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為軍,當代中國紀錄片的先鋒人物,他的作品總是敏銳、深刻、大膽,比如說《生門》、《好死不如賴活著》,當然《請為我投票》也不例外。
《請為我投票》是14年前的作品,2萬人在晚豆瓣打出了8.5的高分,入圍2007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長名單,中國人的紀錄片此前從未在奧斯卡獎上走得這么遠。
相比它的盛名,它講述的故事足以讓人倒吸一口涼氣,看完后,心中五味雜陳。這是一場發生在小學校園里的“民主實驗”,三個小學生,競選班長,卻經歷了一場“選舉鬧劇”,《華盛頓郵報》更是直接評價為“關于一群8歲孩子的令人如坐針氈的政治戲劇”。
一、關于紀錄片
湖北武漢常青第一小學,三年一班的班主任為了讓學生們理解民主的含義,于是在班中組織了一次班長的民主選舉活動。
老師提名三位班長候選人,依次通過才藝表演、辯論和演講三個環節來進行自我展示和拉票,然后全班同學不記名投票,選出最后的班長人選。
班長候選人羅雷,作為這個班的前任班長,他有著根深蒂固的威信和指揮力,在管理班級的時候,經常喜歡用暴力解決不聽話同學的問題。
所以,很多被他“教訓”過的同學,并不想讓他繼續當班長。
班長候選人成成,這是一個胖乎乎的小男孩,他想取代羅雷,所以他在這次選舉中不遺余力,志在必得。
第三位班長候選人許曉菲,是一個乖巧可愛的女孩,相比羅雷和成成,許曉菲當班長的欲望不那么強烈,似乎是最沒有競爭力的候選人,甚至在她的內心,其實是拒絕的。在母親的勸說下,她才投入到競選中,把這當作一個鍛煉自己的機會。
但是許曉菲很聰明,她很清楚,如果要拼“誰的缺點少”,成成和羅雷都不是她的對手,她打算在競選的時候去控訴他們的缺點,于是采取迂回戰術的曉菲就在課間的時候,去收集他們的缺點。
覬覦權力的成成,對這次競選班長,可以說是手腕多樣,勢在必得。受到“鐵腕”羅雷的影響,活像個大獨裁者,靠拳頭和言語威脅解決問題。所以,在他看來,只要當了班長,他就有了權力,讓想讓誰坐著他就坐著,想讓誰站著他就站著。
而對于羅雷來說,自己能否連任,顯得相當自信。甚至在父母要給他選舉支持的時候,他一口否決,表示當班長就是要靠實力,就是要讓同學們自己想。
競選的第一天,老師安排候選人做自我介紹、才藝展示。但是,曉菲可以說多才多藝,甚至專門請了老師指導長笛演奏,相比之下,成成的才藝表演就顯得劣勢,因為他只會唱流行歌曲。
于是,成成在上臺之前,干了這么一件事。他沒有急著練歌,也沒有背發言稿。
他把班上的刺頭叫到一邊,然后吩咐他:等發言完畢,你起點哄,就說許曉菲發揮的不好。
在許曉菲進行才藝表演的時候,臺下喊起了口號,口號的內容讓人覺得幼稚又讓人脊背發涼。
臺下的同學起哄,喊著:“曉菲曉菲,吃飯最慢,曉菲曉菲,最愛犟嘴,曉菲曉菲,打倒曉菲……耶!”許曉菲當場掩面痛哭。
江大俠并不知道,這句話是誰教的,只是覺得,這么小的孩子已經能熟練使用“打倒”兩個字了,而且是一群和許曉菲沒仇沒怨的孩子,在教室里羞辱她,這一幕多么的熟悉和令人恐懼啊!其中還有起哄的還有羅雷。
之后經過老師和家長的調節和安慰,羞辱許曉菲的男孩子進行了當面道歉,這件事在大人的眼中算是和解了。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這件事明明是成成設的局,反而還而先告狀,還很欠地來替羅雷道歉。
經過羞辱的曉菲沒有辦法迅速擺脫情緒,準備了很長時間的才藝表演,徹底淹沒在了淚水里面,長笛聲斷斷續續,才藝效果大打折扣,甚至被傷害后哭哭啼啼的樣子,還被成成指責“不夠自信”,沒有做班長的能力。
顯然,成成打擊對手的目的,是達到了。
而到了成成上場的時候,為了給自己的才藝表演增添華彩,他找來了兩個關系比較好的同學,安排了一個擁抱的互動環節,以展現自己的親和力。
甚至趁著這股新鮮勁,和臺下的同學互動,“那些不支持我的同學,如果你們支持我,我就給你們表演一個更好的節目!”
等到羅雷登臺表演的時候,相同的把戲,再次上演,成成就在臺下帶頭起哄:羅雷羅雷,唱歌跑調!羅雷羅雷,威脅打人!
緊接著,成成又進行了下一輪的“民間拉票”,許諾別人,“你投我一票,我將來讓你當學習委員”、“投我一票,我讓你當副班長”,在這種利益交換之下,成成成為了人氣王。而當了兩年班長的羅雷,甚至想要退出競選。
正當大家都為成成買單的時候,羅雷的父母,請全班同學坐了一趟輕軌,結伴出游。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很快之前收買的人心,馬上就被羅雷搶走了。
而且羅雷的媽媽,教孩子在下次才藝表演時,赤裸裸地說“同學們輕軌坐得開不開心啊,要不要投我一票啊”
表面上看,是孩子的班長競選,實際上,早就變成家長出謀劃策的角力賽。
比如說,在電視臺制片人的成成母親,告誡成成,在辯論的時候抓住一點,痛斥羅雷是“統治者”,并且向大家保證,自己要當班級的管理者。為了加深記憶,成成和母親在家反復排練。
而羅雷的父母轉移話題,告訴羅雷,在辯論的時候,就問成成的票是投給了誰?如果是投給了自己,就是騙子,如果是投給了別人,他就對自己都沒有信心,怎么當班長?
盡管成成詭辯能力高于羅雷,但是羅雷一家多留了一手。如果一對一辯論賽輸了,給全班同學都準備了一張賀卡。叮囑他,在投票之前,現場發放。僅僅靠著幾張賀卡,羅雷獲得25票,成成8票,許曉菲6票,兩年的“欽定”班長,如今再次成為“民主”班長,高票當選。
“現在,誰再講話,站到前面去!”這是羅雷再次成為班長之后的第一句話。
二、關于民主
當你回過頭再來看這場為普及“民主是什么”而展開的選舉的時候,你會諷刺的發現,在這場武漢常青學校三年級某班學生選舉班長的民主投票中,普及、平等、直接和不記名四項原則,全都受到了尊重。
而民主的精神內核卻并沒有體現,最重要的是,投票選舉結束之后,孩子們面對“民主是什么”的問題,依然一無所知。
從不知道“民主”與“選舉”為何物,仿照歐美國家的選舉人制,進行了一場民主選舉班長的實驗,以達到民主的合法的“上崗”。那什么是民主?什么是選舉?
說白了,真正的民主是一種生活方式,民主包括民主選舉,但選舉不代表民主。很少有人會把民主與民主選舉分開,最后以為選舉就是民主。
這一場“選舉”鬧劇,從一開始就缺乏正確制度、觀念、流程設計。比如說,三位候選人是由班主任及其他任課老師商議下產生的。
并且沒有進行教育引導,以至于在競選過程中,會看到詆毀勾心、賄賂選民、財團(家長)支持、辯論乃至游說,這些西方制度中的糟粕,出現在我們的孩子身上。對于還在發育,且自我認知不足的小學生來說,消極的影響是巨大的。
幾番運作下來,這些孩子無論是取得了勝利還是失敗,童真都已受損,對真善美的期待也消磨殆盡。
三、關于教育
通過孩子的行為,試圖來探討民主議題,但是江大俠想,導演應該是更多地想讓我們反思了我們的家庭教育,因為家長完全可以,用這個事例來教育孩子,教會他們什么是民主。
可悲的是,作為家長自己,他們都不清楚什么是民主的實際意義,或許在書里背過,簡單機械地認為,民主就是人們當家作主卻最終沒能理解民主的實際含義。
而片子很像一張PH試紙,不同的人檢驗出不同的世界觀,三個小孩圍繞著班長爭奪而展現出的拉幫結派、挑撥離間、互相戳短、許官賄選等行為,讓人看了著實滿心憂患。
所以,請給你孩子一個正確的世界觀,而不是一邊罵著丑陋的國人,又一邊教孩子手段,或者壓根就什么都不想管,一切都拜托給學校。
我知道我們都很丑陋,但別把丑陋遺傳下去。
本文由俠俠影視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每篇文章均有相應影視資源(上映),并且,想要看的任何電影,影視資源,關注點贊,轉發收藏,私信或者在直接在評論區留言即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