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長路上,有太多的能力需要獲得,也有太多的挫折需要承受,很多家長都在鉚足了勁,讓孩子去掌握一些“硬能力”,例如學習能力,邏輯能力甚至是創新能力,但往往忽略孩子“軟能力”獲得,類似于求助能力,恰恰是缺失了這一軟能力,直接讓孩子不堪一擊,甚至是一擊致命。
的
9歲男孩留遺書自殺,只因打碎了學校的玻璃
在江蘇,一名9歲男孩跟伙伴在課間玩耍的時候,錯手撞碎了消防栓的玻璃,老師要求孩子賠償600元,孩子不敢將事情告訴家長,在一周后,他覺得自己無法向老師交代,因為無法承受內心的巨大壓力,他選擇“以死謝罪”。他留下遺書說:“我知道要受懲罰,所以我跳樓了!”
600元,一條鮮活的性命,孰輕孰重,眾人都很清楚。為什么孩子就那么想不開呢?很簡單,孩子缺乏求助的能力,他缺乏向伙伴求助的能力,也缺乏向老師求助的能力,更缺乏向親人求助的能力,最終他選擇了最極端的方法來解決自己的困難,留給家人的是無盡的悲傷。
懂得求助的孩子,內心會更加強大
什么是求助能力,求助能力是指主動向別人尋求幫助的能力,也是每一個人都必須具備的能力,能力的強弱決定了人后續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小。求助能力不僅僅能夠在遇到困難時看到一點曙光,更能夠幫助孩子建立社交關系以及培養親子之間的信任。
1.求助能力的培養可以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社交關系
很多人都在強調,要從小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但獨立不代表就不能求助,兩者并不是對立的關系。如果只是一味強調獨立而忽略孩子的求助,甚至對求助遲遲不給予回應,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的
鄭爽曾經說過:
媽媽從小就不讓我哭,覺得大聲哭很招人煩。
實際上,這種做法無疑就是她的媽媽拒絕接受鄭爽的求助,最終導致鄭爽在成年后,就算遇到難熬的時候,也不會跟媽媽交流,甚至不愿意給媽媽打一個電話。
求助能力實際上也是社交關系中的一個重要能力,在孩子幼年時,如果求助屢屢受挫,在長大成人后,想要孩子更好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基本會非常困難,因為他們不懂得向人求助,也不懂得幫助他人,這對于正常社交來說是致命的。
的
2.求助能力的培養可以增強親子之間的信任
在孩子向家長求助的時候,家長會怎么說?是不是告訴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困難自己解決。”試想一下,如果孩子能夠自己解決,他還向你求助干嘛?
0~7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也是受到父母影響最大的一個階段,如果孩子在這個階段的求助沒有獲得適當的回應,那么孩子就會慢慢疏離家長,家長與子女之間的信任也不復存在,當孩子在進入社會的時候遇到困難,或許就不會再向家長求助了,類似于:
的
被人欺凌不說
陷入網貸不說
心情抑郁不說
無法適應不說
“21歲女孩跳樓留下20多家網貸”,那就是一個沉痛的教訓。當孩子習慣了求助無門的時候,他們就會選擇不再求助,而是尋求一種極端的解脫。
2種信號告訴我們,孩子需要幫助
不同的孩子求助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識別孩子的求助信號,也要分門別類,逐一識別。
沒有自助意識的孩子:遇到事情,不找父母,全靠自己,很有可能會做出一些超范圍的事情,給自己帶來危險。例如要拿櫥柜上的餅干,會自己拿著凳子,晃晃悠悠爬上去。
的
有求助意識的孩子:遇到事情會選擇尋求幫助,他們會哭鬧,會頂嘴,會直接說我需要幫忙。
要識別孩子的求助,必須要從日常的觀察入手,看看孩子是屬于哪一種,然后在遇到類似情況時,就可以適時給孩子一些幫助。
面對孩子的求助,家長需要3步走
面對孩子的求助,家長的做法很關鍵,果斷拒絕會讓孩子經歷反復的失敗,孩子以后遇到困難,會直接放棄,所以面對孩子的求助,家長可以嘗試以下三個步驟:
的
Step1 和孩子一起思考導致困難的原因
當孩子出現求助動作時,先不要著急拒絕孩子,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孩子之所以會求助,完全就是因為自己覺得無法解決,才會如此。作為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思考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困難,先把原因想清楚,決定是讓爸爸媽媽幫忙,還是自己去做。
在
Step2 引導孩子尋找解決的辦法
完成第一步以后,家長就要適當的去引導孩子尋找解決的辦法,這個辦法可以是最終孩子要自己解決問題,也可以是最重要家長幫忙解決問題,無論最后的結果如何,都需要有這一個過程,這是一個尋找解決辦法的過程。只有養成習慣,當孩子踏入社會以后,在遇到才會去習慣性思考解決的辦法,而不是事事指望父母幫他解決。
困難
的
Setp3 提出辦法并且鼓勵孩子去嘗試
如果你和孩子商量出來的解決辦法是孩子自己去解決,那么作為父母就要去鼓勵孩子去嘗試,不需要畏首畏尾,要知道爸爸媽媽在背后支持你,如果失敗了,也可以繼續嘗試,只要保證安全,這沒有任何關系不是嗎?
不要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來解決一切孩子提出的求助需求,我們需要讓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自己不能做的事情請你幫幫我,學會求助是社會生存的一項重要軟能力,如果缺乏,終有一天會出現那一根“最后的稻草”。為了孩子,也為了家庭,家長們必須要重視孩子的自助能力的培養,讓孩子真正的健康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