月后,他們的女兒出生了,梅根堅持叫她“莉莉貝特”。
這個名字很好聽,但它是女王從小到老獨有的昵稱,只有愛她的祖父母、父母以及丈夫叫過,而且,菲利普親王想要這樣叫還必須在沒有人的時候。
但梅根就是要拿走女王最隱私,最在意的東西,連個電話都沒有打便決定了:“他們(哈里夫婦)甚至沒打個電話問問。”
當女王收到消息的那一天,她又一次獨自坐在了書房里,任憑爐火熄滅,一個人一語不發,她面前的桌子上放著戴安娜的照片,而她桌上的信紙上寫著幾個字:
“我的名字,不是用來換頭條的。”
這大概才是女王為什么始終沒有抱曾孫女的原因吧?她沒想過自己有一天被人取代,也不想認可那個搶走自己名字的孩子。
哈里對此一點也不在意,竟然對著采訪公然表示:“奶奶同意了”,這話說得過于輕描淡寫,白金漢宮想不反駁都覺得憋屈:“未獲提前告知”,官方聲明就這樣將哈里與梅根的臉打回去。
但女王依舊沒有因此而覺得輕松,她的侍從回憶那天的情形時,說女王將下午茶的司康餅捏得粉碎,就像在捏什么東西。
是什么東西呢?大概只有女王自己才知道,那是對孫子多年寵愛的不值,是對梅根反復挑釁的憤怒,更是對自己身份與王位的權衡和隱忍。
有人說女王最后是死于心碎,可能是吧,一個生活了90多歲的老人,在經歷了太多的失去與打擊,背叛與挑釁之后,如何能不心碎,又如何能不絕望?
2022年,哈里給祖母打電話,女王余怒未消,接線員告訴她:“是哈里王子的電話”,女王在聽筒那頭第一次沉默,上位70多年,她最懂得電話一頭的沉默意味著什么,禮儀是她一生踐行的重點。
漫長的17秒,女王將一生的“無禮”就這樣給了接線員,給了自己最愛的孫子,接線員后來回憶時是這樣說的:“那沉默比任何怒斥都嚇人,像冰窟一樣。”
可惜哈里不懂,又或者是不想懂,他有自己想要追求的東西,于是跟著梅根的腳步越走越遠,直到今天,他竟然又想要回來了,女王若知道如此消息,又該會如何沉默呢?
查爾斯似乎想拋卻過去,在人生的最后成為一個慈父。但威廉呢?他會同意嗎?他能忘記弟弟對自己形象的打擊,對他所講“梅根遭遇了最殘酷的網暴”的說法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