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林文苑述評】
《祭侄稿》是顏真卿行書名篇,與《蘭亭序》并列,被后世稱為“天下第二行書”,是顏真卿悼念其亡侄顔季明的祭文的草稿。安史之亂中,顏季明奉其父常山太守顏杲卿之命,與叔父平原太守真卿通報敵情聯合抗賊在返城之際,城破被殺,顏氏家族死難者十余口。賊平后,外任途中,魯公懷著滿腔怒火和無限悲痛,含淚寫下這篇祭文。毛松馥先生認為魯公意不在書,以情驅筆,大小、欹正、濃淡、斷連,一任自然。通篇看去悲壯感慨,浩然大氣,真情洋溢,與《蘭亭序》的自然和諧之美有異曲同工之妙。毛松馥先生的這件作品不是字字規摹,而是設身處地體會書家當時那種憤懣、昂揚之情,用筆沉實而靈動,特別注意到原帖點畫的細微處。
《爭座位帖》是顏魯公寫給定襄郡王、右仆射郭英乂的信札。郭英乂為討好宦官魚朝恩,在朝廷宴會時多次將其越位安排,魯公義正嚴辭地予以指責。情緒所致,不計工拙,所以,在草稿時勾畫涂抹,亂中有緒,文字可讀。毛松馥先生認為全卷如山間清泉汩汩流出,隨勢婉轉,不時濺起一朵浪花,愈審愈美。與《祭侄稿》相比,因為刻石失去了許多書寫信息,但其精氣神猶存。二帖被后世稱為顏體行書雙璧,而借道《爭座位帖》學習《祭侄稿》無疑是一條捷徑。學習顏行,要把握顏體書法的雄偉博大,臨習此帖仍然要特別留意其點畫的細微處,正是這些一頓一挫,一曲一伸的微小變化,才構成了顏楷及其行草書偉岸而秀潤的陽剛之美。
《裴將軍詩帖》是一件很有特色的書法作品,兼有楷、行、草諸體,兼雜隸書筆法,轉換自由,大小、長短、肥瘦、斜正變化多端,氣雄力厚。評者以為:“融合諸體,牢籠百態,欲醫草之輕浮,可于此貼中求之”。
毛松馥臨《祭侄稿》(局部)
局部1
維乾元元年,歲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辰,第十三叔銀青光祿(大字)夫使持節、蒲州諸軍事、蒲州刺史、上輕車都尉、丹楊縣開國
局部2
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贈贊善大夫季明之靈。惟爾挺生,夙標幼德,宗廟瑚璉,階庭蘭玉,每慰人
局部3
心,方期戩谷,何圖逆賊閑釁,稱兵犯順,爾父竭誠,常山作郡。余時受命,亦在平原。仁兄愛我,俾爾傳言,爾既歸止,爰開門。
局部4
土門既開,兇威大蹙。賊臣不救,孤城圍逼,父陷子死,巢傾卵覆。天不悔禍,誰為荼毒。念爾遘殘,百身何贖。嗚呼哀哉。吾承
局部5
天澤,移牧河關。泉明比者,再陷常山,攜爾首櫬,及茲同還。撫念摧切,震悼心顏,方俟遠日,卜爾幽宅魂而有知無
局部6
(震悼心顏,方俟遠日,卜爾幽宅魂而有知無)嗟久客。嗚呼哀哉。尚饗。
毛松馥臨《祭侄稿》全圖
(35cm×726cm)
請向右旋轉手機橫屏欣賞
【庸齋詩鈔】
顏 柳 楷 書
歐虞楷法氣森嚴,顏柳高標自立難。
損益千家宗逸少,眾峰之外起重巒。
書法的最高目標是開宗立派,今人難,古人也難。顏魯公時代,初唐四家楷書已經體式完備,風采照人,魯公卻能自創顏體;柳少師晚出,亦能開創柳體。這都是他們繼承傳統,在前人的基礎上潛心研究的結果,當然,與他們的天分學養也是分不開的。
《祭侄稿》
千秋筆墨老人心,字字行行帶淚痕。
書到真情生妙品,長隨日月慰忠魂。
這首小詩是對顏魯公一門忠烈及其書法藝術的高度贊揚。評者以為“書到真情生妙品”應是書法知言。
《爭座位帖》
清泉汩汩出山中,筆底明珠散作星。
玉在深山草木潤,天真郁屈露娉婷。
此帖中鋒行筆,剛烈之氣躍然紙上,無意于工拙,一任自然,如“清泉汩汩”,“明珠歷歷”,看似平淡而骨力洞達,神韻充盈。蘇軾見而嘆曰:“此帖比魯公他書猶為奇特,信手自書,動有姿態。”
毛松馥臨《爭座位帖》(局部)
局部1
十一月日,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刑部尚書、上柱國、魯郡開國公顏真卿,謹奉書于右仆射、定襄郡王郭公閣下: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是之謂不朽。抑又聞之:
局部2
端揆者,百寮之師長;諸侯王者,人臣之極地。豈不以才為世出、功冠一時?挫思明跋扈之師,抗回紇無厭之請;故得身畫凌煙之閣,名藏太室之廷,吁足畏也!然美則美矣,而終之始
局部3
難。故曰: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可不儆懼乎!《書》曰:“爾唯弗矜”。天下莫與汝爭功;爾唯不伐,天下莫與汝爭能。以齊桓公之盛業,片言勤王,則九合諸侯,一匡
局部4
天下,葵丘之會。微有振矜,而叛者九國。故曰:行百里者半九十里,言晚節末路之難也。從古至今,暨我高祖太宗已來。未有行此而不理,廢此而不亂者也。前者菩提寺行香。仆
局部5
射指麾宰相與兩省臺省已(以)下常參官并為一行坐,魚開府及仆射率諸軍將為一行坐。若一時從權,亦猶未可,何況積習更行之乎?一,昨以郭令公以父子之軍,破犬羊兇逆之眾。眾情欣喜,恨不頂而戴之。是用有興道之會。仆
局部6
射又不悟前失,徑率意而指麾,不顧班秩之高下,不論文武之左右。茍以取悅軍容為心,曾不顧百寮之側目,亦何異清晝攫金之士哉?甚非謂也,君子愛人以禮,不聞姑息,仆射得不
局部7
深念之乎。真卿竊聞:軍容之為人,清修梵行,深入佛海。況乎收東京有殄賊之業。守陜城有戴天之功。朝野之人所共仰,豈獨有分于仆射哉?加以利衰涂割,恬然于心,固不以一毀加怒,一敬加喜。尚
局部8
何半席之座,咫尺之地,能汩其志哉?且鄉里上齒,宗廟上爵,朝廷上位,皆有等威,以明長幼,故得彝倫敘而天下和平也。且上自宰相御史大夫,兩省五品以上供奉官,自為一行,十二衛大將軍次之;
局部9
三師、三公、令仆、少師、保傅、尚書、左右丞侍郎自為一行,九卿三監對之。從古以然,未嘗參錯。至如節度軍將,各有本班。卿監有卿監之班,將軍有將軍之位。縱是開府
局部10
特進,并是勛官,用蔭即有高卑,會宴合依倫敘,豈可裂冠毀冕,反易彝倫?貴者為卑所凌,尊者為賊所逼,一至于此,振古未聞。列位自有次敘。但以功績既高,恩澤莫二,出入王命,眾人不敢為比。不 禮數未敢有失,仆射之
局部11
顧尚書何乃欲同卑吏?又據宋書百官志,八座同是第三品,隋及國家始升別作二品。高自標致,誠則尊崇。向下擠排,(無乃)傷甚?況再于公堂,猲咄尚伯。當為令公初到,不欲紛披,僶俛 就命,亦非理屈。
局部12
朝廷紀綱,須共存立,過爾墮壞,亦恐及身。明天子忽震電含怒,責斁彝倫之人,則仆射將何辭以對。
毛松馥臨《爭座位帖》全圖
(30cm×649cm)
請向右旋轉手機橫屏欣賞
毛松馥臨裴將軍詩帖(局部)
圖1
大君制六合,猛將清九垓。戰馬若龍虎,騰陵何壯哉!將軍臨北荒,烜
圖2
赫耀英才。劍舞躍游電,隨風縈且回。登高望天山,白雪正崔嵬。入陣破驕虜,威聲雄震雷。
圖3
一射百馬倒,再射萬夫開;匈奴不敢敵,相呼歸去來;功成報天子,可以畫麟臺。
毛松馥臨《裴將軍詩帖》全圖
(35cm×296cm)
請向右旋轉手機橫屏欣賞
【書家簡介】
毛松馥,1946年生,字韻谷,號庸齋,山東新泰市人,著名書法家,楷、行、草兼擅,尤長于大草。出版有《庸齋翰墨》(書法作品集)、《毛松馥臨帖作品選》、《庸齋詩稿》等。有學者稱他“書有晉韻,詩有唐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