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 顧 箏 實習生 何怡雯
上海大世界,已經108歲了。 它曾經是年輕人歡喜白相的地方。現在它仍然是。 只是里面的內容都變了。
01
“我們兄弟三人都指著對方:儂迭只長腳螺絲,儂像只柏油桶,儂像只‘豬頭三’……”
這并不是兄弟鬩墻,而是作者陳建興所回憶的春節趣事。“1965年的春節年初一,父母讓我們兄妹四人穿上新衣服,手里拎著飯盒,背著水壺去‘白相’大世界了。”
而他們互相評價對方的地方,就是一進大世界的門就能照到的哈哈鏡。
這是一種集體記憶。
作者高漢良也寫過回憶文章《當年那個“大世界”》,“那天,開心極了,規定十二點開門,我們十一點就去等開門。一進去就被里邊的‘哈哈鏡’迷住了。三個人你笑我,我笑你,對著哈哈鏡一會兒變成‘長腳螺絲’,一會兒變成‘矮冬瓜’。”
哈哈鏡老少咸宜
現在00后的童年記憶中應該是迪士尼、環球影城占主角,但對于上海的50后、60后,甚至到80后,大世界都是童年記憶中歡樂的游樂場所,就像陳建興所寫的,“‘大世界’對于‘阿拉’上海人來講,是一種揮之不去的記憶,是我們這一代人童年生活向往的地方,一個充滿回憶的地方。”
今年是大世界建成108年,在這100多年中,它始終矗立在離人民廣場不遠的位置,頂著它那被上海人稱為“蛋糕樓”的尖頂建筑。
“老早上海人有這樣一種講法,‘不到大世界,枉來大上海’,它剛開張的時候,門票只有兩三毛,就是所有平民都可以進來玩。”大世界副總經理許麗站在大世界百年歷史長廊的入口給我們介紹,“它起到的是全民娛樂的普及作用,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場演出,第一場戲劇,就是在大世界看的。”
許麗介紹大世界百年歷史
在歷史上,大世界有過很多變化,它曾是遠東第一游樂場,也曾是遠東第一演藝場,到了1980年代,它又集合了溜冰場、碰碰車、電子游戲機等多種娛樂,是一個新潮的樂園。
不過那么多年過去了,哈哈鏡還在,依然在進口的位置。
“創始人黃楚九是一個營銷天才,100多年前他就把哈哈鏡放在這個位置,就是想讓每一個走進大世界的人,一進來的時候就很開心。當你在一個地方哈哈大笑的時候,你就會對這個地方產生好感。”
果然,一照哈哈鏡,“長腳螺絲”、“矮冬瓜”就又出來了,“哈哈哈哈”……
02
只是現在走進大世界,除了哈哈鏡,其他很多部分,都是和過去不一樣的。
大世界108周年的慶祝盛典,也是2025中國小劇場峰會暨大世界基尼斯中國魅力榜·年度小劇場戲劇榜發布日。
大世界的變化,是它已經成為全年演出數量超過 5000 場的演藝綜合娛樂地標,“我們大概有 26 個演出空間,演出業態非常豐富,有音樂劇、話劇、懸疑劇、脫口秀、二次元互動、 偶像演出等等。”許麗覺得,“真正的百年品牌,不是活在歷史書里,而是跟當下的人們發生新的記憶,它一直是一個世代新主場,要不斷創新。”
大世界現在每晚都有劇上演
傍晚6點半,三樓沉浸式音樂劇《輪盤》正在做演出前的彩排,但一身紅衣的女主角并不知道今天晚上的結局是什么。
“我們這部劇的特色是有非常強的互動性,觀眾可以在場地里自由地行走,也可以和我們所有的演職人員互動。雖然劇是7點半開始,但7點左右我們四個演員就上場了,大家可以一邊喝著小酒,一邊和我們進行互動游戲,來贏得我們的金幣。而最終的結局,就看當下觀眾抽到了多少張牌,支持了誰,來決定今晚誰是真正的贏家,每一場都不一樣。”
《輪盤》現場像個酒吧
可以和演員互動
而在二樓驚悚爆笑劇《開關switch》的劇場內,一進去就氛圍感拉滿,在狹窄的通道上有各種驚悚的裝置,就像進了鬼屋。許麗說,真正入場的時候,燈光熄滅,“鬼影”若隱若現,真的很驚悚。
但它又會讓人爆笑。隨著開關開一下燈,滅一下燈,故事會發生新的變化。這一次開,可能是驚嚇,下一次開,可能是爆笑。
一進《開關swtich》劇場
恐怖感就拉滿
“這個劇最大的特點是研究用戶心理,以用戶的體驗為主。”許麗介紹說,“主創人員時刻在研究觀眾需要什么。他們會設想,觀眾進場的時候要給他們怎樣的驚喜或驚嚇,坐在位置上的時候,又要有怎么樣的體驗感。他們甚至會讓觀眾戴上可穿戴設備,檢測觀眾的心跳指數和歡笑指數,然后再針對觀眾的反應去調整劇的節奏。”
在大世界的劇,觀眾和演員的距離很近,界限沒有那么分明。而為了滿足那些對自己有要求的“卷王”觀眾的要求,大世界還開出了“大世界新夜校”課。
可以在大世界白相
也可以來上課
沒錯,你除了可以在這里白相,還可以在這里學習。“因為觀眾要隨時隨地串戲,所以我們有一個戲精學院,這個課報名報得非常紅火。”
03
沉浸、體驗、互動……作為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娛樂場所,雖然里面所盛裝的內容會不斷創新,但大世界的核心是不變的,就是要讓大家白相得開心。
高漢良當年在大世界白相了很久,直到傍晚時分,大家肚子餓了。“我們就在大世界吃晚飯。眼前是燈火通明,熱氣騰騰,各式抄菜,香飄四溢,還有蓋交飯,排骨年糕、油豆腐細粉…… 旁邊的冰柜上還擺滿了鮮桔水、冰鎮酸梅湯、沙士水、紫雪糕、大冰磚等。”
而現在,大世界也是演藝消費集聚區。順著它的外墻,從寧海東路到西藏南路,有十多家餐飲,有可以在上街沿上喝酒的精釀啤酒店,也有可以擼串的燒烤店,有幾十種薯條品類的薯條專門店,還有時不時會有演出的戲劇酒吧……
年輕人一早就來等開場
不管大世界多少歲,但它好像永遠在和當下的年輕人靠近,許麗也認可這一說法,“現在大世界所做的,一是做當下最熱浪滾燙的演出,第二就是永遠做當下年輕人最喜歡的聚會、社交的地方。”
更多上海故事,點擊下方
寫稿子:顧 箏 何怡雯/
編稿子:小泥巴/
拍照片:何怡雯/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請給我們留言,獲取內容授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