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馬迢迢,背負斜陽,揚起一尾滾滾浮塵,一路向東。
趁人馬歇息腳力,一個身影站上了景山,晚風拂動博袖長衫。
他就是曹植,時年31歲。
山水形勝之地,才情激蕩涌動。
曹操登臨碣石,寫了《觀滄?!?。
面朝浩淼洛水,他的三兒子作了《洛神賦》。
洛神樣貌如何?
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
至于賦中女子是誰,是真實女子,還是心中意象,抑或眼中幻象,已無從考究。
一句話,洛水女神,真俊zùn!
到底有多俊呢?通過《洛神水賦》,河南衛(wèi)視為我們做了復刻。
河南衛(wèi)視在還原傳統(tǒng)美學上,可謂誠意滿滿。從唐宮夜宴、到芙蓉池、到紙扇書生、再到飛天。
近年來,各種國潮、國風方興未艾,《長安十二時辰》精美忠實的服化道,《延禧攻略》的國韻配色,還有各色中國元素的商品。
當然,我們也看到披著古裝的現(xiàn)代瑪麗蘇電視劇、打著民族旗號的生意。只要不是胡拼亂湊、漫不經(jīng)心的謬誤,倒可以勉強接受。
畢竟文化美學不只是博物館里的冰冷展示,不只是象牙塔里的陽春白雪,其復興和歸來必然是步入到街巷弄堂、遠播村落寨屯,帶著濃重的煙火氣、世俗味。
文化美學也可以被稱作文明,流淌在每一代人的骨血里,傳承不息。
李澤厚先生的《美的歷程》溯流了這個過程,從龍飛鳳舞的圖騰、到理性之光的文字青銅、再到思辨的先秦、浩氣浪漫的秦漢、驚艷璀璨的隋唐、個體人文的明清……,告訴我們自己是誰,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
為什么四大文明古國,唯獨中華存在?因為其他三個文明都湮沒在歷史長河中,只留下地理概念的皮囊。
當然,過去有一段時間,我們也沉淪了。在迷茫中,走過了極度自大-懷疑自我-極度自卑-自我發(fā)現(xiàn)的自信重建之路。這種重建之路是鳳凰涅槃的,是建立在實力回復基礎之上的。
那么,什么才是應有的自信呢?
我就是這樣,我喜歡這樣,并平等對待別人。
不會刻意去迎合歪果仁的好惡,給到超國民待遇,降低條件上好大學,優(yōu)先加急處理他們的要求。不會因為一句夸贊、一個手勢,心里就樂開了花,到處宣揚。
不會因為不一樣的膚色,就盛氣凌人、指指點點,無故給他們制造麻煩。
而應像盛唐,包容不同文化與美的向心力,讓不同文化的人心向往之。
如果有文化美學的自信,就不會以瞇瞇眼造型來概括國人形象。而是應該知道環(huán)肥燕瘦,各有其美。
景軒覺得,洛水女神,真俊zùn!
(文耕坊—景軒bookhiker)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