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突破性研究表明,增加心臟病風險的不是雞蛋中的膽固醇,而是其他食物中的飽和脂肪。無論你喜歡水煮蛋、炒蛋還是煎蛋,雞蛋又回到了菜單上。南澳大利亞大學的一項新研究發現,早餐吃雞蛋并不會像之前認為的那樣損害你的膽固醇水平。
多年來,雞蛋一直被認為會導致膽固醇升高,增加患心血管疾病(CVD)的風險。然而,南澳大學的研究人員現在證明,真正的問題并非雞蛋中的膽固醇,而是我們飲食中其他食物中常見的飽和脂肪。
在一項被認為是世界首創的研究中,科學家們研究了膳食膽固醇和飽和脂肪如何影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俗稱“壞”膽固醇)的水平。他們發現,如果在高膽固醇、低飽和脂肪的飲食中加入每天食用兩個雞蛋,實際上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并有助于預防心臟病。
心血管疾病仍然是全球頭號死因,每年造成近1800萬人死亡。僅在澳大利亞,每12分鐘就有一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全國每四例死亡病例中就有一例是由心血管疾病導致的。
首席研究員、南澳大學的喬恩·巴克利教授表示,現在是時候重新思考雞蛋的聲譽了。
巴克利教授表示:“雞蛋長期以來一直被過時的飲食建議不公平地批判。”
它們很獨特——膽固醇含量高,沒錯,但飽和脂肪含量低。然而,它們的膽固醇水平常常讓人們質疑它們是否符合健康飲食的標準。
“在這項研究中,我們將膽固醇和飽和脂肪的影響分開,發現當雞蛋中的高膳食膽固醇作為低飽和脂肪飲食的一部分食用時,不會升高壞膽固醇水平。相反,飽和脂肪才是導致膽固醇升高的真正原因。可以說,我們已經提供了確鑿的證據來捍衛不起眼的雞蛋。所以,說到熟食早餐,你需要擔心的不是雞蛋,而是額外的培根或香腸更有可能影響你的心臟健康。”
編譯自/scitechdaily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