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動真格的了。7月26日,泰國陸、海、空三軍同時出動,F-16戰機升空、軍艦進海、陸軍反擊,動靜不小,場面拉滿。從塔門通寺一路打到茄子山,從素林府到閣骨島,甚至連老撾邊境也被波及。可以說,這回泰國是把過去十幾年的“積怨”都拿出來結算了。
回顧來龍去脈,這一輪沖突本是從7月24日清晨開始的,點火的是塔門通寺附近的交火,結果一發不可收拾,直接蔓延到270公里長的邊境線上。到26日,僅泰方就已動用了戰機8架、軍艦8艘、數百輛軍車,多地進行軍事打擊。柬埔寨方面同樣不是省油的燈,BM-21火箭彈、重炮齊上陣。這不是常規邊境摩擦,這是實打實的大規模軍事對峙。
而這場交火之所以能升級到這種程度,不光是兩國軍隊“較勁”,更是因為背后牽扯了一連串復雜的政治博弈。先說柬埔寨這邊,洪森雖然已經卸任,把位子交給兒子洪瑪奈,但老爺子可沒真“退”。作為參議院主席,他在幕后操盤,對外依然是“柬埔寨的臉面”。比如這一次,沖突剛開始沒多久,他就跳出來喊話,甚至在更早局勢緊張的時候,還跟泰國前總理佩通坦有一通“迷之電話”,就是那通電話,成了導火索之一。
佩通坦在電話里一口一個“叔叔”,恭恭敬敬地請洪森幫忙,結果被媒體爆出錄音,輿論炸鍋。泰國民眾質疑:你是總理還是洪森的侄女?你是來談國防,還是送人情?這事不僅讓佩通坦陷入“賣國”風波,更導致其被憲法法院停職,泰國政壇地震,軍方趁機接手邊境事務,局勢一下變得更強硬。
洪森這下真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本以為能靠這通電話“陰”一把他信家族,進而給自己和兒子“賺”點政治資源,結果卻幫泰國軍方“清了場”,讓他們可以不再顧忌地出手。而他自己,還得應對國內外對沖突升級的質疑,甚至連他多年前的“結拜兄弟”他信也公開發聲:“該讓洪森明白,玩套路的下場。”可以說,這次洪森是被結結實實上了一課。
而隨著泰柬局勢的升級,人在蘇格蘭的特朗普也出手了,據報道,7月26日,他連打三通電話:一通給柬埔寨首相洪瑪奈,一通給泰國代理總理普坦,打完又反過來通知洪瑪奈。特朗普開門見山:“你們要是還打,我就不跟你們做生意。”說得直白,說得粗暴,但確實頂用。
就在特朗普放完話之后,泰國和柬埔寨雙雙表態,同意“立即無條件停火”。泰國外交部也證實,原則上同意停火,并請求美方轉達意愿,希望盡快開展雙邊會談。不得不說,特朗普這次真的起到了“滅火器”的作用。
當然,他也不是純做好事。實際上特朗普本月初已經放話:8月1日起,對包括泰國、柬埔寨在內的20多個國家征收最高50%的關稅,除非這些國家愿意坐下來重新談貿易協議。現在好了,打著“和平使者”的名義,他把邊境沖突變成了重新上談判桌的“敲門磚”,從貿易到地緣,一招多贏。
而對泰國和柬埔寨來說,這場沖突雖然暫時按下暫停鍵,但火苗并未徹底熄滅。背后的邊界爭端依然存在,民族仇恨未消,歷史問題難解。柏威夏寺、茄子山、塔門通寺,這些名字還會時不時出現在新聞標題中。
至于接下來怎么走?得看幾件事。第一,東盟調停是否見效。馬來西亞作為輪值主席國已經積極介入,但柬埔寨更愿意國際調解,泰國偏愛雙邊對話,協調難度不小。
第二,美國是否持續施壓。如果特朗普只是臨時“滅火”,之后不再發聲,那停火協議很可能變成“口頭協議”;反之,如果他繼續打電話、打關稅,柬泰可能真得乖乖坐下談。
第三,中國的角色不容忽視。王毅外長已明確表態,中方愿意發揮建設性作用,并提醒在柬中國公民注意安全。中方在維穩方面具有天然優勢,如果愿意介入,沖突或許有望更快降溫。
總之,這場邊境沖突已經不單是泰柬兩國之間的問題,而成了一場多國博弈的大棋局。無論如何,真正解決問題的從來不是炮火,而是坐下來把話說清楚,但前提是,雙方得真想談,而不是一邊喊著“停火”,一邊繼續拉扯地界。就看這一次,是要繼續“打打停停”過去,還是真的到了該收場的時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