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么是“殺馬特”嗎?聽到這個詞的時候,江大俠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樣,腦海中第一時間浮現出來的就是那種五顏六色的夸張發型。
如果你看完《殺馬特我愛你》,你可能會把殺馬特從被戲謔的符號中剝離出來,整部紀錄片看起來是回答“為什么要殺馬特”,實則在講述“我們是誰”。那些頂著五顏六色的夸張發型的年輕人,幾乎全部來自中國中西部農村,往往未成年即輟學外出打工。
整個紀錄片由不同的殺馬特的自述組成,講述了不同段落的生活,在工廠的加班,在城市中的挫折,尋找自我和自我組織,與其他殺馬特的友誼,所受的歧視,主流文化對殺馬特的污名和現在的生活。
看完整部紀錄片之后,就會發現殺馬特風格的來源、演變、特點都不是片中的重點,重要是他們所處的生產關系的位置。就如導演說的那樣,他拍的不是殺馬特史,而是殺馬特講述自己的個人史、精神史,是 90 后農民工歷史的一部分。
這群早早出來打工,物質生活極度缺乏的年輕人,他們想要逃離的是被老板克扣工資、被流水線異化、在城市里總被騙錢、不被家長理解的那個絕望的自己。他們想要成為一個有個性、有認同、有朋友、被關注的快樂的自己。
因為他們沒錢,她們就只能去改造自己的身體,回歸到動物的狀態,就像孔雀開屏那樣,靠艷麗來奪取目光。但這也是讓人傷感的事情,因為他們的頭發和裝備,一眼就能看出來有多劣質,這也就意味著他們處于這個商品建構起來的社會的最底端。但是,如同他們說:我們開心就好。
頭發并非僅僅是展示自己的工具,夸張的發型,幫助個體確認自我,也幫助人們從人群中認出和確認同類??鋸埌l型的背后,實際上是一種需求,渴望脫穎而出、渴望被關注、渴望被認同、渴望融入集體、渴望擺脫孤獨、渴望找到歸屬感。
里面有一個很漂亮的女生,她說她13歲就出來打工,因為工廠的流水線上,她感到太孤單了,于是她把自己變成了殺馬特,盡管她知道自己的殺馬特的頭發特別奇怪,但她只是想要有人關心她而已。
在她看來,她頂著很奇怪的頭發,走在大街上,如果有個人過來跟她說,你搞這個頭發好丑噢,在她看來,都會很溫暖,因為她感到自己被關心了。
所以,他們就渴望找到惺惺相惜的同路人,渴望找到不曾擁有的歸屬感。他們同為殺馬特,有共同的語言、有相近的性格,像同類一樣,殺馬特家族組織給他們帶來了歸屬感。而溜冰場、石排公園的公共空間承載了他她們關于快樂和自由的全部。
但是在外人看來,他們是非主流的,而實際上,即便他她們不走殺馬特風格,他們、她們已然被嚴密地排擠在整個主流社會之外。所以,在紀錄片中殺馬特最常講的一個詞,是“自由”,這個“自由”有太多層的含義。
獨特的殺馬特非主流風格,刻板的“壞人”形象,讓殺馬特擁有了跳脫原有規訓桎梏的可能性,就像他們自己說的那樣,“玩殺馬特的時候,我都認不得我自己了”,但是你切切實實的是,殺馬特讓他她們找回在工廠、城市生活中本被撲滅的自信。
至于殺馬特是怎么消失的,如何歸于沉寂的,影片沒有呈現的特別清楚,只是以少量的圖片結合文字的形式,大概交代了一下過程,比如說眾多殺馬特的自黑視頻,有人潛入殺馬特群對殺馬特進行各種辱罵威脅,或者是將群解散等等。
回看整部片子的時候,就像是殺馬特們講述自己的打工故事,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已經不再留奇異的發型,回歸到“正常人”,沒變的則是仍在底層掙扎。
所以《殺馬特我愛你》,是殺馬特們在講述自己的個人史,是一部當代的中國工人史。
本文由江南影視圈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每篇文章均有相應影視資源(上映),并且,想要看的任何電影,影視資源,關注點贊,轉發收藏,私信或者在直接在評論區留言即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