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贏一塊奧運金牌,到底有多難?
這是東京奧運會開幕式上伊拉克代表團,他們只有4個人入場,三名運動員,維持著一個國家的尊嚴,仿佛是在告訴全世界,伊拉克還在!
這是多么熟悉的一幕啊,89年前,洛杉磯奧運會,中國人第一次參加,我中華健兒劉長春單刀赴會,當時的報紙這樣寫道:
“我中華健兒,此次單刀赴會,萬里關山。此刻國運艱難,愿諸君奮勇向前,愿來日我等后輩遠離這般苦難。”
這送別言,配著89年后的東京奧運會入場,從1人到777人,義勇軍進行曲一次次響徹東京!
我后輩敬告:
此赴東京,國運昌盛,吾輩健兒雄姿英發,奮勇拼搏頻頻折桂,已具傲視群雄之姿。謝先輩奮勇前行為晚輩開山擴路,我輩自強不息毫不退縮,前方宇宙蒼穹,星辰大 。即我華夏子孫可上天摘星攬月,劈波踏浪擒龍!
時間回到1931年9月18日,作為中國奧運第一人的劉長春,彼時還只是一個學生,卻參加了生命中一場重要比賽“中日德三國運動會”。
一聲槍響,短跑賽拉開了序幕,四個身影如離弦的箭一般沖向終點,跑在最前面的是日本選手,看臺上的日本人洋洋得意,日本人的話音剛落,一道黝黑的身影從后方脫穎而出,速度越來越快,在所有人的目光中,這個傲氣的年輕人第一個沖過了終點,一時間民眾沸騰,一齊涌向冠軍。
看臺上,自尊心相當敏感的日本人倍感羞辱,面露難色,因為他怎么也想不到,這個名不見傳的經轉的年輕人會擊敗帝國的精英。
這一刻,劉長春成為了英雄,只不過讓他想不到的是,一切都從這天晚上徹底發生改變,918事變爆發,日本開始了對東三省的侵略,東北大學被迫宣布解散,中華民族陷入內憂外患的危難。
東北大學解散后劉長春回到了大連老家,但是他并沒有放棄跑步,在他看來,跑步早已經融入到了他的血液。
當聽說奧運會在洛杉磯舉辦的消息后,劉長春就給南京政府寫信:
“跑步乃是余之生命。乃是余心中抱定恒久之主張。賽跑的魔性吸引力征服著余之一切。余之成績雖不足掛齒,然報國之心猶在,余愿以一己之力付之,為中華爭得世界獎牌,以揚我國體育運動之風采。”一封封信件寄出,南京政府卻遲遲沒有回音,始終是了無音訊。
反而是日本人主動找上了他,脅迫他代表偽滿洲國參加奧運會,此舉,為的就是讓國際承認偽滿洲國的地位。他言辭拒絕之際,卻被強拉來拍照,卻不想,這一照讓他日后背負罵名。寧死不當漢奸的劉長春,在槍口下混亂逃跑。
當劉長春喬裝打扮去父親的修鞋鋪時,深知民族大義的父親,在日本特務面前,不留痕跡地告訴兒子,死也不要當漢奸。
之后他坐上了前往北平的火車,他要代表中國去參加奧運會,夫妻倆一個車上,一個車下,淚眼朦朧,直到列車走遠。
逃出大連,前往北京的劉長春一路喬裝打扮,躲過關東軍的槍林彈雨,歷經千辛萬苦來到北平,找到了當局,沒想到這個體育局局長竟然是一個笑面虎,在他看來,劉長春參加奧運會,簡直是癡心妄想。
談及張學良,你能聯想起什么?張大帥兒子,曾經的東三省太子爺,還是西安事變?其實,他還是個體育迷。
這是一個笑面虎體育局局長,對這個膽大妄為的年輕人,十分不屑,最后以“經費緊張”為由搪塞了劉長春,轉身之后就將劉長春寫的信件撕毀,最終劉長春忍無可忍。
民國政府以“經費不足”為由,再次輕易而草率地否決了劉長春提出參加奧運會的請求。
走投無路心灰意冷的劉長春,找到了原東北大學的校長張學良,張學良個人資助他八千銀元,臨行前還送給他一幅關公像,代表忠肝義膽,義薄云天,過關斬將。之后,劉長春和教練宋君復登上了前往洛杉磯的輪船。
不像現在,出征奧運會的方陣越來越雄壯。當年,可只有劉長春一個人。他贏,未必中國就贏;可他輸,可能就是中國人集體的輸。
在劉長春和教練宋君復出發前,整個上海都為之轟動。黃浦江畔新關碼頭,前來壯行的父老們,高聲喊著勵志的口號,擠得水泄不通。
在輪船上,他依舊沒日沒夜地進行著訓練。因為條件有限,許多訓練方法看起來都很心酸,而因為教練本身是學籃球而不是學短跑的,這些訓練方法甚至談不上科學。在祖國飽受戰火侵略的時候,劉長春在甲板上揮灑汗水,用另一種方式維護國家的尊嚴。
當夜晚降臨時,這個異鄉客悄悄躲避開那些沉浸在燈紅酒綠中的歡樂人群,一個人在冷清的甲板上孤獨地徘徊。船頭不時飛濺的浪花,吞噬掉身后那些世俗的喧囂。抬頭眺望遙遠的天邊,最后一抹淡淡的晚霞即將消逝,他不禁感到茫然,為這前途未卜的艱難行程……
1932年7月30日14時30分,第十屆洛杉磯奧運會的開幕式,有人從觀眾席上,遠遠地拍攝下了首次參加奧運會的中國代表隊,在這座仿照古羅馬競技場修建而成的大運動場上,這支僅由6人臨時拼湊的隊伍,越發顯得渺小。
最前方,唯一參賽的運動員劉長春高舉國旗,單刀赴會,寄托的是中國4億人的希望,所以他立志要“為祖國爭氣,為中國人爭光”。
男子百米賽場上,參加百米預賽第二組的6名運動員,在各自的跑道內俯首垂臂。劉長春排在第二道,特意身著上白下黑運動短裝,他將其命名為“白山黑水”,借以表達不忘東北淪陷的國仇。
場上的空氣驟然緊張起來,他面色無懼,啪的一聲,發令槍響。
他像離弦的飛箭猛射出去,一起跑便沖在了最前面,他的靈魂涌動著飛翔的沖動。在這個23歲的中國青年意識深處,童年時那個無所畏懼的“兔子腿”仿佛突然蘇醒過來,作為亞洲短跑王,10秒8的記錄足以讓他傲視群雄。
50米處,他一直保持領先,離終點線越來越近,但他的步伐卻開始變得沉重,體力迅速流失,身后那些追趕者正在迅速趕上來。70米處,對手終于將他追平;80米處,有人趕超在先。他試圖加快步伐,但是雙腿的力量卻已達到極限。他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一個又一個競爭者擦肩而過,自己卻無能為力。
到終點時,他只取得了小組第5名的成績。盡管成績相差并不懸殊,但這幾乎是他短跑生涯中的第一次重大失利。
這次失敗,讓媒體開始大肆做文章,賽局被報紙無限放大,居然成了中日開戰、中國必敗的預兆。更讓他絕望的是,國民政府發來了電定,要求劉長春放棄接下來的200米比賽,這個民族已經不能接受任何失敗了。
對要強的劉長春而言,不戰而敗,是他最不能接受的。歷經這么多艱難,才得以站上奧運會的起跑線;這個機會有多來之不易,沒有人比他更清楚。而這一份要強不僅屬于他自己,中國也許一時落后,但中國不會放棄前行。停下來才是輸,輸給自己才是輸。
中國睡獅尚未完全蘇醒,但一份骨子里的要強,卻已經綿延五千年,從未間斷。放棄是一個句號,但要強才是“未完待續”。
電影的結尾,定格在劉長春200米奔跑的畫面。比起輸贏,這個“有夢想誰都了不起”的追逐姿態更重要。
本文由江南影視圈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每篇文章均有相應影視資源(上映),并且,想要看的任何電影,影視資源,關注點贊,轉發收藏,私信或者在直接在評論區留言即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