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9月3日,是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76年前的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東京灣“密蘇里”號軍艦上向盟軍舉行投降儀式。此后9月3日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也成為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以往誕生了諸多抗日神劇,諸如手撕鬼子、石頭砸飛機等等,鬼子似乎不堪一擊。可是真實情況如果這么容易,我們為何堅持了14年的浴血奮戰?一位抗戰老兵說過,真實的情況絕非如此。老實說,中國軍民是拿命換來的勝利。我們打死一個鬼子,經常要犧牲五六個士兵甚至更多。咱們的裝備、訓練和身體素質上明顯不如日本,有時候幾個士兵合用一把槍。
數據顯示,1937年七七事變前,日本GDP是中國的7倍之多。日本當時鋼鐵產量580萬噸,中國只有4萬噸。當年日本生產飛機1580架、坦克300輛、軍艦30艘、大炮744枚,但是中國這些統統都制造不出來。日軍入伍新兵每月用于實彈射擊的子彈步槍不低于150發,機槍不低于300發。而中國當時裝備最好的中央軍士兵每個月也只有子彈15發。子彈不夠怎么辦,拼刺刀、拿刀砍,肉搏戰。
1937年的淞滬會戰可謂慘烈。中國軍隊投入兵力70萬人,日軍30萬人。最終中國軍隊傷亡超過30萬人,日軍傷亡6萬人。也就是說,打死一個鬼子我們需要犧牲五個士兵。這與抗日老兵的回憶情況相符合。
14年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軍民傷亡3587.9萬余人,4200萬難民無家可歸,但中國戰場擊斃俘虜的日本僅有155萬人(戰神薛岳曾消滅10萬日軍),占日軍在二戰中軍隊傷亡人數的四分之三以上。這組數據對比一方面說明我們抗日戰爭的代價慘重。另一方面說明中國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的巨大貢獻和犧牲。
今天,和平與發展成為世界的兩大主題。讓我們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多少人為我們拋頭顱、灑熱血,才換來我們今天的安寧。勿忘國恥,發憤圖強。長城永不倒,中華當自強。青年人的責任尤為重大,讓我們一起加油,讓我們國家更加強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