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二輪土地承包快到期,國家明確再延30年,7省已率先試點。農民心里犯嘀咕,有的怕自家地不夠分,有的想種地卻沒地,種糧大戶愁地塊散。
試點省摸出倆大問題,不少家庭當年沒分到地,如今人口多了沒地種。還有種地靠大機器,可各家地塊東一塊西一塊,大戶租地難搞規模。
山東某村例子實在典型,李家兄弟五人分地少,王家兒子結婚無地只能去打工。村頭老張包了200畝地,卻因地塊零碎總鬧矛盾,機器開進壓壞鄰居地邊。中科院專家說,延包得解決兩大矛盾,可咋解決讓人為難。
一種思路按原地塊續包,可大戶沒法搞規模;另一種重新分地,農民怕地被收回。國家說極端方案不用,會找折中辦法,試點省正摸索不同法子。有村讓進城農戶退地給集體,再分給沒地的;安徽有村讓農戶互換地塊拼整塊。
河北某鎮情況也突出,有的戶人少地多沒人種,有的戶人多地少不夠分。土地流轉是關鍵,國家鼓勵簽長期合同,可老人擔心孫子輩回來沒地。有的地方試“土地銀行”,農戶存地銀行統一租,拿租金分紅卻需法律保障。
農業農村部推高標準農田,浙江有村改出大田降成本,多數村卻缺資金等政策。
試點省在試錯,有的按老人口分地引不滿,有的續包讓大戶租地難。國家說“一村一策”,可具體標準沒定,農民怕不公平又怕錯過好政策。
專家稱延包是大考,要平衡農民權益和農業現代化,咋平衡沒人敢打包票。
村里老會計說,地是農民命根子,當年分地靠抓鬮,如今政策更復雜。年輕打工仔覺得有租金行,爹娘卻不同意,怕沒地養老沒保障。種糧大戶直言,沒連片地掙不到錢,就怕租地合同短,說變就變難安心。
我個人認為,延包不是簡單續期,得解開三十年積攢的土地分配老矛盾。
現在各地在摸底,統計地歸屬、人口變、流轉情況,為方案制定打基礎。試點結果明年匯總,農民只能邊等邊看,盼這次能公平合理解決老問題。
大家多關注試點進展,有情況及時和村里溝通,別耽誤了自家土地事。土地是咱農民的根本,延包政策關系長遠,得盯緊了,別讓自己吃了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