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速讀手冊(ID:zhengdu0330)
本文已獲得授權
項目名稱: 威海老港城市更新改造
項目地址:中國·山東省威海市
建筑設計: 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總建筑面積:118,233㎡
建成年份:2024年底
已獲獎項:2022年度IAA國際建筑獎
在威海市中心的海岸線上,一座形如巨鯨躍出海面的建筑群正吸引著無數市民和游客的目光。這里就是”至海港灣”——威海老港碼頭蛻變而來的城市新地標,一個集購物、休閑、文化、旅游于一體的超級商旅中心,項目于2025年6月28日正式向公眾開放。
至海港灣所處的位置,承載著無數威海人的城市記憶。它坐落在”原老港碼頭”,這個曾經見證城市發展變遷的歷史性地點,如今煥發出全新活力。
項目由威海城投集團投資建設,總建筑面積約”11.8萬平方米”,配備”980個停車位”,為市民和游客提供便捷的休閑購物體驗。開往后,首日客流高達27.8萬人次。
站在鯨眼大廳前的平臺上四顧,整個威海灣的美景盡收眼底。這里270°的環海視野將劉公島與幸福門擁入懷中,開放式平臺讓消費體驗與壯闊海景完美交融。
至海港灣以“”巨鯨出海””為設計靈感,打造了地下兩層、地上三層的立體空間結構。整個項目規劃了”六大獨具特色的主題空間”:
”數字海洋館”:科技與海洋的奇幻相遇;”城市年輕力中心”:潮玩聚集的時尚地標;”寵物友好中心”:愛寵人士的社交天堂;”兒童友好中心”:親子家庭的歡樂天地;”愛情主題廣場”:浪漫約會的絕佳場所,”看海運動大操場”:全民健身的海景運動場。
設計構思:傳統與現代的完美對話
至海港灣的”設計理念”令人贊嘆。建筑采用“巨鯨出海”的意象,兩條曲線打造出的拱背形態,采用”全國首創的大跨度拱結構與預應力空心樓板相結合”的形式,呈現出巨鯨脊背微露水面的震撼視覺效果。
這種創新的設計手法,使建筑仿佛從海中自然生長,與威海依山傍海的地理特征完美呼應。
▲大操場原貌,2009年被拆除
而在最東側,”2.3萬平方米的看海運動大操場”不僅填補了原百貨大樓對面老操場拆除后的功能空缺,更喚起了威海幾代人的共同記憶。
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黃金地段,劃出如此大面積的免費公共空間,體現了項目對”公益性公共空間的極致強化”,這種”反哺市民”的理念,在商業地產中堪稱一股清流。
至海港灣的招商成果令人矚目。項目共引入”126個品牌”,其中”77個品牌首次進入威海”,”首進率高達61%”。這些首店品牌的入駐,為威海市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消費體驗。
項目融合了“文化、商業、旅游、體育”四大要素,打造了”全時段活力商圈”。從鷗果集威海精致好禮到島咖啡,從歡樂動物城到各類特色餐飲,這里成為匯聚潮流、美食、娛樂的”一站式消費目的地”。
城市意義:更新典范與精致名片
至海港灣的誕生,為城市更新提供了一種新范式思考。它打破了“商業優先”的傳統邏輯,”平衡了商業配套與公共福祉”,實現了”現代美學與歷史記憶的共存”。
運營半月多來,已成為威海最具人氣的場所之一。夜幕降臨時,大操場熱鬧非凡:散步的市民、踢球的孩子、打球的少年……這里不是冷冰冰的建筑群落,而是”帶著煙火氣、浸著回憶味的“城市新家””。
作為威海市持續推進”精致城市”建設的標桿性成果,至海港灣已經當之無愧地成為威海的”城市會客廳”。它既滿足了市民對老港的記憶與情懷,又以多元業態組合和濱海特色場景,為威海商業、旅游、文化注入全新活力。
夕陽西下,站在至海港灣的屋頂花園遠眺,整個威海灣的景色一覽無余。這座形似巨鯨的建筑群,承載著城市的歷史記憶,也寄托著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向往。”傳統與現代在此交融,商業與公益在此共生”。
至海港灣已不僅是購物消費的場所,更是”市民情感共鳴的文化容器”,是威海向世界展示精致城市理念的”靚麗名片”。當海風吹過這片煥然新生的老港區,我們看到了一座城市對過去的尊重、對現在的把握,以及對未來的美好期許。
▲鳥瞰圖
▲總平面圖
▲平面圖
▲剖面圖
▲立面圖
圖來源網絡,內容僅做學習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 End -
內容合作:微信chenran58,
|免責聲明|
本文轉載自:速讀手冊
尊重知識產權,版權歸原創所有,本站文章除非注明原創,否則均為轉載或出自網絡整理, 如發現內容涉及言論、版權問題時,煩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做刪除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