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27日電(記者田晨旭、俠克)受副熱帶高壓邊緣暖濕氣流影響,26日夜間北京密云、懷柔、延慶發生極端強對流天氣,不少村莊受災,當地基礎設施也受到一定程度損壞。此次降雨是如何形成的?接下來該如何防范?氣象專家們對此進行了解讀。
中國氣象服務協會會長許小峰介紹,從整體情況來看,目前北京已進入“七下八上”的主汛期,副熱帶高壓穩定影響到華北地區。而近期北方恰有弱冷空氣不斷南下,與副熱帶高壓邊緣暖濕氣流交匯,形成降雨帶,也就是典型的華北雨季形勢。“主汛期強對流天氣多發,北京進入多雨水的時段,類似于昨夜這樣的強降水的發生概率較平日大幅提升,需要引起高度關注。”
許小峰介紹,目前仍處于主汛期,因此未來一段時間北京仍會處于多雨的狀態,且到目前為止雨區分布呈現“點強面弱”特點,要注意對強降雨落區的把握。他建議,相關部門與公眾應該密切關注氣象預警信息,做好應對準備。“主汛期降雨頻繁,準確落區預測存在一定困難,因此建議大家對各類強對流天氣保持高度警惕,包括高度關注對當下和未來發生在東南部海域的臺風可能對北京產生的間接或直接影響,確保社會穩定運行與人員安全。”
北京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琳娜提示,北京近期降水頻繁,未來三天出現山洪及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風險很高,強降雨也易引發中小河流洪水,請公眾盡量避免前往山區游玩,遠離泄洪河道,確保自身安全。其次,短時強降雨可能導致低洼地區和部分路段出現積水,且降雨期間路面濕滑,能見度下降,駕車出行注意交通安全,立交橋涵洞和低洼路段有積水時切勿涉水行車。降雨同時可能伴有雷電和局地短時大風,請不要在高大建筑物、廣告牌、臨時搭建物或大樹下方停留。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示,近期應注意飲水衛生,同時注意食品衛生,切勿用雨水或被雨水污染的水清洗蔬果和餐具,加強清洗和消毒,飯菜盡量當日吃完。此外,降雨天氣皮膚有可能接觸到雨水,雨水浸濕部位要及時用清水清洗干凈,以免引發各種皮膚疾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