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新一期的單車基械匠。
昨天第七賽段是環法21年來最長的一個賽段,馬蒂·莫霍利奇在最后三個爬坡計時點位置突圍成功,并把優勢一直保持到了終點,榮登冠軍寶座。
其他車手們也都貢獻了完美的比賽,比賽會預計的時間提前了20分鐘。賽后車手們都在自己的推文中表達了自己的疲憊……
昨天的綜合偏爬坡的賽段并不是卡文迪什的舞臺,但是前兩場,他的比賽真的太激動人心了,下邊我們看看卡文迪什奪冠的賽車:閃電Tarmac SL7。
閃電S-WORKS Tamac SL7大約是在一年前發布的,和之前的SL6相比做了一些細節上的改動。采用全車內走線設計,當然也依然是碟剎版本。快步全隊采用的都是shimano DurAce Di2油壓碟剎變速套件。
卡文迪什身高175cm,使用的是shimano R9100-P牙盤,盤腿長度為170mm。盤腿的側邊有明顯的掉漆,看來是沒有少被鎖鞋摩擦到。這個騎行習慣產生的掉漆,應該不少車手車上都有出現。
鏡頭再拉進,可以看到五通附近的后下叉有明顯的掉漆,可見卡文迪什的搖車加速有多么的兇猛,shimano頂級牙盤和閃電的頂級車架的剛性都壓制不住,所以這些剮蹭,明顯是被牙盤的小盤在車架上留下的。
車座很特別,是由特殊聚合物材料3D打印制造,這種設計我們在去年的飛賊新款車座上有見到。這樣的設計可以通過車座內蜂窩狀結構的不同直徑和密度,來讓車座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硬度。比如在鼻頭的位置會提供更好的支撐性,而在車座中心的甜蜜區域則更為柔軟。
彎把是一個下降并不多的小彎把,采用碳纖維材料,把帶使用過的是SUPACAZ把帶(俗稱菊花把帶)。
沖刺按鈕的位置安裝得很特別,一般車手都會把沖刺按鈕安裝在彎把下把位的內側,由大拇指來操作。但是這里我們看到卡文迪什的沖刺按鈕是放在了手變的正下方,這應該是卡文迪什所特有的騎行風格。
S-WORK Tamace sl-7采用目前主流的內走線設計,但是和一體彎把上設計的內走線略有不同,由于彎把和把立采用的是分體設計,電線和油管需要有一部分先申出彎把然后再進入把立,所以這里就多了兩個“遮丑”的整流罩設計。但是好處是機械師的安裝和調試會相對的容易一些。
后上叉上有MARK CAVENDISH的名字和國籍的不干膠,可以讓車隊更容易分辨車手的車。
手變是shimano的小手版本,可以看到剎車手柄距離彎把的距離更近。通常情況下,在這種小彎把的上的剎車手柄都會距離彎把較遠。
雖然使用的是shimano組件,但是中軸卻是采用的ceramicspeed的陶瓷中軸。因為ceramicspeed一直和快步車隊有著合作關系,所以卡文迪什的中軸才沒有采用shimano。
除此以外,在車輪等位置的軸承,也是采用的ceramicspeed 軸承。不過后變速器沒有使用大雞腿改裝件,顯的有點太過低調。
輪組是閃電的roval rapide clx輪組,這款輪組據說有更好的氣動性能,車圈的外寬也達到了驚人的35mm。不過該輪組并不支持真空胎,雖然看起來像是可以支持。
雖然該輪組有管胎版本的選項,但是顯然在卡文迪什的車上,他使用的是開口胎設置。外胎型號是S-WORK TURBO CDTTON,內胎我猜測卡文迪什會選擇乳膠內胎,雖然不是最輕量的,但是它的滾阻阻力更小,路感也更為舒適。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里,如果你們喜歡單車基械匠的節目,歡迎點擊訂閱。
單車基械匠,每天給您帶來更多新奇,好玩,有趣,實用的單車知識。拜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