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7月27日,農歷閏六月初三,您那邊的天氣情況如何呢?我們哈爾濱這邊是個陰天,預計還有可能下雨。
大暑到立秋這會是我國夏玉米、水稻、大豆、紅薯等一些作物生長的旺盛生長和結實時期。因此,這個時候不僅需要炎熱的天氣,還需要大量的水分,雨熱同期,才能使秋熟作物就會長得茂盛,容易獲得高產。
所以,我們這個時候既不能害怕天氣炎熱,又不能擔心多雨,只有兩樣分布均勻了,才能更有利于作物生長和獲得豐收。
但是,我們要明白一點,老輩人希望的下雨,是那種小雨、中雨,但不希望是那種雷雨或者下個沒完沒了的連陰雨。因為,現(xiàn)在正處于“七下八上”時期,雷雨往往是氣旋性雷雨,對農業(yè)造成雨澇損失,淹沒農田、作物出現(xiàn)倒伏的危險比較大!
例如,我國上海等一些地區(qū)春播高粱,已經趨于成熟了,此時如果遇到連陰雨的天氣的話,就會造成密穂高梁,容易穗上生芽的情況。
今日閏六月初三,在民間也有 “秋后澇不澇,冬天冷不冷,閏六月初三早看天”的講法,什么意思?有啥預兆呢?下面看看老祖宗留下的農諺是怎么說的!
一、閏月熱得早,冬天凍斷腰
這句農諺的意思是說,如果當年有閏月(尤其閏農歷夏季月份),往往入夏后升溫快、高溫來得早。古人認為這種“早熱”是氣候能量的提前釋放,對應的冬季會格外寒冷,甚至冷到“凍斷腰”(夸張說法,強調嚴寒程度)。
古人說的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氣候存在一定的“補償性”,夏季提前升溫可能意味著大氣環(huán)流調整早,冬季冷空氣勢力更易加強,北方地區(qū)這種“冬夏反差”現(xiàn)象較明顯。
二、閏六月雨漣漣,寒冬雪堵門
這句農諺也不難理解,意思是說,如果閏六月期間陰雨連綿,預示著冬季會出現(xiàn)強降雪,雪量大到能“堵門”。
按現(xiàn)在的理解,閏六月正值夏季多雨期,此時降水多說明水汽充足、大氣環(huán)流活躍。冬季時,活躍的環(huán)流可能持續(xù),加上冷空氣南下,易形成強降雪,北方農村“雪堵門”是暴雪后的常見景象。
三、閏年閏月冷得怪,三九凍壞牲口棚
這句農諺的意思是說,閏年(尤其有閏月)的冬天,寒冷程度會很“反常”,到了“三九”(一年中最冷時段),低溫可能凍壞原本能御寒的牲口棚。
閏年的農歷年份比平年多一個月,冬季時間相對拉長,低溫持續(xù)更久。牲口棚多為簡陋棚屋,若遇極端低溫,確實可能因保暖不足受損,反映了古人對冬季防寒的重視。
四、六月初三晴,冬衣早早縫
這句農諺的意思是說,如果農歷六月初三這天晴朗,預示著秋季降溫早,冬季可能來得早且冷,需提前準備冬衣。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今年六月初三這天的天氣情況是怎樣的,如果是晴朗的天氣,我們不妨今年驗證一下,看看老祖宗的農諺還準不準了!
實際上,這句農諺還是有一定依據(jù)的,因為,農歷六月初三通常處于夏季后期,此時晴天多可能意味著副熱帶高壓北移早,秋季冷空氣易提前影響,導致降溫提前,古人據(jù)此提醒提前備冬衣以應對早寒。
五、 閏六月初三雨,秋后水漫堤
這句農諺的意思是說,如果閏六月初三下雨的話,那么預示著立秋后降水依然充沛,甚至可能出現(xiàn)洪水漫過堤壩的情況。
這句農諺的道理在于,閏六月延長了夏季,初三下雨說明此時水汽充足,且可能形成持續(xù)的降水系統(tǒng)。立秋后若暖濕氣流仍活躍,與冷空氣交匯易引發(fā)強降雨,導致河水上漲,“水漫堤”是對洪澇的夸張描述。
六、閏六月初三晴,旱到九月九
意思是說,如果閏六月初三這天是個大晴天的話,則預示著從此時到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前后),降水會持續(xù)偏少,可能出現(xiàn)干旱。
這是因為,閏六月初三晴,說明此時受高壓系統(tǒng)控制,水汽不足。若這種干燥天氣持續(xù),加上秋季本就降水減少,易形成秋旱,“旱到九月九”反映了對干旱時長的預判。
七、閏六月雨淋淋,秋后田里撐船行
這句農諺也不難理解,意思是說,如果閏六月持續(xù)陰雨的話,那么就預示著立秋后田里可能積水嚴重,甚至能“撐船”。
這是因為,閏六月多雨意味著整個夏季降水偏多,土壤含水量飽和。秋季若仍有降雨,農田排水不暢就會積水,尤其低洼田地易成澇,“撐船”是對積水深度的夸張比喻,提醒防范澇災對秋收的影響。
八、閏六月曬破磚,百日無雨田開裂
這句農諺的意思是說,如果閏六月若出現(xiàn)極端高溫(熱到“曬破磚”)的話,那么就預示著接下來近百天會少雨,田地會因干旱開裂。
“曬破磚”形容高溫強度大、持續(xù)時間長,說明受副熱帶高壓長期控制,盛行下沉氣流,降水稀少。這種天氣模式若維持,易引發(fā)夏秋連旱,土壤失去水分就會開裂,直接影響農作物生長。
九、閏六月打雷,洪水漫田圍
這句農諺的意思是說,如果閏六月出現(xiàn)打雷天氣的話,那么就預示著接下來可能引發(fā)洪水,淹沒農田的田埂(“田圍”)。
這是因為,六月打雷多與強對流天氣(如雷陣雨、暴雨)相關,閏六月本就雨水偏多,打雷意味著對流更劇烈,易形成短時強降雨,引發(fā)洪水沖毀田埂,提醒做好防洪排澇準備。
需要說明的是,農諺雖然是古人通過長時間觀察和記錄總結出來的,但具有很強的地域性和局限性,加上距離我們太過久遠了,氣候條件都不同了。因此,農諺只能作為一種參考,不能作為判斷現(xiàn)在天氣的主要依據(jù)。
今日閏六月初三,我們哈爾濱這邊是個陰天,您那邊的天氣情況如何呢?期待您的分享,感謝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