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沉迷電視劇《司藤》不可自拔,在第20集的時候,男主角秦放因為女主想合體而心生不滿,到酒吧買醉,本以為他會跟酒吧女孩開懷暢飲,沒想到一個電話就讓他火速離開(果然還是媳婦比較重要)。
更絕的是鏡頭一轉看到一個騎小車的人,還以為是什么隱藏線索,結果居然是個代駕!
本以為《司藤》是一部玄幻類影視劇,萬萬沒想到還是個行車安全教育片,酒后叫代駕,安全你我他!
因為喝醉酒,秦放和司藤住進一個房間;因為喝酒誤事,秦放被司藤一頓教育;因為喝醉酒,白英秒變白金粉絲;因為酒吧買醉,秦放給觀眾上了一回行車安全警示教育。
真是不敢想象,要是沒有酒,《司藤》的劇情該如何發展。
常言道:“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
試想一下,假如這個世界上沒有出現酒,歷史上會發生多少駭人聽聞的事件?
01、假如沒有酒,多少文豪江郎才盡
相傳杜康造酒時,在酒里加了三滴血來賦予它靈魂,第一滴血是文人的,故而歷代文人墨客便與酒結下了不解之緣。
李白有詩云: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陸游曾作詩:百歲光陰半歸酒,一生事業略存詩;
李清照曾說: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范仲淹有詩: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蘇軾高唱: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白居易問: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如果世界上沒有酒,中國文學史絕不會像這般熠熠生輝。
文會、雅集、夜宴、月下把杯、蕉林獨酌、醉眠、醉寫……古詩詞中的美好字眼,幾乎都離不開酒的陪襯,一曲新詞酒一杯,有了酒,這詩詞就像是有了靈魂,頓時鮮活起來。
1、世上恐無“酒中仙”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這是余光中在《尋李白》中對李白的描述。
李白自稱 “太白斗酒詩三千”,杜甫寫道“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狂放如李白,高唱著“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走進皇宮時不是戰戰兢兢,而是醉如玉山將崩,讓力士脫靴、貴妃研磨,并乘著酒興寫下了:“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身為翰林供奉的那幾年,是李白的人生巔峰,與其說是才情成就了他,倒不如說是美酒成就了他。
他舉杯暢飲,高呼:“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他月下獨酌,寫道:“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倘若沒有酒,李白不再是酒中仙,中國詩詞也會變得干澀無比。
2、 書法界怕很寂寞
古代漢族民間的一種傳統習俗叫做“曲水流觴”,是文人墨客詩酒唱酬的雅事之一。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王羲之邀一眾好友于會稽山陰之蘭亭聚會,大家坐在河渠兩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順流而下,停在誰的面前,誰就取杯飲酒,好不歡暢。
一番豪飲后,酒興正濃,王羲之提筆寫下了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蘭亭序》,被后世稱之為“天下第一行書”,對中國兩千年以來的書法發展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據說,王羲之在酒醒后再把《蘭亭序》寫了一百多次,再也不能與酒酣之作媲美。
所以說,酒是一種神奇的催化劑,沒有酒,就沒有流傳至今的《蘭亭序》。
唐朝張旭的草書連綿回繞,和李白的詩,裴旻的劍并稱當時“三絕”。
他有個綽號叫“張癲”,因為他每次喝醉酒就揮筆寫草書,甚至將頭浸入墨汁中用頭書寫,酒醒之后也發現這些神奇的作品難以復制。
所以說,酒是神來之筆,能夠為詩詞歌賦、書法作品注入靈魂。
3、文君不唱“白頭吟”
“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才女卓文君是臨邛富戶卓王孫的女兒,貌美如花,通曉音律。
在一次宴會上,她見到了風流倜儻的司馬相如,一首《鳳求凰》,擦出了愛情的火花。
當時的司馬相如尚未入仕,一貧如洗。父親并不同意兩個人的婚事,一分錢也不肯出,倔強如卓文君,不顧世俗禮法,不在乎金錢,跟著司馬相如回到了臨邛。
兩個人用僅有的銀兩開了一間酒鋪,文君在店堂賣酒,司馬相如整日與打雜工一起洗酒具。
于是,后人便用“當壚文君、當壚卓女、文君送酒、文君沽酒、文君酒、臨邛酒、臨邛杯、臨邛卮、卓氏壚、卓家壚、文君壚”等寫美女賣酒。
兩個人的愛情萌芽于酒桌之上,不顧一切賣酒為生,流傳一段愛情佳話,也成就了臨邛的酒文化。
02、假如沒有酒,多少君王雁過無痕
莫言曾說:“如果世上沒有美酒,男人還有什么活頭?”
不光是文人墨客愛酒,刀光劍影里的武將嗜酒,連歷代的君王都逃不過酒的誘惑。
1、沒有酒,就沒有以酒諫酒的美談
在中國酒文化史上,淳于髡被稱為“酒伯”,與李白劉伶齊名。
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淳于髡是雜家的創始人,他被齊威王看中,拜為上卿,賜之千金,革車百乘,與平諸侯之事,總之,地位很高,權力很大。
可是齊威王,偏偏不愛江山愛美酒,整天沉溺于宴飲,國家危在旦夕,群臣看在眼里,卻不敢諫言。
話說有一天,齊威王又約淳于髡同飲,威王問:“聽說先生酒量大,能飲幾何而醉?”
淳于髡答曰:“臣飲一斗亦醉,一石亦醉。”
齊威王一聽,覺得很疑惑:“別逗了,你飲一斗已經醉了,如何還能再飲一石呢?”
淳于髡說:“大王沒聽說過嗎,喝酒也有天時地利人和。像現在喝酒,有大王在前,執法官于側,御史立后,臣心揣恐懼,惶惶不安,不過一斗就醉了!”
齊威王接著問:“那什么時候能喝一石呢?”
“有朋自遠方來,酒逢知己,推心置腹,臣可以飲六七斗,而酒不及亂,不失常態。”
齊威王更加疑惑了:“你什么時候喝到一石,才爛醉如泥呢。”
淳于髡這才步入正題:“當我參加州府之會,男女雜坐,堂上滅燭,杯盤狼藉,君非君樣,臣非臣為,似人非人,似鬼非鬼……在這種場合,臣會興致勃勃,一飲一石。”
齊威王有點明白了,這是在暗諷自己。
“酒生亂,樂生悲,萬事盡然。臣不想喝一石而爛醉如泥,大王也一定不愿因狂飲而殤國政吧。如果一日飲酒,三日寢之,國之怨呼外,左右亂乎內。上離德行,民輕賞罰,國將不國,君將不君,節制酒宴,勢在必行也!”
齊威王聽罷,幡然悔悟,一改舊日不良之風,在淳于髡和孫臏的輔佐下,躋身戰國列強。
2、 沒有酒,就沒有大風歌流傳千年
盡管劉邦打敗了項羽,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王朝,但是人們他的印象始終是個沒文化的流氓。
論出身,項羽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富二代,他是草根出身的市井小民。
論實力,項羽領兵打仗威風凜凜,他只能依靠身邊的將相謀士。
還好,比拼才氣的時候,項羽有悲壯的《垓下歌》,他有雄豪自放的《大風歌》。
這一局,劉邦略勝一籌。
據說,榮歸故里的他,宴請四方,酒喝得正酣,他一面擊筑,一面吟唱自己即興創作的《大風歌》。
“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僅有三句,卻渾然一體,流傳千年,洗白了沒文化的形象,直接碾壓乾隆的詩作兩萬篇。
如果沒有酒,一代君王劉邦大概還是個流氓。
3、沒有酒,就沒有劉備曹操煮酒論英雄
《三國志》里說劉備“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意思是他與劉邦類似,天生就有領袖氣概。建安5年,劉備“學圃于許田,以為韜晦之計”,曹操以青梅煮酒相邀劉備。
遍識天下英雄的曹操自然也看得出來,劉備非等閑之輩,一旦其羽翼豐滿,必將是一位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這一場酒局,不是簡單的宴請,而是一場政治試探和政治表態的會面。
青梅煮酒,酒香正濃,天邊黑云壓城,忽卷忽舒,有若龍隱龍現。
曹操說: “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方今春深,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歷四方,必知當世英雄。”
曹操看似描述龍之變化,實則是給劉備下套,讓他品評天下英雄。
劉備機智回避了這個問題,曹操接著說:“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劉備繼續裝傻,問:“誰能當之?”
曹操指了指劉備,后指了下自己,說:“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劉備嚇得筷子掉到了地上,還好假借懼怕驚雷給掩飾過去了。
如果沒有酒,哪有這一番精彩對決。
03、假如沒有酒,多少歷史付之一炬
古龍小說有句話說:“喝最烈的酒,玩最利的刀,殺最狠的人。”
雖然江湖是想象中的世界,但是假如沒有酒,大半史書可能得重寫。
1、一杯酒,兵不血刃
五代后周時,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部下諸將給他披上黃袍,擁立為天子,從而建立了大宋王朝。
然而,貴為天子的他始終寢食難安,擔心陳橋兵變的事情重演,這時候,宰相趙普精通治道,讓趙匡胤把兵權集中到朝廷,以解除后顧之憂。
于是,趙匡胤請大將石守信等進宮喝酒,幾杯酒下肚,眾人酒意正濃之時,宋太祖突然屏退侍從。
他面露愁容,口吐苦衷,你們雖然無異心,然而你們部下如果想要富貴,把黃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當皇帝,到時候恐怕也是身不由己了。
眾人立即明白了趙匡胤的意思,宴席散后,紛紛稱病請求解除兵權,提前過上了退休生活。
自古以來,無數功臣遭遇鳥盡弓藏的悲慘下場,智慧如趙匡胤,卻用一杯酒輕松化解。
不得不說,這酒是下酒菜,更是權謀的利器,宋朝數百年重文輕武的國家體系由此開啟。
假如沒有酒,這安內方略也不過是紙上談兵。
2、一席酒,舉國同慶
大唐,無論是在歷史還是現代,一直都是盛世的代名詞。
相信很多人對大唐的印象,和我一樣停留在《妖貓傳》的極樂之宴上。
富麗堂皇,極盡奢華,萬國來朝,舉杯暢飲,簡直就是現代版的超級party。
據歷史記載,這種集體性的活動叫做“賜酺”,就是朝廷請客喝酒,每逢大事,詔書一下,皇帝特許天下臣民聚飲。
單是貞觀年間,就有6次賜酺,每次宴飲一日或三日,多則五日,像是一種不定期的節日,這樣頂級的吃喝玩樂宴會自然是每個人都翹首以待。
3、一壺酒,藥到病除
明朝時期,嘉靖帝自小就體弱多病,14歲即位,到29歲的時候就重病臥床,且無子嗣。
一眾御醫干著急卻束手無策,于是朝廷就下詔廣征治病良方。
兩位方外人士士邵元節和陶仲文揭榜,獻上了精心配制的仙丹,按照方士的說法,用適當比例的白酒浸泡溶解仙丹,持續服用,嘉靖的身體漸漸恢復如常,沒過多久就喜得貴子。
據說,得益于這種“仙丹藥酒”,后宮喜添八位皇子和五位公主。
嘉靖皇帝大喜,“仙丹藥酒”被奉為御用圣藥,取靈龜長生不老之意,賜名“龜齡集”。
龜齡集酒一舉成名,明清皇帝都,把它視為延年益壽的養生佳品,直到今日,依然深受廣大人民喜愛。
可以說,沒有“仙丹藥酒”,嘉靖皇帝就不可能推行嘉靖新政,明清的歷史大概也會重寫。
04、結語
馬克·吐溫說過:“假如世界上沒有了香煙,那么世界就會純凈得多;假如世界上沒有了酒,那么世界就會寂靜得多。”
還記得《仙劍奇俠傳》中的酒劍仙有詩云:
仗劍紅塵已是癲,有酒平步上青天。
游星戲斗弄日月,醉臥云端笑人間。
假如世上沒有酒,文人武將該有多寂寞,千年歷史一半得重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