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下午1點51分立秋!這個時間點可大有講究。老話說“上午立秋把扇丟,下午立秋熱死牛”,今年立秋偏偏趕在下午。
氣象數據顯示,晚立秋年份出現秋老虎的概率超過七成。2018年同樣是下午立秋,河南高溫持續到9月初,今年恐怕更難熬。立秋后還有11天伏天,這就是老農說的“秋包伏”。
“伏包秋涼悠悠,秋包伏熱得哭”,這話可不是隨便說說的。今年立秋還趕上農歷雙日,民間稱為“母秋”。
“母秋兇如虎”的諺語更讓人擔心接下來的高溫。立秋當天太陽黃經達到135度,但天氣不會馬上轉涼。氣象專家提醒,真正涼快要等到白露節氣之后。
立秋習俗中“啃秋”最受歡迎,西瓜成了消暑利器。
北方人講究“貼秋膘”,小公雞爆炒最補氣力。江南地區流行吃龍眼,寓意子孫能中狀元。山東人獨樹一幟,立秋必吃豆渣豆腐防腹瀉。
“立秋不到秋,天涼白露后”,這話說得一點不假。雖然晚上能感受到一絲涼風,但白天依舊酷熱難耐。
農作物要注意防高溫,玉米大豆最怕秋老虎。去年晚立秋導致玉米減產15%,今年要提前防范。
建議農民朋友早晚澆水,避開正午烈日。立秋后晝夜溫差大,容易引發呼吸道疾病。老人孩子要特別注意,避免忽冷忽熱著涼。
“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今年驗證這句老話的時候到了。大家覺得這些農諺還靠譜嗎?
歡迎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