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晨,中國女籃在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決賽中擊敗美國隊,成功衛冕冠軍,結果一波聲音就來了——“這金牌含金量不夠“美國隊根本不是正經國家隊“中國女籃年紀大了,有點擺大齡球員的嫌疑……話說回來,這事兒到底有沒有那么一邊倒?咱們理一理,別只看表面吵架。
先說說這場決賽對手,美國隊這次名義上是國家隊,實際上是一支德州大學的大學生球隊,這支隊伍在BIG 12聯盟中成績也就中下游,沒進“瘋三(NCAA三十強),說白了,不能代表真正的美國大學精英水平;真正的美國大學生女籃精英陣容是去打了美洲杯的那支,而這次沒派出,畢竟大運會的地位畢竟不及奧運和世界杯,這點咱得承認,畢竟對美國籃球體系來說,大學生賽場可不是頂尖舞臺;但你說這就是“冒牌貨,那也不完全公平,畢竟這支隊伍戰術體系和身體素質都不差,尤其美國的大學生籃球底蘊深厚,光靠“冒牌二字就否認對手實力,顯然有點輕視。
再說中國隊陣容,雖然沒有上一屆大運會的韓旭那樣的“明星外援,但這屆隊伍里劉禹彤、唐子婷這些球員雖說是職業選手,但年齡都在25歲左右,別忘了大運會允許現役和前大學生球員參賽,這本來就是正常情況,況且對手年齡也不占小,19到22歲的美國隊員也都很年輕,不能一味說中國隊“擺大齡,這話聽著有點抓著年齡說事兒;關鍵是,咱們的隊伍并非純大學生,混了職業球員,并不是作弊,而是大運會的賽制允許,而且這也反映了中國女籃人才培養的現實——職業球員也得通過大學渠道鍛煉成長,和美國那套純大學生體系比,確實有區別,但不代表實力不行。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女籃在淘汰賽里還先后擊敗了日本和波蘭這兩支球隊,這兩隊可不是弱旅,很多球員都是職業級別,甚至可以說是國家二隊的存在;這才是檢驗實力的關鍵點——你贏日本、波蘭這樣的隊伍,說明實力擺在那里,不能只盯著決賽的美國隊“冒牌標簽不放;這層面上,女籃大運奪冠絕不是運氣成分,更多是實打實的拼勁和戰術執行。
話又說回來,大運會本來就沒奧運、世界杯那么重量級,關注度和含金量自然差點,這也導致很多人對女籃這塊金牌不夠買賬;但你要說中國女籃奪冠不值得點贊,那就太苛刻了,畢竟她們在大運平臺上,代表的是中國大學生籃球的最高水平,能連續兩屆奪冠,不是隨便誰都能做到的;尤其在今年沒有主場優勢,沒有韓旭鎮場的情況下,難度明顯更大,贏得更加實實在在。
總結來看,中國女籃這次大運奪冠,含金量確實不及國際大賽那般頂級,但也遠非冷門“擺爛那樣被打臉,這次勝利反映了中國女籃的深厚底蘊和年輕球員的成長;美國隊雖是大學生球隊,但也不是毫無競爭力,擊敗對手的過程有亮點,尤其淘汰賽連克日本、波蘭這兩支職業陣容,足以說明問題;咱們作為球迷,沒必要對這支隊伍過于苛刻,更應該看到她們在大學生賽場上的價值和努力,畢竟這就是中國女籃未來的希望所在,接下來她們如何繼續提升,才是更值得期待的話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