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葉子(實習)
編輯:Mark
出品:紅色星際(ID:redplanx)
頭圖:Nuro聯合創始人圖片
如果說自動駕駛是星辰大海,那Nuro就是第一個摘到星星的那一個,它不但獲得了真實的路權,而且已經開始收費。
在強手如林的競爭對手中,Nuro如何先人一步?核心產品是如何一步步從實驗室走到真實路上?
公司的主要成員最近匯聚一堂,復盤了公司和自己的成長歷程。會議在Nuro的美國總部加州召開,吸引了公司領導、投資人、政府官員、記者、鐵粉兒和黑粉兒等各種利益相關和不相關人士前來圍觀。
主持人:今天真是星光璀璨,群英薈萃,在這歡聚的時候,我們先請公司的兩位聯合創始人朱家俊(ZJ:Jiajun Zhu)和戴夫·弗格森(Dave Ferguson)登場。
只見一位長相萌萌噠微胖的亞洲男士和一位身材削瘦的大帥哥從充滿未來感的3D背景畫面中向大家走來。背景里,各種R2車穿梭在美國大街小巷,為大家配送各種貨物,從奶牛、藥品,到衣服,信件。
萌萌噠朱家俊
主持人:朱總您好,我想畫面中的這一天離我們不會太遠,請您先為我們介紹一下Nuro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
朱介紹,Nuro 成立于 2016 年,我們的使命是——加速讓機器人技術為日常生活帶來更多的好處。我和我的聯合創始人Dave創立企業的初衷是,用我們在機器人技術方面的核心專業知識來開發一種產品,為大家節省時間精力。經過調研,我們選擇了無人駕駛配送車這個商業場景,專注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務。
目前,我們已經開發了兩代輕型自動送貨車R1和R2。我們的第二代車輛 R2 獲得了美國交通部 (DOT) 和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 (NHTSA) 自動駕駛汽車路權的聯邦豁免,是目前美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獲批的自動駕駛公司。R2還是第一款在三個不同州(加利福尼亞州、德克薩斯州和亞利桑那州)的公共道路上行駛的自動駕駛車輛。
自成立以來,我們已經進行了五輪融資共15億美元,主要投資機構包括豐田汽車子公司Woven Planet投資、軟銀愿景基金、T. Rowe Price Associates、Fidelity、Greylock、貝利·吉福德等知名機構。
(Nuro團隊)
客戶方面,我們已經和美國最大的披薩連鎖達美樂披薩(Domino)、最大的超市連鎖沃爾瑪(Walmart)、第二大雜貨超市克羅格超市(Kroger )、 最大的連鎖藥店CVS、最大的快遞公司聯邦快遞建立了合作關系,在某些地區訂餐、買藥、超市購物可以使用我們的服務。
感謝大家對我們的支持,我們將繼續砥礪前行,不負時代和所有人賦予我們的使命!
大帥哥戴夫·弗格森
主持人看到媒體席這邊嘀咕嘀咕的,向她們喊話,記者朋友們,看來你們對剛才的介紹很感興趣,是有什么問題嗎?
“謝謝主持人,我是華爾街日報的記者,我的問題是:自動駕駛送貨車已經存在了幾年,Nuro為什么能脫穎而出呢?”
“這真是好問題!就讓我來回答吧,”Dave 自信地走上前拿起話筒。
同樣是自動駕駛送貨,Nuro 采用了與 Marble 和Starship 等初創公司截然不同的策略,后者專注于部署小型、膝蓋高的送貨機器人,他們與DoorDash 和 Postmates 等公司合作的新聞大家也都聽過,但它們這些小矮子都是在人行道上走,而我們的Nuro R2可是唯一可以在公共道路上行駛的無人車。
公開道路和人行道,這差距看起來就二步路的距離,但實際大不同。要取得公路路權,你得過實驗室測試、私路測試和現實公開道路測試三道坎,還要取得監管審批,這差距可不是短時間能追平的。不過有我們第一個過河的,第二個可能時間會快些,但很多專利已經被我們注冊了,而且我們已經和很多大公司合作,積累了很多真實世界環境中數據。況且我們也不差錢,可以隨時大規模鋪開,只能說,除非你有突破性創新,否則追趕我們幾乎不可能。
另外,Marble 這種在人行道行駛的策略,看起來很安全保守,但其實面臨的問題一點都不少。弗吉尼亞州和愛達荷州在2017年批準在全州范圍內使用這種人行道送貨機器人,規定它們只要不超過特定重量即可。但舊金山市卻投票限制這種機器人部署,因為擔心人行道被小機器人們“淹沒”,影響步行的人。
臺下,坐在前排的聯邦快遞自動駕駛機器人(FedEx SameDay Bot)項目負責人表情沮喪,這一微妙變化立馬被Dave捕捉到,因為這一失敗策略最典型的例子顯然非聯邦快遞莫屬。
Dave繼續說道:當然,這方面遇到障礙最大的是我們優秀的合作伙伴聯邦快遞公司。2019年,他們在紐約市推出振奮人心的FedEx SameDay Bot,沒想到很快接到紐約市交通運輸部的通知函,勒令公司立馬停運機器人,否則會被起訴。
紐約市長白思豪則在推特上指責聯邦快遞公司違反了“數罪”,包括違反交通法規、擠占道路、構成潛在公共安全隱患等等。
Dave話音剛落,準備將話筒遞回給主持人,一個靚麗的身影站了起來,你好,我是CNBC的記者,“我也有一個問題”。
Dave 紳士一笑“No Problem,My Pleasure”。
“那么多做自動駕駛的公司,憑什么你們是第一個實現路權的?你們是怎么做到的?”
“您的問題問到點子上了,這也正是我接下來想和大家分享的。”
開發一輛能上路的自動駕駛汽車非常難,首先從技術上來講,你需要把感知系統、決策系統、操作系統整合一體,并且達到完美協同。其次,自動駕駛汽車必須最終被法律法規許可。
有沒有一種策略,可以讓現有的技術為現有的生活所用,然后再將有限的解決方案擴展成完整的成熟技術呢?簡單點說,就是先找個一個痛點、一個應用場景,以此作為突破口,撕開自動駕駛進入真實世界的一個口子,以后再拓展到全局性方案呢?
可以看到,跑腿和購物這種出行占到了美國驅車出行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說,如果能將人們從跑腿和購物出行中解放出來,將會節省大量時間精力,還能有效緩解交通擁堵、降低碳排放量。這個痛點太妙了,不是嗎?
美國的勞動力太貴了,快遞小哥每小時得花掉我們15-35美元的錢,公司每年花在這上面的錢可是一項天文數字。
在此同時,我們還調研了當下美國最熱的社會問題,包括事故安全和食品荒漠問題。如果我們能夠拿出被論證的、確切可行的、有益社會各方面的解決方案,公司的價值立馬就能得到社會大眾和政府政策制定者和監管者的認可。
關于安全問題,我們是這么想的:如果全美國有三分之一的人放棄開車出行,那交通事故的發生率將會大大降低。
第二個是食品荒漠問題。美國農業部對食品荒漠的定義是——生活在離超級市場一英里遠的地區,缺少新鮮水果、蔬菜和其他健康的無添加天然食品的地區。據估算,美國有2350萬人生活在食品荒漠地區,他們只能依賴便利店、雜貨店和快餐店的加工食品,從而導致心臟病和糖尿病等飲食不當引起的疾病。
在這些地區部署我們的無人駕駛送貨車無疑是比開店更經濟、便捷。經過周密的調查研究,我們最終決定了專注自動駕駛送貨這一場景。
與其他搭載乘客的無人駕駛車相比,在路上行駛的R2車輛具有體積小、重量輕、緩沖性強等優勢。比如說,前后端用的是較軟材料,可以提供碰撞緩沖;車身設計呈現圓潤光滑特點,避免采用銳角和尖棱形對人有潛在傷害。
孫正義表白
突然之間,臺下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其中鼓掌最響的是軟銀大Boss、投資達人孫正義,大聲說:“喬布斯重構了手機、馬斯克重構了火箭回收、Nuro重構了自動駕駛送貨車。
(孫正義圖片)
他們對送貨車的設計不是優化現有方案,而是顛覆已有認知、從最根本的問題出發,對基本命題進行假設、推理和重構,這是第一性原理的勝利,是互聯網思維的勝利,我的投資就是我對他們最誠懇的贊賞”。
臺下,兩個創始人滿意地笑了,孫正義站臺,估計明天的科技版頭條穩了!
Nuro設計理念
你好我是TechCrunch的記者,我想問一下咱們的設計師本·朱利安 (Ben Julian)是怎么設計咱們這個產品的?
Julian拿起話筒,我先談一下R1的工業設計,工業設計是人們(包括客戶、最終用戶、零售商)在現實世界中對硬件看到、感覺到、使用起來等等體驗的總合。
它不但是外觀,還傳達了Nuro的DNA,從車的整體姿態、到材料選擇的小細節和耐用性,在設計中我們都會考慮到。我們是少數幾家從頭開始內部設計定制自動駕駛汽車的全球公司之一,從法律法規、到安全耐用、到功能效率、到用戶體驗、再到經濟環保,我們認為Nuro的設計開創了一個新物種。
R1的設計靈感來自 F1 賽車頭盔 ,特別是賽車手的遮陽板,駕駛員的眼睛從那里向外窺視。
(Nuro工作圖片)
眼神交流是人們在情感上和即時溝通上最好的方式,我們將這個面部特征融入到 R1 的前面板設計中,它傳達了一種熟悉但安全的感覺,讓其他道路使用者,例如步行人和騎自行車的人產生親切而非未知的感覺。
我們更加重視符合人性化的設計。它看起來像一張臉,而且是一張友好的臉,這是R1 形式語言的一部分。
在R2中,這種親切的特征更加明顯,向上彎曲的外形更像一張“微笑”的臉。以至于當它到達他們家門前準備送貨時,孩子們甚至可能會擁抱它一次。所以,我們并沒有試圖設計一款快速、激進、酷炫的跑車。
Nuro安全問題
你好,我是Woven Planet投資機構代表,方便能透露一下咱們是怎么獲得路權的嗎?
Nuro的安全主管Jen Dawson微笑地說道。
Nuro以我最初想象不到的方式將自動駕駛汽車整合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這就是我現在選擇加入 Nuro 的原因。通過選擇開發城市規模的貨物自主交付業務,Nuro 正在解決一個真正的需求,并打開一個巨大的市場。
亞利桑那州的 Nuro 試點項目在我們的 R1 無人駕駛車輛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此后,Nuro 與休斯頓的克羅格 (Kroger) 擴大了雜貨配送服務,并與全球最大的比薩餅公司 Domino’s 合作。
Nuro能快速獲得官方審批的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美國原有監管架構為取得豁免權創造了條件,據我所知,Nuro R2是劃分在低速車輛(LSV,主要是電動汽車,又稱低速電動汽車LSEV)分類管理辦法之下的。因為Nuro R2和LSV比較類似,這方便了監管機構對Nuro R2的審批,而在我們中國,類似立法和分類監管是空白的。”
(Nuro生產線)
我之前在衛星制造商SS/L擔任技術總監,我的角色只是“讓衛星運作起來”。
這意味著我負責確保衛星設計有足夠的性能和內置冗余并能安全正確地運行,無論它是有任何潛在的故障,還是遇到了任何異常的情況。
在 Nuro,我的團隊有一個類似的任務:設計安全的自動駕駛汽車。我們將安全功能設計到機械、電氣和軟件系統中,包括我們的電力系統、駕駛系統以及自動駕駛傳感器和軟件方面。
我們工作的另一個復雜因素是,我們還要參與到相關法律法規的創新中去。
例如,聯邦法律要求每輛能夠以每小時 25 英里以上的速度行駛的車輛都必須內置安全氣囊。
然而,由于Nuro是運輸貨物而非人,這些安全氣囊只是增加了重量,還可能礙事。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向監管機構提交新的安全案例,幫助他們重新審查這些標準,并努力創建新標準。
還有一點,我們并不認為亞馬遜無人送貨飛機很安全,具體原因,今天就不好說了。
我們能獲得無人駕駛路權,一方面是公司的安全冗余做得很棒,一方面是今年疫情的影響,我們破例獲得了加州的公開道路路權。
感謝Jen Dawson,感謝各位大咖親臨現場,今天時間不早了,會議到此結束。夜幕降臨,一顆冉冉升起的明星升起在天際,對Nuro來說,好夢才剛剛開始。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