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在門診中會看到家長們對發生熱性驚厥的寶寶非常擔心,甚至有一些恐慌和不知所措。對有熱性驚厥病史的寶寶,有的家長會在寶寶剛一發燒就給予退燒藥,以防止寶寶再次發生驚厥。
熱性驚厥真的有這么可怕嗎?盡早服用退燒藥可以預防熱性驚厥發作嗎?當孩子發生熱性驚厥時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些關于小兒熱性驚厥的相關知識。
熱性驚厥是兒童驚厥最常見的原因,具有年齡依賴性,多見于 6個月-5歲兒童,患病率為3%-5%;多數發生在6個月-3歲,發病率高峰在12-18月齡,僅6%~15%發生于4歲以后,在7~8歲后幾乎不會發生熱性驚厥。雖然熱性驚厥發作時會令家長及目擊者感到恐慌,但其大多呈良性發作,不會造成孩子的腦部損傷,將來發展為癲癇的風險也比較低。
一、熱性驚厥的分類
熱性驚厥可依據其臨床特征進一步分為兩類:單純型和復雜型。
二、熱性驚厥的發生原因
最常見的與熱性驚厥有關的因素包括:年齡、高熱、感染、近期疫苗接種和熱性驚厥家族史。約10%-20%診斷為熱性驚厥的寶寶其父母或兄弟姐妹也曾發生過熱性驚厥。
引起熱性驚厥的常見病因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鼻炎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主要以病毒感染為主。
發熱與驚厥的關系,主要是由于發熱改變神經細胞的代謝,而小兒的大腦發育不完善,弱的刺激也能在大腦中引起神經細胞的興奮,從而導致腦部異常放電以致發生驚厥。
一些疫苗接種后可能引起高熱,進而導致驚厥,但這并非疫苗本身對大腦的直接作用,有熱性驚厥史的兒童不必因此禁忌接種疫苗。
熱性驚厥的影響因素
三、熱性驚厥的治療
大多數熱性驚厥呈短暫發作,持續時間1~3分鐘就可以自行停止。在這些情況下,不需要進行止驚治療。驚厥急性發作時,可讓孩子平臥頭偏向一側或側臥位,及時清理口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避免窒息。切忌掐人中、撬開牙關、按壓或搖晃患兒導致其進一步傷害。抽搐停止后可給寶寶量體溫,對于發熱對癥處理,及時送往醫院。
熱性驚厥急性發作時的處理原則
若驚厥發作持續>5分鐘,則需要使用藥物控制,首選苯二氮卓類藥物(如地西泮、咪達唑侖),注意這些需要在醫院急診處理;并密切監護發作后表現,尋找并處理發熱和驚厥的原因。
四、熱性驚厥的預后
熱性驚厥兒童總體的預后良好,熱性驚厥后很少出現神經系統后遺癥(智力發育落后、行為異常等)。
大多數單純性熱性驚厥患兒不需要住院,若驚厥發作時間較長、反復發作的兒童可能需要更長時間的觀察。大多數研究表明,復雜性熱性驚厥的孩子出現復發的風險更高,且日后有發生癲癇的風險。
五、熱性驚厥的復發
熱性驚厥的患兒在兒童期早期再患病時會有熱性驚厥復發的風險,總體的復發率為30%-35%。復發率隨年齡增長而下降,在首次驚厥發作時不足1歲的患兒中復發率高達50%-65%,而在年齡較大的患兒中可低至20%。
引起復發的危險因素:
六、熱性驚厥的預防
在最初出現發熱跡象時給予退燒藥,不能預防熱性驚厥的復發。對于出現過熱性驚厥的兒童,在發熱性疾病發生時,使用退燒藥(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治療可能緩解不適癥狀,但這不影響熱性驚厥的復發率。
退燒藥不能預防熱性驚厥發作的原因是在引起驚厥發作的發熱初期,退燒藥可促進散熱,它的作用原理是通過增加外周血流量和出汗增加散熱,從而降低體溫,但不能抑制身體產熱。
預防性應用抗癲癇藥可降低熱性驚厥復發的風險,但考慮到大多數熱性驚厥為良性,發生藥物副作用的風險往往會超過獲益。目前國內外的指南均推薦:對有一次或多次單純性熱性驚厥發作的兒童,均不推薦持續性或間斷性應用抗癲癇藥治療。
對于短時期內頻繁驚厥發作(6個月內≥3次或1年內≥4次);發生驚厥持續時間較長的兒童,經過專業的兒科或者神經內科醫生評估后,可以給予口服地西泮片(≤3次)短期預防熱性驚厥的復發。
總結一下:
大多數的熱性驚厥預后良好,不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當孩子發生驚厥時,寶爸寶媽一定要冷靜,合理應對,及時就醫。
退燒藥不能用于預防熱性驚厥的復發。
對于單純性熱性驚厥不推薦任何預防性治療。
對于復雜性熱性驚厥和發生驚厥持續狀態的兒童可考慮采用地西泮間斷性預防驚厥發作;是否采用抗癲癇藥物進行長期治療,需要由專業醫生根據患兒情況評估風險和獲益。
(由“問藥師”團隊王燕藥師供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