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算過沒有,你這一輩子,靠打撲克這件事兒,總共贏過多少錢?
今天咱們節目的主人公可厲害了,靠打撲克,20年時間,從身無分文,到贏了超過400萬美元,從此走上人生巔峰。
就是這個人:安妮·杜克
26歲那年,安妮杜克獲得了賓夕法尼亞大學認知心理學博士學位,誰知道,就在她寫博士論文的時候,一場大病突然降臨,突如其來的大病讓她迫切的需要一筆錢??僧敃r的安妮還沒有找到工作,只能靠微薄的獎學金生活。
這時候,一個關鍵的人物出現了,就是安妮的哥哥霍華德,他是一個職業賭徒,靠打撲克為生,這個人太奇怪了,他看到妹妹無力負擔醫藥費,不是借給她錢,而是找機會把安妮帶到了拉斯維加斯的賭場,讓她站在身邊,看自己打撲克,還慫恿安妮也賭上幾把。
當時走投無路的安妮只能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玩了幾把賭注比較低的牌局。看到安妮沒有拒絕的意思,霍華德在之后的幾天里,帶著安妮,去了蒙大拿的小鎮和美國一個叫比林斯的地方,因為那里正在舉辦一場合法的撲克比賽。
在比林斯,安妮在一間酒吧里第一次正式坐上牌桌,沒想到第一次打撲克的安妮竟然贏了錢,這種興奮感讓她立刻決定,在休學期間,把打撲克作為自己的業余愛好,等賺夠了錢,再繼續學術之路。
誰知道,這一上牌桌可就下不來了,20年時間,安妮杜克成為了職業的撲克選手,贏得了世界撲克系列賽的冠軍頭銜和400多萬美元的獎金。
但是,讓安妮杜克走上人生巔峰的,還不是她的職業撲克冠軍身份,而是在退役后,她竟然轉型成為職場教練,為美國眾多知名企業的CEO做演講和培訓,而她教授的科目,叫做:科學決策。
事實上,在20年的職業賭徒生涯里,安妮一直在使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在牌桌上研究人們是如何做出決策的。因為,玩一手撲克大約需要兩分鐘,在這個過程中,大概會碰到20多次做決策機會,而且每一次決策,都關系到牌局的輸贏。
在整個職業生涯中,安妮累計做出過數百萬次的決策,這些決策過程為她提供了絕佳的研究數據,讓她成為科學決策領域的專家。
對于一般人來說,生活中的絕大多數時間,都是按照既定的路線走的,很少會停下來思考一下,我們到底為什么會這么選擇?但是,我們人生中的所有機會,都是以選擇的形式跟我們相遇的,如果你沒有科學抉擇的能力,那么,這些機會,就會成為過眼云煙。
你以為是自己還沒有遇到一個好機會,事實上,是你根本不懂得該如何分辨出那些機會。
最可怕的是,面對世界,我們還都是事后諸葛亮。
不信的話,現在你就可以花幾秒鐘的時間,去想一想,你過去做過的最好的決策和最壞的決策是什么?
我敢打賭,你一定會把那些導致好結果的決策認為是好決策,而把那些導致壞結果的決策認為是壞決策。
事實真的如此嗎?
聽下面這個問題:兩支球隊比賽,經過專家預測,A隊的贏球概率是85%,B隊是15%。我問你,你買哪個隊贏??隙ㄙIA隊啊。
好,比賽結果出來了,A隊輸了。
現在你認為你剛才的決策,對還是不對?
一般人都會后悔,說自己做錯了決定,應該買B隊,甚至還會說,都是專家的錯,預測的有問題,根本不準確。
你看,你這就是事后諸葛亮了。
專家說A隊的贏球概率是85%,人家可沒說是100%?。隊輸球的可能性是有的啊。
所以在比賽開始之前,你做的那個決策是非常理性的,可以說是非常正確的。
但是,為什么等結果出來以后,你就會認為自己的決策是錯誤的呢?
這就是以結果為導向所產生的巨大問題。
安妮杜克說:在結果和決策質量之間建立過于緊密的聯系會造成廣泛的災難性后果。
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如果你酒后開車回家,路上沒有被警察發現,也沒有走錯路,最后順利到家。你能說,因為這個結果是好的,所以你酒后駕車這個決策,就是對的嗎?
為什么打撲克可以成為安妮訓練決策力的工具?
因為打撲克的過程,就是生活的比喻。
中國人應該更熟悉象棋,象棋高手們都會有一套定式,通過周密的計算,理論上,每一種局勢下,都會有一個固定的最佳解決方案。這就是為什么1997年,計算機深藍就已經戰勝了人類的象棋冠軍。20年后,2017年,阿爾法狗也成功戰勝了人類圍棋冠軍。
但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機器,在撲克牌領域有所建樹。
這正是因為打撲克就像我們的人生,我們大部分的人生決策都涉及隱藏信息,充滿不確定性、風險和欺詐,任何結果的實現都存在運氣的成分,但是沒有任何一個象棋高手會說自己輸了棋是因為運氣不好,因為,象棋中的失敗一定是因為沒有采取或沒有想到更好的走法。
所以說,象棋并不是一個很好的人生決策模型,因為在象棋中,結果與決策是緊密相連的,好的決策就會產生好的結果,壞的決策就會帶來壞的結果,但是人生卻不然,就算你完全遵守交通規則,任然可能會發生事故。
阿爾法狗和深藍之所以能夠學會象棋和圍棋,并成功贏了人類,是因為以結果為導向,基于足夠的數據量,來反推決策的過程,是完全行得通的。但是,在撲克或者現實生活中,卻是完全行不通的。
這也是為什么,人工智能,不可能替代人類的原因。
人都不愿意說我不知道,十幾年的學校教育訓練告訴我們,說“我不知道”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但是,坦然接受“我不知道”是成為好的決策者的至關重要的一步。好的決策之所以好并不是因為它產生了好的結果,好的決策來自好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必定包括了準確表達我們自身知識狀態。這種準確中,必然要包括我不知道這種狀態。
在撲克比賽中,充滿了我不知道的狀況。像安妮杜克這樣撲克高手們都很清楚,自己幾乎不可能確切地知道下一手牌會是什么局面,他們接受這種不確定性,并試圖弄清這種不確定的程度,而不是專注于如何才能確定。
當你明白了這一點,你就不會執著于尋找100%的確定性,而是會從不確定性中,尋找機會。
就像沒有任何一種戰略,能讓一家創業公司100%的成功,但我們不會因為我們不知道,而停止探索的腳步。
科學的進步也是因為對我不知道的承認,就像物理學家詹姆斯·麥克斯韋說的那樣:
完全自知的無知是每一次科學進步的序幕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錯誤?
決策是對未來的賭注,某一次的結果不能作為衡量決策是否正確的依據。如果我們事先考慮替代方案和概率并相應地分配我們的資源,那么即使產生了糟糕的結果也不能說明我們的決定是錯誤的。只有當你做出了理性決策卻出現了壞結果之后,你又花時間去否定這一決策的時候,才是錯誤的開始。
你需要重新定義錯誤這件事。
結果的好壞,是一種非黑即白的選擇,但決策的過程,是在好與壞之間的灰色地帶不斷地校準和調整,最后得出一個結果。
想象一下,如果你家的磅秤只有50斤和200斤這兩個標準,那么你的體重不是過輕就是超重,這都嚴重偏離的實際情況。我們的真實體重,就是在這兩種選擇之間進行精細的調教,最后得出的結果。
如何獲得決策的精度,才是正確的事;而忽略決策過程,就是荒謬的錯誤。
重新定義錯誤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讓我們脫離由于得到不好的結果而帶來的痛苦,我們可以把責任歸咎于運氣,而不是你自身的能力。這會讓你擺脫情緒的束縛,快速地找到重新調教決策精度的辦法,而不至于困頓于自怨自艾之中。
總結一下:
今天我們講了職業撲克選手安妮杜克的故事,從安妮的選擇智慧中,我們發現,我們生存的世界是一個充滿隨機性的地方。運氣的影響使我們不可能精確地預測事情將會如何發展,而所有隱藏的信息也都會給我們的決策增加難度。如果不改變觀念,我們將不得不面對很多錯誤的發生。
關注我,下一期,我們繼續聊聊安妮杜克的科學決策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