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中國男籃剛剛完成對委內瑞拉的雙殺,贏得了12分優勢,表面看起來風光無限,但細看比賽內容,咱們得冷靜點——對手明顯更認真了,CBA裁判尺度讓他們有點不適應,這也成了中國隊取勝的關鍵,這樣的勝利不能讓人過早飄起來,畢竟問題還多著呢。更何況,熱身賽只是預熱,真正的亞洲杯才是檢驗實力的戰場,郭士強的12人大名單也從這幾場熱身賽的表現中漸漸浮現,廣東兩名球員基本被排除在外,首發五虎也基本定型,這背后透露的信號耐人尋味。
先說說名單,后衛線趙睿、胡明軒、廖三寧、程帥澎和高詩巖成了主力,鋒線有朱俊龍、張寧、趙嘉義和王俊杰,內線則是胡金秋、余嘉豪和李祥波,廣東兩將徐杰和徐昕,福建的劉金雨則無緣12人名單,已經根據備戰需求提前返俱樂部了。說實話,徐杰被棄用多少讓人有點意外,他在第二場比賽替補出場5分鐘,2投0中只靠罰球拿了1分,表現普普通通——這也驗證了郭士強更青睞攻防平衡型的后衛,像趙睿和胡明軒能一號位防到三號位的多面手才是他的菜,徐杰這種單一進攻點不夠穩,打不上主力陣容也說得過去。
鋒線的情況更微妙,趙嘉義的表現中規中矩但也有短板,尤其是他弧頂空位投籃的命中率差,低位單打技術也不到家,力量對抗吃虧,這樣的“四號位要撐起球隊攻防重擔,還真得打折扣。相比之下,王俊杰這位年輕小將倒是給了不少驚喜,過去兩場比賽得分都上雙,效率值高,身上有典型的美式前鋒活力和多面手特質——三分、背打、持球策應、護框樣樣來,這種球員絕對是未來中國男籃大前鋒的位置儲備,建議郭士強大膽把他提上首發,提升鋒線的攻擊力和靈活性。
至于高詩巖和李祥波,這兩人名單上的存在感引發了不少爭議。高詩巖最大的短板是三分投射能力差,終結能力也不強,空間拉不開,這對于現代籃球來說是很致命的缺點,但郭士強喜歡他的拼勁和強硬防守,畢竟防守端的貢獻有時候能彌補進攻不足。李祥波則是廣州隊的內線球員,但他投籃能力和硬解能力都不理想,失誤較多,選他更多是“以防萬一,畢竟周琦受傷,楊瀚森確定不打亞洲杯,內線人手緊張,保底性質明顯。
講到首發五虎,郭士強已經比較固定了:趙睿、胡明軒、朱俊龍、趙嘉義和胡金秋,這套陣容靈活且五人都有一定的中遠投能力,但問題來了,四號位趙嘉義表現平平,上面說過他的投籃和低位技術都有明顯缺陷,抗衡亞洲級別對手時恐怕吃虧嚴重,這讓王俊杰的呼聲更高。年輕氣盛的王俊杰不僅得分能力出色,且有NCAA經歷,能快速適應中國男籃體系,未來潛力不容小覷,提他首發不失為增強鋒線火力的好辦法。
再來說說內線核心胡金秋,第二場對委內瑞拉的比賽他上場16分鐘,3投僅1中拿4分,明顯沒能打出應有的威脅,背后原因不難看出:球隊缺少能精準傳球給他的后衛,胡金秋被安排在5號位當藍領,和他擅長的高位策應、擋拆配合打法完全不符,這種打法限制了他的發揮空間。這里就不得不提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名字——孫銘徽。假如郭士強能放棄高詩巖,征召孫銘徽,胡金秋和孫銘徽的擋拆配合將成殺手锏,孫銘徽三分能力強、防守出色,是CBA搶斷王級別后衛,這套組合絕對是1+1大于2的王牌搭檔,既能拉開空間,也能制造反擊機會,實在是目前男籃最缺的“化學反應。
整體來看,中國男籃的亞洲杯陣容正在成型,郭士強的用人思路逐漸明朗——更看重攻防兼備的多面手,拼勁和防守被擺在了關鍵位置,但也暴露了陣容深度,尤其是鋒線和內線的若干短板,如何讓年輕球員如王俊杰快速成長,如何解決內線配合問題,都是擺在教練組面前的難題。廣東兩將的出局,雖然有點遺憾,但體現了競爭的殘酷,這屆亞洲杯中國男籃不能再擺爛也不能盲目樂觀,既要拼硬實力,也得靠戰術和團隊默契,畢竟亞洲籃球水平在提升,任何松懈都可能被放大。
最后,球迷們的期待和質疑都會交織,郭士強這次的名單和首發五虎能不能打出讓人滿意的效果,能不能帶中國男籃重回亞洲之巔?問題很現實,答案還要等比賽見分曉,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套陣容既有潛力,也有隱憂,穩扎穩打,別被短暫的勝利沖昏頭腦,才是對中國籃球真正負責的態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