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3個外用經驗方
導讀:今天學習治療糖尿病足的外用方法。
1、鄧鐵濤拂痛外洗方治療糖尿病足
藥物組成:生川烏12g,吳茱萸、艾葉、海桐皮各15g,川斷、獨活、羌活、防風各10g,川紅花、當歸尾、荊芥各6g,細辛5g,生蔥4條(全株洗凈)切碎,米酒、米醋各30g。功效:活血,通絡,生新。
用法:
(1)熏洗法:適用于糖尿病足0級(指無開放性病變,但有明顯供血不足)。將藥液煎成2000ml,分兩次,每次用1000ml,藥液不重復使用,測藥液溫度40℃,浸洗患足及下肢20分鐘。水溫下降時,可隨時加溫,使藥液保持溫度。每天2次。根據病情需要,藥湯可浸到踝關節或膝關節以上部位。
(2)濕敷法:適用于有開放性傷口,需要避開傷口者。用消毒紗布7~8層或干凈軟布數層蘸藥湯,趁熱攤敷在患處,注意不要燙傷,另用一塊消毒紗布不斷地蘸藥湯淋漬患處,持續淋漬20分鐘。
病案:曹某,男,50歲,司機。患2型糖尿病,雙下肢麻木疼痛1個月,每晚痛如火燒,不能入睡。診斷為糖尿病足0級,皮膚無開放性傷口。用拂痛外洗方藥液浸泡治療,連續30天,配合內服益氣化瘀祛濕的中藥,疼痛消失,行走自如。此后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控制血糖、血脂在正常范圍之內,隨訪兩年未復發。
2、程益春活血化瘀法治療糖尿病足
一、活血化瘀、通絡止痛法
此法用于糖尿病足的早期。主要表現為患肢發涼、麻木疼痛,痛有定處,如針刺,足部皮膚色黯紅或紫斑,或間歇性跛行。舌質黯,有瘀斑,苔薄白,脈沉細或澀。方用血府逐瘀湯加減。常用藥物為桃仁、紅花、當歸、生地黃、川芎、赤芍、川牛膝、地龍、水蛭、蘇木、路路通、雞血藤等。痛甚者,加全蝎、蜈蚣。
二、活血化瘀、滋陰清熱法
此法用于消渴日久,相火亢盛,邪熱旺盛者。癥見患肢疼痛,晝輕夜重,痛如針刺,腰酸耳鳴,五心煩熱,重則煩躁易怒,局部紅腫熱痛,肢端壞疽或足恥潰爛、疼痛劇烈,舌紅少苔,脈細弦或數。方選四物湯合知柏地黃湯及四妙勇安湯加減。常用藥物為生地黃、川芎、赤芍、白芍、當歸、牡丹皮、知母、黃柏、山茱萸、玄參、金銀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地龍、甘草。大便秘結,加熟大黃;腫甚,加皂角刺;痛甚,加蜈蚣;陰虛口渴、低熱,加天花粉、地骨皮。
三、活血化瘀、清利濕毒法
此法用于濕熱內蘊、熱毒聚結、氣血壅滯者。主要表現為患肢皮膚黯紅脹痛,趺陽脈搏動消失,足端紫紅,皮膚起水皰,重者足趾潰爛,膿液黃稠,舌質黯紅,苔黃膩,脈滑數,常伴有發熱、口渴、便秘、尿黃濁等癥。方選大黃?蟲丸合三妙散及五味消毒飲加減。主要方藥為桃仁、川芎、赤芍、水蛭、黃柏、蒼術、川牛膝、金銀花、紫花地丁、蒲公英、黃連、馬齒莧、車前子、白芷等。苔膩明顯,加佩蘭葉;瘀血證重者,加三棱、莪術。
四、活血通絡、溫陽散寒法
用于消渴日久,陰虛及陽,陽氣耗損,陰寒內生,血因寒而凝,陽氣不達四末者。癥見患肢冷痛,夜間尤甚,趺陽脈搏動減弱或消失,局部皮膚蒼白,觸之冰涼,舌質淡胖苔薄白,脈沉遲而細。治療方劑以補陽還五湯合陽和湯加減。主要藥物為生黃芪、當歸、川芎、桃仁、紅花、地龍、蘇木、熟地黃、鹿角膠、肉桂、白芥子、路路通等。下肢逆冷、皮膚青紫,加制附子、川牛膝;下肢紫黯,則選用雞血藤、水蛭;痛重,加全蝎、蜈蚣;氣虛重者,加黨參或人參;寒凝痛甚,加用制川烏、細辛。
五、益氣養血、活血通絡法
此法用于消渴日久,氣血虧虛,血行不暢,瘀阻脈絡者。癥見精神倦怠,面黃消瘦,患肢疼痛較輕,瘡口膿汁清稀,經久不愈,舌淡胖,苔薄白,脈弱或趺陽脈消失。方選黃芪桂枝五物湯合八珍湯加減。主要藥物為生黃芪、桂枝、黨參、當歸、白術、茯苓、川芎、熟地黃、白芍、陳皮、白及、雞血藤、蘇木、甘草。兼陰虛,加枸杞子、女貞子、龜板、天花粉、石斛;兼陽虛,加鹿銜草、補骨脂、淫羊藿、鹿角膠;痛甚,加乳香、沒藥;肢冷重于疼痛者,加細辛。若以氣陰兩虛、瘀血阻絡為主,也可選用生黃芪合生脈散及四物湯加減。
六、外治法在糖尿病足治療中,除應用內服法外,同時配合外治法,最常用的方法是馬勃粉適量或麝香粉適量外敷。《名醫別錄》稱馬勃“主惡瘡馬疥”,麝香能活血散結,走竄力極強,二藥外用治療本病,療效顯著。
3、高洪文用溫清飲加減治療糖尿病足
某女,39歲,農婦。2002年3月19日初診。糖尿病病史3年多。主訴:雙足與雙小腿皮膚潰瘍溢膿,不能穿鞋,頭暈周身無力,腰酸痛,口干舌燥。測血糖17.9mmol/L。
查體:舌質黯紅,脈弦細數。辨證為燥熱入血。
治法:滋陰養血。
方藥用溫清飲加減:當歸20g,生地25g,川芎75g,生山藥30g,云苓15g,赤芍15g,黃柏10g,黃芪30g,蒼術15g,芡實30克,焦梔子75g,天花粉30g,葛根15g,銀花25g,連翹15g,紫花地丁20g,血竭15g。水煎服,每日2次。外用:黃連15g、冰片10g、地榆炭20g,共為末,用赭石末、香油調敷患處。
用上方加外用藥治療一個半月后該患足、腿皮膚潰瘍痊愈。同時用胰島素控制血糖,血糖降至5.9mmol/L,自覺癥狀消失。
提示:文中處方,僅供臨床中醫參考,具體治療與用藥請遵醫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