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家哈蒙,曾做過一項調查。
他跟蹤采訪了100位不同行業的精英,研究他們的社交生活。
最終發現,那些熱衷于社交的人,個人財富的增長非常緩慢,有的還出現了縮水;
而那些對社交很冷淡的人,個人財富一直在不斷增加。
于是他得出結論:無論在哪個行業,能持續賺錢的人,基本上都屬于“反社交人格”。
具備這種人格的人,對社交活動往往缺乏興趣。
比起跟別人交往,他們更愿意把時間和精力留給自己。
所以,相較常人,他們往往能取得更大成就,賺取更多財富。
1
作家馬德說過一句話:
“社交場是一個巨大的黑洞,長久流連,它就會吞噬掉你的時間、精力和能量。”
熱衷社交的人,只能耽誤自己的人生,最終付出慘痛代價。
高分美劇《Your Are the Worst》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退伍軍人埃德加發現自己有講段子的天賦,便入職了一家脫口秀公司。
他原以為,自己能在這里大展拳腳。
可他的同事們,總是以找靈感為由,拉著他參加各種社交派對。
他隔三岔五就跟同事們聚會,一群人不是吃飯喝酒,就是談天說地,甚至有的還吸食大麻。
漸漸地,埃德加開始享受這種社交帶來的快樂。
只要有空閑,他都去找朋友一起玩樂,練習脫口秀的時間越來越少。
就這樣,半年過去了,他在業務方面毫無長進,依舊只能拿著最低的工資。
沉迷于社交,最終使他浪費了才華,也荒廢了自己的事業。
《商道》里說:“這個世界上絕大部分的社交,本質上都是消耗,而非創造。”
那些看似熱鬧的應酬與聚會,不過是生命力的慢性絞殺機,用虛假的快樂榨取你最寶貴的專注力與創造力。
過度的社交,無法為你帶來真正的價值,只能不斷地透支你。
當你在觥籌交錯中浪費時間、消磨精力,上天就會在一點點地收回你的競爭力。
被無效社交困住的人,注定擺脫不了窮困的命。
2
社會學家帕爾瑪說:
一個人扎進人堆,就好比水融入大海,個性與特質就會被迅速稀釋。
很多時候,社交,其實就是被群體同化的過程。
過度社交的另一個惡果,就是會不斷拉低你的思考能力,讓你失去理智。
商業咨詢師林奇分享過一個案例。
杭州的白領小陳,在一家互聯網公司上班,平時負責對接客戶。
因為工作原因,他的圈子很廣,平時應酬也很多。
有次他和一大幫客戶朋友在一起吃飯喝酒,席間大家聊起了理財投資的話題。
很多人都說現在黃金市場很火熱,值得投資,保證穩賺不賠。
小陳聽了非常心動,于是拿出了15萬元積蓄,一股腦投入到黃金投資中。
起初,黃金價格確實有小幅度上漲。
然而好景不長,1個月后,市場風云突變,黃金價格突然暴跌。
短短一周時間,黃金價格就縮水了20%。
無奈之下,小陳只好忍痛割肉賣出。
這一番操作下來,他不僅沒賺到錢,反倒賠了5萬。
生活中,就有很多人就如小陳一樣,混跡各種圈子,聽信旁人的話語,跟著人后面團團轉。
哲學家勒龐說,當一個人融入社會之中時,他便失去了自己的思想。
當你被人群包圍,你的行為、認知全都會向他們靠攏。
在喧囂的社交中,他人的影響無孔不入,你思考的余地就變得狹小。
應酬交際多了,你就容易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失去對人生的掌控,最終與財富徹底無緣。
3
橡樹資本創始人霍華德?馬克斯,有次接受采訪。
記者問他:過去十幾年,為什么你們總能逆勢增長,你的投資秘訣是什么?
霍華德回答說:如果你想在市場中勝出,就必須學會與社交保持距離。
其實在剛入行時,霍華德很熱衷于社交,希望能結識更多的人。
每當圈內有同行間的活動或聚會,他都踴躍參加。
結果一段時間下來,他不僅沒有收獲什么人脈,反倒把自己原本的工作給耽擱了。
反思斟酌后,他決定退出社交界,把心思重新放到工作上。
此后再有什么活動,他能推就推;同行聚會,也很難再見到他的身影。
沒有了社交場的喧囂,他將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投資中:
每天花 6到8小時閱讀財報、行業報告和歷史案例,提升對市場的洞察力;
剩下的時間則用于研究投資標的、推演邏輯模型。
這種極致的專注,最終讓他幫橡樹資本取得巨額投資回報,管理資產超千億美元。
霍華德個人也得以躋身富豪榜。
羅振宇曾說過:在社交成癮的時代,減少社交頻率,或許是通往卓越的捷徑。
太熱鬧的喧囂,只能消耗你的能量,稀釋你的專注力。
真正會賺錢的人,都選擇關上門來深耕自己。
學會屏蔽外界人際干擾,把有限的時間花在更有價值的事上。
當你遠離社交的消耗,不斷精進,把能力與本事提升到極致,財富便會不請自來。
4
作家黑塞曾說:
“即便在人群中很快樂,可我一旦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就再也不可能選擇和別人走一樣的路。”
跟著人群走,雖然會走得輕松愉快,但走著走著,你就只會變得跟他們一樣。
排除社交干擾,從群體中脫離出來,你才能保持獨立思考,找到自己的財富密碼。
看過建筑家安藤忠雄的故事。
安藤忠雄沒有經過正統的學院教育,入行后,他始終以不合群著稱。當時的建筑界,流行華麗的裝飾風格。
建筑師們都熱衷于參加社交活動,一起交流、探討如何讓設計更加絢麗復雜。
這也導致整個大家的設計千篇一律,甚至越來越雷同。
安藤忠雄卻選擇與喧囂保持距離。
他避開交際場,獨自研究建筑空間與自然的關系,同時廣泛閱讀,從書中汲取靈感。
最終,他創造出了一種迥異于同行的極簡設計風格。
當其他建筑師仍在跟隨潮流時,安藤忠雄打造出了一批簡潔而富有力量感的建筑。
這些建筑以簡單的空間語言,純粹自然的風格,顛覆了人們的認知,
憑借這種不隨波逐流的堅持,安藤忠雄成為建筑界的宗師級人物,個人身價也一路暴漲。
很認同一句話:離人群越近,離錢就越遠。
和他人過于接近,過度依附他人的思維與行為模式,只會讓你陷入貧窮的循環中。
財富導師錢伯鑫說:賺錢的邏輯,不是跟著人做做做,而是一個人想想想。
遠離人多的地方,保持自己的思考與判斷,少一點無效社交,多一些深度思考,你才能發現更多賺錢的機會。
查理·芒格說過一句話:
如果你想成為一個理性的決策者,就必須遠離社交,學會與自己對話。 社交場上的噪音,只會讓你離真相越來越遠。
熱衷社交的人,不是陷于瑣碎的應酬交際當中,就是會被別人的思想裹挾。
當你的精力被耗盡,就注定與財富失之交臂。
想要持續賺錢,必須減少社交,不往人群里走。
多跟自己打交道,把全部心力都放在自己的事業上,你終能創造更多價值和財富。
點個贊吧,與朋友們共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