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紅嬋發胖的話題,突然沖上熱搜,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
作為中國跳水界的閃耀之星,全紅嬋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
這次發胖事件,更是讓大家議論紛紛,原因也是眾說紛紜。
在今年 7 月舉辦的新加坡跳水世錦賽上,全紅嬋并未現身,這一缺席引發了諸多猜測。
好在跳水冠軍高敏發布視頻,為我們解讀了全紅嬋缺席世錦賽以及發胖的原因,讓我們得以從專業的角度來了解這背后的故事。
下面,譚天道地,為你解讀。
全紅嬋的成名之路堪稱傳奇。
2021 年東京奧運會,年僅 14 歲的她橫空出世,憑借著令人驚嘆的 “水花消失術”,在女子 10 米跳臺項目中一舉奪冠,震驚世界。
此后,她在跳水界持續發光發熱,成為了中國跳水的標志性人物。在東京到巴黎奧運的三年周期里,全紅嬋對自己的體重管理極為嚴格。
高敏在視頻中也提到,全紅嬋在這期間體重控制出色,足以見得她的自律。
要知道,對于跳水運動員來說,體重的微小變化都可能對動作的完成質量產生影響,更何況是在追求極致完美的頂級賽事中。
全紅嬋能夠如此嚴格地把控體重,可見她對自己的要求之高,對跳水事業的專注和熱愛。
然而,巴黎奧運奪冠后,全紅嬋似乎 “放飛自我” 了一些,體重有所增長。
有人因此質疑她松懈了,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高敏認為,全紅嬋此次因傷和狀態問題缺席世錦賽,其實是很正常的現象。在優秀運動員的生涯中,因為各種原因停賽并不罕見。
全紅嬋長期承受著高強度的訓練和巨大的比賽壓力,身體和心理都難免會出現疲勞。而且,隨著年齡增長,她的身體也在不斷發育變化。
從 2021 年至 2025 年間,全紅嬋身高長了 10 厘米,體重增了 8 公斤 。
對于跳水運動員來說,身體的這種變化會對動作的完成產生較大影響,比如她的標志性動作 207C,完成質量就受到了體重和身高變化的波及。
比起體重增加,全紅嬋目前面臨的更大挑戰其實是心理上的調整。
長期處于高壓狀態,再加上奪冠后生活節奏的改變,這些都可能給她帶來心理沖擊。
如何調整心態,重新找回最佳競技狀態,是全紅嬋當下急需攻克的難題。在她成長的過程中,外界對她的期待值一直居高不下,這無疑也給她增添了不少壓力。
當她出現狀態起伏時,部分網友就開始質疑她,甚至將她日常的生活照片作為她逃避訓練、消極怠工的證據,這對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來說,實在是太不公平。
全紅嬋的身體條件其實也讓她在體重管理上比其他隊員面臨更多困難。
了解她家庭情況的人都知道,全紅嬋家的人屬于比較壯實的類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 “易胖體質”。
她媽媽體型豐滿,哥哥健壯,妹妹也是骨架偏大。
這種家族遺傳基因,使得全紅嬋想要減體重、保持競技體型變得異常艱難。
盡管如此,她依然每天堅持高強度訓練,甚至達到七個小時。即便如此,高強度訓練帶來的肌肉酸痛和緊張,也時常困擾著她。
全紅嬋還飽受傷病困擾。今年四月在加拿大的跳水比賽后,她就曾對著鏡頭坦言 “體重上來了,做動作感覺有點飄” 。
而在訓練和比賽過程中,她手腕、腰、膝蓋都出現了勞損問題,特別是腰椎間盤和肩膀,傷病隱患一直存在。
六月初,她腳踝老傷復發,無奈退出了全國冠軍賽。傷病不僅影響了她的訓練,也讓她在比賽中難以發揮出最佳水平。
譚天道地想說:全紅嬋不過是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她憑借天賦和努力獲得成功,改變了自己和全家人的命運。
在她成長的道路上,有高光時刻,也必然會經歷低谷和挫折。
我們應該以更包容的心態去看待她的狀態起伏,給予她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相信在調整好心態和身體狀態后,全紅嬋一定能夠重新找回巔峰狀態,再次在賽場上綻放屬于她的光芒。
對此,你怎么看?歡迎留言討論!
我是譚天道地,歡迎關注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