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 7 月 22 日報道,菲律賓總統馬科斯訪美,與特朗普會晤期間談及中國,一場圍繞中美菲關系的微妙博弈就此展開。
馬科斯(資料圖)
馬科斯此次訪美,可謂是帶著滿滿的 “誠意”。在與特朗普會晤前,馬科斯就已接連與美國商界領袖、國務卿魯比奧和國防部長赫格塞斯會面。他著重強調美菲同盟的重要性,回顧數十年來的伙伴關系,對美方在菲律賓武裝部隊現代化建設方面的幫助表達感謝。在南海問題上,馬科斯更是交底,稱美菲同盟在南海乃至印太地區具有關鍵作用,菲方愿在政治和軍事方面積極配合美菲同盟的《共同防御條約》,鞏固雙邊聯盟關系,其意圖明顯是想成為美國在東南亞的前沿哨所。
在與特朗普的會晤中,當被問及如何平衡與美國和中國的關系時,馬科斯表示 “無需平衡”,強調菲律賓奉行 “獨立的外交政策”,同時宣稱 “我們最強大、最親密、最可靠的盟友一直是美國”,還提及所謂 “保衛領土主權”,暗指南海問題,試圖以此渲染地區緊張局勢,將美國更深地卷入與中國的對抗之中 。
從經濟層面來看,美菲之間達成的貿易協議也暗藏玄機。特朗普宣布,美國將對菲律賓征收 19% 的關稅,而菲律賓需對美國開放市場并實行零關稅。這一協議看似普通,實則對菲律賓的經濟利益影響巨大。此前,特朗普曾威脅要對菲律賓征收高額關稅,4 月時威脅征收 17%,本月初又提到要增至 20%。如今確定的 19% 關稅,雖相較于 20% 有所下降,但對于菲律賓的出口而言,仍然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馬科斯(資料圖)
與日本和美國達成的 15% 互惠關稅協議相比,菲律賓在美眼中的地位高下立現。菲律賓本期望通過加強與美國的軍事合作,換取在貿易關稅上的讓步,可如今看來,美國在經濟利益方面,并沒有給予菲律賓多少實質性的優惠。美國一直以來在貿易問題上堅持利益至上原則,菲律賓在這場貿易博弈中,顯然處于劣勢地位。
中美關系在其中扮演著極為關鍵的角色。當前,中美第二輪貿易談判臨近,美國在諸多領域對中國有著需求。例如,在稀土磁體進口方面,中國是美國重要的供應國。特朗普清楚地知道,維護與中國良好的貿易關系,對美國自身經濟發展意義重大。此外,特朗普計劃下半年訪華,他需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對華關系氛圍,避免因菲律賓的不當言論和行為,引發中國的不滿,從而影響訪華成果以及中美關系緩和的進程。所以,特朗普不希望菲律賓在此時過度挑釁中國,破壞他所期望的中美關系發展節奏。
從美菲關系的本質來看,菲律賓雖為美國的條約盟友,但在此次會晤中,美國的態度清晰表明,菲律賓不過是其戰略棋盤上可隨時犧牲的一顆棋子。回顧美菲關系的歷史,在軍事合作上,美國看似給予菲律賓支持,實際上更多是為了自身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布局;而在貿易領域,美國長期占據主導地位,菲律賓的利益訴求往往被忽視。此次貿易協議的達成,以及特朗普對菲律賓與中國關系的表態,再次印證了美菲關系的不平等性,菲律賓在與美國的交往中,始終處于被動地位。
馬科斯(資料圖)
在菲律賓國內,馬科斯的政策也引發了諸多爭議。部分有識之士意識到,一味充當美國的馬前卒,不僅無法給菲律賓帶來實質性的利益,反而可能將國家拖入危險的邊緣。菲律賓內部不同政治勢力對于國家發展方向的分歧也日益凸顯,一些人開始呼吁重新審視菲律賓的外交政策。菲律賓外長曾表態愿與中國達成協議維護南海和平,這一舉動背后,或許是菲律賓試圖向美國施壓,爭取更多利益;也可能是其在權衡利弊后,為自身外交政策調整預留后路。
菲律賓若能重新回歸與中國友好合作的軌道,不僅有助于緩解南海地區的緊張局勢,也將為菲律賓自身的經濟發展和地區穩定創造有利條件。然而,這一轉變過程必然面臨諸多挑戰,如何擺脫美國的影響,在中美之間找到平衡,是菲律賓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在復雜多變的國際政治舞臺上,菲律賓正站在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是繼續盲目跟隨美國,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還是及時調整外交政策,回歸理性,與周邊國家和平共處,這將考驗著菲律賓政府的智慧和決策能力。而美國在其中的所作所為,也再次讓世界看清其在國際事務中自私自利的本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