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個娃娃,你懂什么
1935年1月的遵義會議上,中央修改了博古、李德的單純防御、陣地戰、堡壘戰路線,為我軍日后的作戰任務和戰略方針提出了新的要求。并確定了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三人組成的新“三人團”。
毛主席在重新獲得軍隊的指揮權之后,為了甩脫敵人,開始采用大范圍機動作戰的方針,大踏步轉移,締造了他軍事生涯中最得意的手筆——四渡赤水。然而,在這個過程中,一些人也因為連日的行軍疲憊不堪,進而產生了一些怨氣。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怨言來自時任紅一軍團軍團長的林彪。他抱怨說:紅軍走的盡是弓背路,應該走弓弦,走捷徑。不然就會造成疲勞,拖垮部隊等等。
他率部到達會理后,給三軍團軍團長彭德懷打去了電話。林彪在電話中對當時的局勢做了較為悲觀的分析,并向彭德懷提出,應該讓彭德懷指揮部隊迅速北進。
據《聶榮臻回憶錄》記載,林彪當時說:“你出來指揮吧,再這樣下去是要失敗的,我們服從你領導,你下命令我們就跟你走。”
彭德懷一口回絕了林彪,他說:“我怎么能指揮北進?這是中央的事。”
當時在場的紅一軍團政委聶榮臻也對林彪的這一行為提出了批評,根據《聶榮臻回憶錄》的記載,當時聶說:“你是什么地位?怎么可以指定總司令,撤換統帥?如果你擅自下令部隊行動,我也可以以政委的名義,下指令給部隊不執行。”
但是聶榮臻的話并沒有勸住林彪,林彪還是以個人的名義給中央軍委寫了一封信。并在信中繼續要求由彭德懷擔任前敵指揮,率部迅速北進,與四方面軍會合。
林彪的信一時間引起了不小的風波,5月12日,會理會議召開,在這次會議上。大家充分地對林彪的錯誤進行了批評。毛主席指出:林彪的話代表了軍隊內對失去中央蘇區而缺乏勝利信心和存在懷疑的不滿情緒。毛主席認為林彪太年輕還不懂事,他對林彪說:“你是個娃娃,你懂什么?”
此時的林彪28歲,毛主席42歲。
許世友和粟裕
部隊為了避敵鋒芒,尋找戰機,而采用機動辦法,這是常有的事情。復雜之處在于,戰場上的情況瞬息萬變,有時以事后諸葛亮的觀點回顧,可能會發現之前確實跑了一些冤枉路,這是很難避免的。
同樣的事情發生在1947年。這一年三月,蔣介石對我解放區發動了重點進攻,以三個兵團進犯到山東沂蒙山區一帶,試圖尋找我華東野戰軍主力,并與之展開決戰,將之一舉消滅。
當時,按照華東野戰軍司令部的統一部署,華野各縱隊采取了避敵鋒芒,大膽在沂蒙山區穿插的作戰方針,以便牽制調動敵軍,尋找于我有利之戰機。
這一戰略部署無論從當時看還是從現在看,都是正確的,然而在執行的過程中,一些部隊卻因為始終沒能充分領會野司的作戰思想,而產生了一些不滿的情緒。
沂蒙山區地形復雜,山勢險峻,行軍非常困難,部隊在這樣的地方周轉回旋,敵人固然摸不到他的蹤影,但是,華野自己的部隊卻也因為這種高強度的行軍和轉移而疲憊不堪。另一個問題是,沂蒙山太貧瘠,十幾萬的部隊常常陷入沒吃沒喝,又累又餓的境地 。
針對這種情況,下級部隊產生了一些不滿的情緒,有一些士兵還專門編了順口溜,比如:陳老總的電報啪啪啪,當兵的飛毛腿咔咔咔……
不只是士兵如此,一些高級的指揮員,比如許世友也逐漸對華野司令部產生了一些埋怨的情緒。
某日,許世友指揮九縱走了幾十里的山路后,突然接到野司的電話,命令他們原地返回。許世友一聽到這個命令,當場就發作了,他一把奪過電話,也不管對面是誰,就嚷嚷道:“你們只曉得在地圖上一卡一卡的,當兵的是兩條腿!”說完就把電話狠狠地掛斷了。據華野司令部當時在場的人講,粟裕大將被氣得滿臉通紅,半天沒有說出一句話。
當然,許世友最后還是執行了任務,他們在孟良崮戰役中作為突擊縱隊,先承擔了阻擊的任務,后來又承擔了主攻任務,在5天5夜的血戰之后,華野最終收獲了孟良崮戰役的勝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