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段海濤
在絕大多數上市銀行業績持續增長,卻有近8成股價“破凈”(低于每股凈資產)的背景下,上市銀行的董事、監事、高管(下稱“董監高”)自掏腰包增持股份穩定股價的案例正日益增多。浙商銀行(601916)7月1日公告披露,在過去6個月內,該行13名董監高以自有資金增持該行124.23萬股,耗資合計494.06萬元。蘇農銀行(603323)、張家港行(002839)也在近日公布了各自的高管自愿增持完成公告及高管擬增持計劃。
浙商銀行披露,自2月9日公布《浙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關于穩定股價措施的公告》后,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自愿增持人員以自有資金增持本公司A股股份124.23萬股,成交價格區間為每股3.96元至3.99元,合計增持金額494.06萬元,相關增持資金使用完畢,本年度穩定股價措施實施完成。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浙商銀行此次增持人員包括董事長、執行董事沈仁康,原執行董事、行長徐仁艷,原副行長徐蔓萱,副行長吳建偉,副行長、董事會秘書劉龍,原副行長(擬任行長)張榮森,原副行長、首席風險官劉貴山,副行長、首席風險官陳海強,行長助理(擬任副行長)駱峰,行長助理盛宏清,首席財務官(擬任副行長)景峰。
除上述11位需履行穩定股價義務的增持主體外,浙商銀行監事長于建強和擬任首席審計官姜戎(其任職資格尚待中國銀保監會核準),基于對本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和成長價值的認可,自愿以自有資金增持本公司A股股份,增持金額合計64.82萬元。
資料顯示,浙商銀行2020年實現營業總收入477.03億元,凈利潤123.09億元,每股凈資產為5.43元;2021年一季度共實現營業總收入130.02億元,凈利潤45.76億元,每股凈資產為5.61元。而截至7月2日收盤,浙商銀行股價為3.96元。
無獨有偶,蘇農銀行7月1日發布的《關于部分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其他管理人員自愿增持公司股份完成的公告》稱,公司9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其他管理人員計劃自2021年2月19日起6個月內以自有資金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不少于460萬元公司A股股份;截至2021年6月30日,上述增持主體累計增持公司股份102.28萬股,累計增持金額468.83萬元,占本次增持股份計劃金額下限的101.92%。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蘇農銀行此次增持人員包括總行副行長徐衛忠、總行副行長邱萍、執行董事(董事會秘書)陸穎棟、零售金融總部總監傅巍群、金融市場總部總監王亮、分行行長王寰、分行副行長沈建忠、蘇州地區業務負責人姚懷來、蘇州以外地區業務負責人袁秀娟。
張家港行則在6月30日發布公告,公司董事長季穎、行長兼董事吳開、副行長兼董事郭衛東、副行長陳金龍、副行長陶怡、副行長王輝,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和對公司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同,計劃自2021年7月1日起6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合計增持公司股份不少于500萬元。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蘇農銀行和張家港行目前都處于“破凈”狀態,其中,蘇農銀行截至一季度末的每股凈資產為6.86元,截至7月2日的收盤價為4.51元;張家港行截至一季度末的每股凈資產為6.16元,截至7月2日的收盤價為5.45元。
事實上,今年以來,因股價觸發股價穩定要求,已有長沙銀行(601577)、青農商行(002958)、西安銀行(600928)等發布相關增持計劃,不過,銀行管理團隊以自有資金自愿增持自家股票并不多見。
“上市銀行出臺一些具體的穩定股價措施,比如回購或者高管增持等,能夠有效提振相關個股的市場信心,向市場傳遞積極的信息。”首創證券研發部總經理王劍輝稱。
(編輯:徐松麗 陳德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