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座充滿了傳奇色彩的城市。
它是電商人口中的“搞錢圣地”,年輕人眼里的“民間商學院”,裸辭打工人奔赴的創業熱土,無數亞非拉商人的精神故鄉。
在來到義烏之前,我們對它的印象也是:創業、進貨、直播、暴富。
然而當我們真正走進這座“國際小縣城”,首當其沖的卻是胃口和味蕾——在這里,阿拉伯餡餅和印度烤餅交相輝映,土耳其烤肉與韓式烤肉共襄盛舉,貿易帶來各國文化的交流碰撞,同樣塑造出美食的多元宇宙。
這里是大餅的世界,烤肉的王國,香料的圣地,甜品的天堂。我愿稱之為:美食聯合國。
站在“東西方文明的路口”,
大餅夾烤肉
第一次走在義烏的街頭,你總會莫名地產生一種穿越感,眼前閃過無數光怪陸離的霓虹店招和形形色色的異國面孔。
當你走進一家金碧輝煌的土耳其餐廳,隨便一頁菜單上都能見到三種以上的語言文字,抬頭一看到處是高鼻深目的侍者。
這一刻,感覺自己已經人在伊斯坦布爾,吹著來自黑海和地中海的海風了。
沒錯,打開這座傳奇小城最魔幻的方式,首先就是穿越到這里的土耳其餐廳,來一波大餅夾烤肉的真香暴擊。
如果說有什么食物,直擊人類的共通情感,餅和肉的組合絕對是其中之一。
蓬松的餅,長短厚薄大小不一形態萬千;焦香的肉,成碎成片兒成塊兒濟濟一堂。
土耳其店里的“匍匐大餅”(Puff bread),大概是你見過最為巨大蓬松的烤餅。在這種狂野的碳水面前,沒有人可以保持優雅。
現烤現做的大餅,即便是白口吃也相當迷人,咀嚼中可以體味到小麥的靈魂,更何況還要包裹上烤得焦香的烤肉——這種切成片的就是經典的土耳其旋轉烤肉,“咔爸爸”(D?ner kebab),要把肉疊羅漢似的堆在架上旋轉燒烤,產生充分的美拉德反應。
這個長得像一長條烤熟的牛羊肉餃子餡兒的,是阿達納“咔爸爸”(Adana Kebab),在緊致的肉里還添加了多種的蔬菜碎,屬于葷素搭配了。
餅包裹肉,再配上一些腌得入味又多汁的洋蔥條,一口下去,奇香四溢,靈魂舒展,好吃到失去表情管理。
另一種帶餡兒的長條烤餅(Pide)長得像條戰艦,兩頭鋪了肉碎和蔬菜,中間滿載著濃香芝士。
在經過充分的烤制之后,直接撞上你的味蕾——嘶,比薄底披薩更酥脆,比香河肉餅更有料,好吃到尖叫。
魔幻小城, 一秒“魂穿”印度小吃攤
當然,論吃餅,印度朋友顯然不服任何人。
在義烏街頭的印度餐館里,你或許能見到有生以來見過最豐富的大餅種類,奶酪的、牛奶的、土豆的、大蒜的.....
甚至有可能在店員的輔導下,掌握印度“擦盤子式”吃餅大法的核心技巧,這種吃法堪稱是一種“混沌的藝術”。
桌上先擺好深淺不一的綠色醬料,淺的看起來像薄荷酸奶,深的聞起來是個綠色草料大合集。
等到靈魂咖喱上桌,印度小哥會一邊在盤子上揮毫潑墨來個抽象派油畫,一邊暗示食客用手撕開、捏住炙熱的大餅,整個扣到盤上。
管它干的稀的黃的綠的,只需一把抓起、塞進嘴里,任憑嫩滑的雞肉、濃稠的咖喱和復雜的醬料在嘴里炸裂爆汁。
如果說土耳其菜是烤肉和大餅的狂歡,那么印度菜的精髓就在靈魂香料。比如有種茴香味的印度抓飯(Biryani),詭異迷人;比如店里綠到發光的薄荷泥雞塊,風味清奇。
而印度香料的集大成者,絕對要屬這盤印度城市街頭的靈魂脆球(Pani Puri)。
炸至金黃的空心面粉球,提供了酥脆口感充當容器,滿滿灌入印式甜辣醬和混合了薄荷香菜生姜青椒等調制的碧綠汁水。
一口下去小球瞬間炸裂,汁水灌溉了每一寸味蕾,舌頭在遠超味覺極限的轟炸中喪失了一切辨別能力。
這一刻,只覺得夢回印度街頭,仿佛嗅到了恒河之水的古老氣息。
熱量炸彈,
沒有人比義烏更懂中東甜品
在經過瘋狂的肉餅夾擊、香料轟炸之后,你會猛然發現,義烏異國餐館里琳瑯滿目的甜品,可能才是這座魔幻小城飲食界的“終極大魔王”。
在國內頗為少見的敘利亞餐廳,在義烏成了街角的“社區店”。
一走進門,你的視線就會被室內一角鋪滿繁復花紋地毯的沙發吸引——這個狂奔的色彩,配上金光閃閃的沙煮咖啡器皿,讓人腦補出在中東大漠狂沙里悠然地喝著阿拉伯咖啡的場景。
在接受完視覺沖擊之后,店里生猛的敘利亞甜品會給所有食客的味蕾狠狠一錘。
這種所謂的“特色卷”(Speci al roll),是在可麗餅上用層層疊疊的巧克力醬奶醬,拉出繁復精致的花紋,再撒上像脆香米那樣的顆粒,一刀切開,里面塞滿了香蕉草莓,讓致命的甜有了靈動的層次感。
如果說這家的超大號特色卷還屬于認知范圍內的甜食,那么義烏土耳其店里花樣百出的甜品,每一樣都足以刷新食客的想象。
比如這個表面焦焦的長得像雞蛋羹的布丁,你一勺子下去,會發現里面顆顆粒粒白花花的,竟然是混雜其中的米飯。
這個裝在銀色盤子里的庫納法(Kunefe),是一種非常神奇的絲狀面點,里面加了足量黃油和奶酪,烤至金黃酥脆,吃起來能拉絲。
上面還可以淋點糖漿、薔薇水或者開心果碎,每一口,都是讓蛀牙咆哮、味蕾尖叫。
煙花三月,如果你漫游在義烏這座魔幻的江南小城,在狂吃兩天兩夜異域美食之后,除了驚嘆這里餅的豐富,肉的多汁,甜品的可口之外,或許還會感受到了各國人民的絲滑交流。
車上、路牌上、店門上寫著五六種文字;只會阿拉伯語的大哥,拿著翻譯軟件指著屏幕跟本地朋友聊天;餐廳里往來高鼻深目的侍者,忽然冒出一句地道的義烏方言......
在這座小縣城里,恍然間你會感受到某種剛健奔放的“盛唐氣象”,又仿佛體會到宋元時期泉州城“漲海聲中萬國商”的多元豐富。
它像是《天方夜譚》里的故事發生地,不斷編織著一千零一個有關財富、傳奇和美食的夢境,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