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咩小胖
孩子出生后的最初幾年,是人類最不知疲倦去學習的年齡,吸收環境中所有的一切,與之互動,得到成長。這就是蒙臺梭利提到的“吸收性心智”理論。
在孩子日常接觸的環境中,孩子學習到各種各樣的東西:豐富認知、增強語言能力、提高運動能力……家長說過的話,做過的行為都成為孩子吸收學習的素材。從出生到3歲,孩子是無意識地吸收,3~6歲逐漸變成有意識地吸收。
0~3歲是孩子早教的關鍵期,3~6歲是學齡前學習的重要時間。在這個階段中,家長能夠給孩子提供好的環境,對于孩子各項能力的提升,行為習慣的養成,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為什么經常強調家庭環境以及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這就是因為在孩子吸收性心智的階段,也就是6歲以前,他對很多事情是沒有分辨能力的,不管好的壞的孩子都會去吸收去學習。
創設良好的家庭環境,幫助孩子在0~6歲的階段,養成好習慣,為以后的學習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抓住0-3歲啟蒙期,為孩子提供豐富的“學習素材”
0~3歲是孩子無意識吸收的階段,這個時候家長需要在生活中為孩子提供大量的學習素材,聽到的、看到的、觸摸到的、感受到的,這些都能夠幫助孩子去學習。這也是幫助孩子進行智力開發的有效途徑,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早教的重要性。
其實早教并不是非要去報班上課,在家中就可以進行。比如,家長日常跟孩子多說話,有利于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有空的時候多帶孩子出去走走,看看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物能夠幫助孩子豐富認知能力。
這一階段是孩子學習最快,成長最快的階段,也不會對學習感到抗拒,而是完全的吸收。家長要幫孩子篩選出來,有利于孩子成長的學習素材。
抓住3-6歲關鍵期,引導孩子養成好習慣
3-6歲的孩子,對于周圍的環境變成了有意識地吸收,這時候孩子有了自己的意識。這一階段更需要家長的耐心引導,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自理能力、語言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想象力、創造力,都是這一階段需要家長幫助孩子增強的。
平時家長要多給孩子機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對于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獨立思考的好習慣,都是有幫助的。
另外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孩子以后自我學習能力的提升是有幫助的,而且還能夠增強語言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所以在6歲以前,除了幫助孩子達到基本的自理能力,閱讀習慣的養成也是需要在這一時期重點完成的。
閱讀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首先要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另外就是重在堅持。
從孩子出生以后,家長就可以堅持每天為孩子讀睡前故事,大一點了,跟孩子一起來看繪本。這樣的過程能夠幫助孩子愛上閱讀,并且養成愛閱讀的好習慣。
家長堅持,孩子才會有收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