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縣
為切實做好春節期間疫情防控工作,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省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第20、21、22號令和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第11、12、13號令及相關精神要求,經縣疫情防控指揮部研究決定,現將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一、全縣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的工作人員要帶頭,嚴格執行各項疫情防控規定。做到“非必要不出市”,嚴禁私自前往國內疫情中、高風險地區,確有特殊情況要離婺離饒的,須提前提出書面申請,由單位主要負責人從嚴審批,返回后須如實報告行程史。如發現未經批準擅自離婺離饒的,一律按規定嚴肅處理。
二、各級各類學校要及時調整教育教學進度,錯峰安排放假時間,分批有序組織師生放假離校。在婺工作生活學習的國內中高風險地區籍師生員工,原則上暫不離校返鄉。
三、倡導全縣群眾非必要不出行,避免前往國外境外和國內中高風險地區,建議大家盡量就地過節,盡可能減少遠距離流動。堅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少聚集、一米線、公筷制等衛生健康習慣。出行中全程佩戴口罩,非必要情況下不要摘口罩、保持手衛生。
四、國內中高風險地區來婺返婺人員,需持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實行14天居家健康檢測,并在抵婺前24小時向所在村組(社區)報告;對無法提供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報告的,必須按照防控要求,接受相應隔離、檢測等管控措施。
五、境外國外來婺返婺人員,必須提前3天向居住地村組(社區)報告,抵婺后實行跟蹤閉環管理。即:在第一入境點解除隔離后,在婺繼續集中隔離觀察7天,經2次核酸檢測結果陰性的,再居家醫學觀察7天。期滿核酸檢測結果陰性的,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可有序流動,同時做好3個月的隨訪管理。如就醫就診時應主動向醫療機構申告境外旅居史。
六、非法入境來婺返婺人員,在抵婺后24小時內接受核酸和血清抗體“雙檢測”,取得雙陰性報告后,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在集中隔離第7天、第14天各進行一次核酸檢測,檢測結果陰性的,移交公安機關處置。
七、從事涉進口物品和口岸裝卸的搬運、運輸等相關工作來婺返婺人員,必須在抵婺前24小時向所在單位或村組(社區)報備,抵婺后自覺做好14天自我日常健康監測,落實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串門走動。
八、省外低風險地區春節返鄉人員,家庭或個人應主動向村組(社區)報備個人行程及聯系方式,抵婺后,自覺接受相應防控管理,對隱瞞個人旅居史、拒不執行疫控要求的,造成嚴重后果的,公安機關將依法依規予以處理。村組(社區)要組織人員對轄區內進行拉網式巡查,切實掌握近期來婺返婺人員底數,扎緊“外防輸入”關口。
九、廣大市民朋友要加強自我健康監測,一旦出現發熱、干咳、乏力等癥狀,立即到鄉鎮衛生院或縣人民醫院發熱門診就診,如實告知14天活動軌跡及接觸史,主動接受核酸檢測。
十、縣鄉兩級醫療衛生機構要對所有前來就診的發熱患者提供核酸檢測和血常規檢查服務,在檢測結果未明確前,應對患者留置觀察。藥店要加強感冒、退熱、咳嗽“三類藥”的管控,嚴格落實發熱人員的實名信息登記制度,發現發熱、咳嗽人員,應及時勸導到縣鄉兩級醫療機構就診。全縣村衛生室、個體診所一律不得接診發熱患者。
十一、賓館、酒店、商場、超市、KTV、網吧、書店、農貿市場、車站、景區等公共場所,必須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在場所入口處設置醒目清晰的健康碼和佩戴口罩提示,加強掃碼、測溫、戴口罩、通風、消毒等工作,落實“1米線”專人管理制度。未佩戴口罩或體溫、健康碼異常的人員禁止入內。景區景點、休閑娛樂場所接待人數不得超過最大承載量的75%,浴室、澡堂等接待人數不得超過最大承載量的50%,商場超市、農貿市場等重點場所要限制瞬時客流量,推薦顧客自助購物結算,有效縮短排隊等候時間。
十二、全縣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原則上不舉辦非必要的大型聚集性活動,確需舉辦的,主辦方要落實防控主體責任,嚴控人數、規模、時間。各單位一律取消集體團拜和大型慰問、聯歡、聚餐、年會的活動。
十三、民營企業、社會團體等各類組織和群體不舉辦50人以上的聚集活動,確需舉辦,按照“誰主辦、誰負責”的原則,由活動舉辦方制定并落實疫情防控方案,報縣疫情防控指揮部從嚴從緊審批。
十四、城鄉要嚴格控制群眾聚集性活動。倡導“紅事”緩辦、“白事”簡辦,督促提醒村民不扎堆、少聚會、少串門。個人家庭聚集盡量控制在10人以下。全縣范圍內廟會、祈福會、教堂禮拜等宗教聚集活動以及宗親會、晚會、文藝巡演等各類人員聚集性活動,一律停止舉辦。
十五、各鄉(鎮、街道、園區)和縣聯防聯控工作機制成員單位要落實24小時疫情防控指揮值班體系,制定冬春季疫情防控方案和應急預案,加強節日期間值班值守和信息報送工作,強化各項應對處置措施。
本通告自發布之日起實施,不得有誤,對落實不力的單位和個人,將嚴肅追責問責,造成疫情擴散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停止執行日期另行公告。
婺源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
2021年1月16日
永新縣
永新縣2021年春節期間及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通告
(第1號)
為認真貫徹省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第20、21、22號令精神,嚴格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防控策略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兩個盡量、兩個嚴禁、兩個一律”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現將永新縣2021年春節期間及冬春季疫情防控有關規定通告如下。
一、切實做好重點人群排查管控
各鄉鎮(村組、社區)嚴格按照屬地管理責任,堅持網格化、精細化管理,落實責任人員,組織開展國內疫情中高風險地區、境外國外來永新返永新人員的全面摸排和日常健康監測工作。積極倡導永新籍在外務工、學習、工作、經商人員盡量不回家,就地過年。
1.國內疫情中高風險地區(含國內從事涉進口物品和口岸裝卸、搬運、運輸等相關工作)來永返永人員需持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抵永后居家做好14天的健康監測。對無法提供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抵達永新后第一時間將其送往縣人民醫院集中隔離點采樣進行核酸檢測,全程閉環管理,在核酸檢測結果未出之前,人員要集中留觀,結果為陰性且體溫正常的,居家做好14天的健康監測。
2.境外國外來永返永人員在國內第一入境點解除隔離抵永后,繼續集中隔離觀察7天,在集中觀察的第1天、第7天各進行一次核酸檢測,檢測結果陰性的,再居家隔離醫學觀察7天,居家觀察第7天再進行一次核酸檢測,檢測結果陰性的,由屬地鄉鎮指定專人負責對其進行3個月的隨訪管理,并督促其分別在第1、2、3、4、8、12周規范進行核酸檢測。如就醫就診時應主動向醫療機構申告境外旅居史。
3.非法入境人員在抵達永新后24小時內接受核酸和血清抗體“雙檢測”,取得雙陰性報告后,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在集中隔離第7天、第14天各進行一次核酸檢測,檢測結果陰性的,移交公安機關依法處置。
4.國內低風險地區來永返永人員應在抵永前3天向目的地社區(村委)報備,并準備好贛通碼和行程碼。屬地社區(村委)要及時對報備人員信息登記造冊,該人員抵達后要第一時間對其進行旅居史和健康碼查驗。
二、嚴格落實重點場所、公共場所和特殊場所防控措施
1.凡出入醫院、學校、商超、車站、銀行、賓館、影劇院等重點場所和公共場所的人員實行“掃碼、測溫、戴口罩”等防控措施,對不配合者可拒絕進入,對不聽勸阻、擾亂公共秩序等情節嚴重的,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各重點場所和公共場所要在入口醒目處設立溫馨提示牌、“贛通碼”查掃二維碼牌,運用小喇叭循環播放防控措施要求,并準備免洗手消毒液和一次性口罩(可售)等物資便民使用。
2.加強農貿市場消殺工作,做到日清潔日消毒;各商場、超市員工工作期間一律佩戴口罩、著工作服上崗;冷鏈食品經營單位要嚴格做到溯源建檔。倡導線上交易線上支付,減少直接接觸。
3.工業開發區和建筑工地所屬部門單位要嚴格落實主體責任,督促企業做好員工日常健康監測和行蹤管理,禁止職工前往國內中高風險地區和境外地區;加強對外來人員的查碼測溫工作,禁止舉辦非必要商業活動。
4.養老機構、福利院、救助管理機構、精神病院等服務機構要禁止無關人員來訪和探視;殯儀館開展祭奠活動要壓縮規模、限制參與人數;看守所、拘留所等監管場所要實施全封閉管理。
5.無發熱門診(診室)的醫療機構今起不得接診不明原因發熱患者,對其他就診人員要嚴格身份信息登記和查驗行程、健康碼。各藥店要加強對購買退燒、止咳等藥品銷售的人員信息要詳細登記,包括購藥人的身份證、聯系電話、購買藥品及數量等并報告管理。
6.各單位社區(村組)要對出入人員全部進行掃碼、測溫。
三、全面加強人員聚集監督管理
1.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原則上不舉辦非必要的大型聚集性活動,確需舉辦的,主辦方要落實防控主體責任,嚴控人數、規模、時間。各單位一律取消集體團拜和大型慰問、聯歡、聚餐、年會等活動。
2.民營企業、社會團體等各類組織和群體不舉辦50人以上的聚集性活動。確需舉辦的,按照“誰主辦、誰負責”的原則,由活動舉辦方制定并落實疫情防控方案,簽訂疫情防控責任狀,經縣疫情防控指揮部審批后方可組織舉辦。
3.取消所有宗教和民間信仰活動。禁止棋牌室、麻將館等場所開放。
4.大力倡導節慶文明新風,禁止農村春節串門,提倡電話、微信拜年。實施“紅事”緩辦,“白事”簡辦,宴會不辦,家庭私人聚會聚餐等控制在10人以下。
5.旅游景區、娛樂場所、演出場所、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圖書館、博物館、影劇院、健身房等場所要采取預約分流、管控等多種方式嚴控接待規模,按照最大承載量或核定人數75%限流開放。客運車輛按滿座率75%以下限載。各行業主管部門要切實履行監管責任,加強日常巡查督查。
四、有序組織學校錯峰放假開學
1.寒假期間,全縣各類學校、托幼機構不得安排教職工、學生返校活動,所有教職工、學生非必要不得離縣,確需離開者必須提前向學校報備,審批同意后方可離開本縣,返校時必須居家隔離14天。學校要安排師生員工分批次有序錯峰離校和返校,確保離校師生員工行程可追蹤。
2.在永新工作生活學習的國內中高風險地區籍師生員工,提倡不離校返鄉。學校原則上實行封閉管理,留校師生減少不必要外出,為其制定“一人一檔”信息臺賬,并妥善安排留校師生員工寒假生活,加強對外來人員管控。
五、加強干部職工休假和出行管理
全縣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領導干部要帶頭在市域內過春節,嚴禁前往境外國外和國內疫情中高風險地區。公職人員非必要不離縣,確有特殊情況要離縣的,須提前提出書面申請,由單位主要負責人從嚴審批。外出返永后第一時間向單位報告,如屬省外返永的要同時開展核酸檢測,結果陰性且體溫正常者可自由有序流動。如發現未經批準擅自離縣的,嚴肅追責問責。
六、全面壓實防控責任
1.各鄉鎮、各單位要進一步完善部門、區域、城鄉聯防聯控機制,嚴格落實“屬地、部門、單位、社區、個人和家庭”五方責任。各鄉鎮、各單位啟動24小時疫情防控指揮值班體系,實行領導帶班制度,加強應急值守。各鄉鎮、各單位和企業等用人單位要根據工作實際和行業特點,制定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保持“臨戰”狀態,切實做好應急處置人員、物資、技術準備。
2.各社區(村組)運用鳴鑼告示、標語提醒、警示巡查等多種舉措加強疫情防控宣傳,營造防控工作濃厚氛圍。
3.各鄉鎮、各部門單位要加強信息報送工作,動態精準及時報告有關情況,遇有突發情況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機制,落實各項應對處置措施。
4.公眾要自覺遵守防控要求,主動配合防控工作,積極維護公共場所清潔衛生,注重加強個人防護,養成“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一米線、公筷制、少聚餐”等良好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
七、嚴明防控工作紀律
全縣各機關、企事業單位要增強全局觀念,嚴格落實各類防控措施,堅持“人、物、環境”同防,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指揮部監督組要進行常態化督查,對工作麻痹大意、作風漂浮或拒不配合的,將依紀依法依規處理。
八、本通告從下發之日執行
永新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
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
2021年1月14日
萬載縣
縣委辦、縣政府辦聯合下發最新通知,明確提出全縣廣大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公職人員科學精準做好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減少人員聚集,帶頭牢牢守住疫情不反彈的底線。
一、從嚴責任落實,全面做好疫情應急處置。各地各部門要按照“條塊結合”的原則,壓實屬地和所屬行業防控責任,強化督查落實機制。帶頭營造科學防治、理性應對的社會氛圍,堅決做到不信謠、不傳謠,多途徑廣泛宣傳最新疫情動態、防控要求和防護知識,發動家庭成員和親屬朋友遵守疫情防護相關要求。同時,建立健全單位內部疫情防控組織體系,明確疫情防控應急措施和處置流程,建立本單位防控措施落實情況登記臺賬,在單位入口處設立監測臺,加強外來辦事人員登記管理,測體溫、戴口罩、掃健康碼。凡國外境外、中高風險地區來(返)萬人員未落實防控要求或防控措施未到位的不得進入,并及時報告縣疫情防控指揮部。切實加強對本單位公職人員的管理,掌握干部職工體溫和行動軌跡,如發現異常情況要立即上報縣疫情防控指揮部。
二、從嚴把住關口,減少不必要的聚集性活動。按照“非必須,不舉辦”的原則,全縣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一律取消集體團拜和大型慰問、聯歡、聚會、培訓等活動。各地各單位要嚴格控制會議數量和規模,倡導采取視頻形式召開會議。對確需召開的線下會議(單場50人以上),按照“誰主辦、誰負責”原則,主辦方應制定詳細規范的防控方案和應急預案,報縣疫情防控指揮部審批同意后嚴格按要求執行。
三、從嚴內部管理,減少不必要的人員流動。各鄉鎮(街道)、各部門單位要高度重視和認真抓好疫情防控政策措施的宣貫工作,對近期發布的疫情防控指揮部令、工作通知、通告、一封信等及時組織傳達學習,深入領會,嚴格落實,確保及時準確傳達到每一名公職人員。倡導全縣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公職人員就地過節,帶頭減少流動,不得組織、參加婚宴、壽宴、喬遷宴、滿月宴、家庭聚會等酒宴和群眾性聚集活動,喪宴簡辦;不得參加集體團拜和大型慰問、聯歡、聚會、培訓等活動,減少家庭私人聚會聚餐次數和人數,嚴格落實家庭私人聚會聚餐10人以下要求。嚴禁前往國外、境外,避免前往國內中高風險地區。公職人員出省必須向所在單位報告,由所在單位書面向縣疫情防控指揮部備案,并嚴格做到進出省一律進行核酸檢測,結果陰性方可進出。要認真摸排近14天內有國內中高風險區旅居史的公職人員和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落實防控措施,并報縣疫情防控指揮部。各部門、各單位主要負責人要嚴格管控好本單位、本行業的公職人員,嚴格把住關口,沒有特殊情況,一律不批。嚴禁謊報、瞞報、漏報。凡有違規,從嚴追責問責。
四、從嚴食堂管理,嚴格控制用餐人數。各地各單位結合實際,可采取分散用餐、錯時供餐、打包配餐等方式供餐就餐,鼓勵干部職工回家就餐。一律禁止對外營業。食堂要嚴格落實內部環境、從業人員及進出食堂人員的防控措施,保持常通風,每日開展消殺,嚴把食品原料入口關,原則上不購買進口冷鏈食品,確保用餐健康安全。
五、從嚴衛生整治,助力常態化疫情防控。各地各單位要組織開展冬春季愛國衛生運動,對轄區范圍內進行衛生整治。對本單位內部公共區域尤其是辦公樓門廳、樓道、會議室、電梯、樓梯、衛生間等要清潔消殺到位,保證洗手設施正常,提供足量的洗手液,要勤開窗、常通風,及時清理垃圾,統一回收廢棄口罩、消毒處理。
分宜縣
關于嚴控群眾性聚餐、聚集活動的通告
為科學精準做好相關工作,加強聚集性活動管控,嚴防發生聚集性疫情傳播風險,根據省疫情防控指揮部第20號、第21號、第22號令和市指揮部關于疫情防控十一條規定要求,現就加強有關疫情防控措施通告如下:
一、即日起取消集體團拜、大型慰問、聯歡、聚餐、年會等酒宴和群眾性聚集活動,“紅事”緩辦,“白事”簡辦,舉辦“白事”的需按要求報告,與所在鄉鎮(街道)和村(社區)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家庭私人聚會聚餐等原則上控制在8人以下。
二、停止所有的商業演出、文藝演出、體育賽事、展覽展銷、民俗活動、民間廟會等活動。民營企業、社會團體等各類組織和群體不舉辦50人以上的聚集性活動。
三、容易造成人員聚集的麻將館、棋牌室一律關閉。
四、餐飲經營單位上座率嚴格控制在50%以內,嚴禁承辦各類酒宴和聚會活動。
五、所有宗教活動和民間信仰活動場所不舉行迎新、敬香、撞鐘等大型聚集性祈福活動。
六、養老院、福利院、精神病醫院和監管場所實行封閉管理,外來人員不得進入。頤養之家進出人員必須佩戴口罩、測溫、掃健康碼,老人要隔位用餐。
七、酒店、賓館、房屋出租人、用人單位等必須嚴格落實住宿旅客實名登記制度,及時采集流動人口信息,發現疫情中高風險地區或境外國外來(返)鈐人員,及時向縣疫情防控指揮部信息排查組報告。
八、旅游景區、劇院等演出場所以及網吧、歌舞游藝等休閑娛樂場所接待消費者人數原則上不得超過最大承載量的75%,浴室、澡堂等接待消費者人數原則上不得超過最大承載量的50%。
九、農貿市場、批發市場、商超、電商等冷鏈食品相關生產經營單位要嚴格落實“三證一碼”制度。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通過任何方式購買進口冷鏈食品。
十、所有進入醫療機構人員必須配戴口罩、測體溫、掃健康碼。門診部、個體診所、村衛生室和醫務室不得接診發熱病人。門診部、個體診所、村衛生室、醫務室、藥店的發熱、退燒、咽痛藥品要全部下架。
十一、企業要加強工作場所、食堂、宿舍等人員密集場所的管理,嚴控人員聚集,做好保潔消殺工作。
分宜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應急指揮部
2021年1月15日
關于加強人員流動管理的通告
為切實做好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全縣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根據省疫情防控指揮部第20號、第21號、第22號令和市指揮部關于疫情防控十一條規定要求,現就有關疫情防控措施通告如下:
一、廣大群眾盡量減少走親訪友,提倡網上拜年、短信祝福,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婦盡量不旅游出行。引導省外分宜籍親友盡量在工作地或居住地過春節,減少遠距離流動。
二、提倡廣大群眾在本地休假,非必要不出行,確需出行的,應主動向村(社區)報備,避免前往境外國外和國內疫情中高風險地區,全程做好個人防護。
三、境外國外、國內疫情中高風險地區以及從事涉進口物品和口岸裝卸、搬運、運輸等相關工作的來(返)鈐人員,必須在抵鈐前3天由本人或其親友向所在村(社區)或單位或企業如實報告。
四、境外國外來(返)鈐人員在第一入境點解除隔離抵鈐后,需繼續集中隔離觀察7天,在集中隔離第1天、第7天各進行一次核酸檢測,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的,再居家醫學觀察7天,在居家醫學觀察第7天進行一次核酸檢測,檢測結果陰性的,再進行3個月健康隨訪。
五、非法入境來(返)鈐人員在抵鈐后24小時內接受核酸和血清抗體“雙檢測”,取得雙陰性報告后,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在集中隔離第7天、第14天各進行一次核酸檢測,檢測結果陰性的,移交公安機關處置。
六、對疫情高風險地區來(返)鈐人員,一律實施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措施,在集中隔離第1天、第7天、第14天各進行1次核酸檢測,解除隔離后落實居家14天健康監測。
七、疫情中風險地區來(返)鈐人員,須持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落實居家14天健康監測;對不能提供核酸檢測陰性報告的人員,將第一時間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并進行核酸檢測,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且體溫正常人員,落實居家14天健康監測。
八、從中高風險地區所在省份的其他地區來(返)鈐人員,其本人及密切接觸者須第一時間進行核酸檢測,待核酸檢測證明陰性后,落實居家14天健康監測。
九、從省外低風險地區返鄉人員必須在抵鈐前24小時由本人或其親友主動向所在村(社區)或單位報備,來(返)鈐途中全程做好個人防護,落實14天個人自我健康監測,如出現發熱等癥狀要及時自我隔離并向村(社區)或單位報告。
分宜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應急指揮部
2021年1月15日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