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雙塔在湯杯半決賽幫助國羽挺進決賽,李俊慧和那件不愿離開他的衣服一起傳遍羽球圈,不久,雙塔在世錦賽奪冠,順利脫下衣服一雪前“恥”,那一年,在一片的歡笑和喜慶中,我們曾以為那是中國男雙的又一個高峰起點。
(李俊慧脫衣服名場面)
誰也不會想到,三年之后,當他真的要脫下戰袍離開這片賽場時,所帶走的除了年少得志的輝煌,還有壯志難酬的落寞。
男雙困境
其實黃金一代,尤其是風云在大賽上的高光表現,讓大多數球迷都忘記了,在男雙這個項目上,其實一直是我們的薄弱之處。拋開風云,再在國羽的歷史上去找到一個能掀起波瀾的男雙,還得數到李永波和田秉毅,即使在倫敦奧運前后幾年人才濟濟一統天下的年代,男雙也沒有像其他項目一樣培養出雙子星或者是穩定的集團優勢。可以說我們在男雙上的底蘊和厚度并沒有想象中那樣達到領頭羊的地步。
因此,當李俊慧和劉雨辰被當作風云的接班人看待時,他們所注定要承受的,或許是他們本不該承受的壓力。
在過高的期待中成長,就沒有緩和的余地,要么就是站在高峰,繁花擁簇。要么就是跌在低谷,苛責冷笑。
雖說那句“巔峰產生虛偽的擁護,黃昏見證虔誠的信徒。”是金玉良言,但在這個時代,信徒的聲音是微妙的。那些如潮水般的贊美或者指責,始終是最強烈的聲音,并一定程度對運動員產生著微妙的影響。
雙塔奇兵
風云時代過去之后,在里約奧運的舞臺,傅海峰燃盡熱血和張楠共同守護住了男雙的榮耀。但這同樣的更讓人著急究竟誰能接上他們的位置,為中國男雙在世界羽壇占據一席之地。
諸神黃昏,當世界需要一個新的英雄,這個時候,正在成長的李俊慧和劉雨辰恰好對上了時機。
實際上,在這之間,他們已經就已經循序漸進的走過了一條主力男雙該走的路,早在2013年,兩人就先后奪得亞青賽、世青賽兩項冠軍。18歲的李俊慧、超過1米9的身高、世青賽冠軍,可謂前途無量,有躊躇滿志的資本。
一路摸爬滾打,在2017年,兩人迎來生涯的第一次起色,他們奪得全英賽亞軍,在印尼打敗小黃人組合,并在同年登頂世界第一,開始擔負起男雙大梁的責任。
但生活不是電影,它很快教會了李俊慧,在這個賽場生存,遠不是一步一步就可以固若金湯。
當年世錦賽,李俊慧劉雨辰以頭號種子出戰,卻在首輪就在阿山和帶的一個小將手中敗北。盡管阿山并不是無名之輩,但世界第一首輪就輸給了以老帶新的組合,也引起了普遍的質疑,22歲的李俊慧不但要面對首次世錦賽鎩羽而歸的失落,還要面對諸如“最水的世界第一”的言論指責。
但這是作為一個頂級選手所必須經歷的路,當年林丹同樣也是以頭號種子的身份,雅典奧運一輪游,“林一輪”的標簽,同樣也是他用漫長歲月和實力撕去的。
幸好,僅僅過了一年,李俊慧便迎來生涯的第一次起飛。
2018年,這一年,李俊慧不僅在湯杯“一脫成名”,同樣也獲得了湯杯冠軍,加冕世界冠軍。
同年世錦賽一路過關斬將,決賽擊敗日本“雞血組合”奪得首個世錦賽冠軍。
在年末世界羽聯總決賽打敗日本“遠渡”組合奪冠,那時是十年之內,在該項目中,國羽唯一的總決賽男雙冠軍。
兩個1米9的大高個,帶上世界冠軍的光環,這似乎是國羽男雙的模板。那時的李俊慧的確就像能在天空起飛的男人,其實對于一般選手而言,已經是一種堪稱完美的成就,但在國羽中,顯然需要他做的事成為一段傳奇,而離傳奇,還需要漫長的歲月考驗。
但“雙塔”的名聲,在這一年,應該是在世界羽壇和國羽球迷的心中所熟知。
能力與責任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坐上了國羽頭號男雙的交椅,自然也就承擔了更多的期待。
但過了2018年以后,雙塔的狀態開始下滑,至少是沒有更進一步,雖然在蘇迪曼杯中助力國羽奪得冠軍,但在個人賽中鮮有耀眼成績。
在世界男雙的賽場,小黃人風光無限,老大叔組合亨山竟然也老樹開花,和小黃人時常會師決賽,并且亨德拉在35歲的年紀,拿到了世錦賽冠軍。而日本渡邊迅速成長幾乎和這兩對三分天下。
相較之下,雙塔的狀態和成績并不如期待,世界羽壇男雙在極致的拼發接發中前場平抽擋的潮流下,他們的身高在一定程度上竟然成為了劣勢,2019年,他們的報道多是“狀態低迷”、“爆冷”。這也讓男雙的東京奧運之旅蒙上了一層低迷色彩。
同樣在球迷和運動員之間,也似乎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球迷的苛責和運動員硬剛的回應在社交平臺的效應無限放大。
在這個社交5G的時代,如何面對網絡與媒體同樣也是一種能力,而這個時代每個人的個性也更為鮮明和突出,也許李俊慧不是不明白如何圓滑的面對這些問題,但一種叫做年輕的棱角在這個年紀有自己的鋒利。
這鋒利也付出了代價,李俊慧和劉雨辰在比賽中交流較少和比賽成績起伏聯系被批評,鮮明的例子是在2019年世錦賽頒獎李俊慧未站上主獎臺合影被廣泛傳播和指責,盡管他在個人平臺解釋是因為“領獎臺位置不夠容納全部的人!”,但這解釋的聲音微乎其微,選擇理解的人渺渺無幾。
這些表現,固然是一種缺陷,但這種缺陷出現在一個年輕人也是再正常不過的,沉穩如諶龍,同樣在里約半決賽時面對央視媒體態度抵抗被輿論指責。而諶龍同樣也是因為被拿來與林丹比較承受了很多的輿論壓力。
總之,國羽頭號男雙的責任,和因此帶來的輿論關注與壓力,是雙塔所不能避免的。從披上國字號戰袍的那刻起,能力與責任,就注定與他們同行。
(連續魚躍渴望勝利的李俊慧)
奧運失利,不夠理性的批判。
雙塔的確有些可以批評鞭策的地方,比如在比賽的逆境中展現更昂揚的斗志,比如在面對負面評論時,用一些稍微軟化的方式。
但在奧運決賽的失利,他們的確承受了他們所不該承受的批判。
乒乓球混雙失利日本在社交媒體引起軒然大波,羽毛球作為乒羽不分家的運動受到了更大關注。而對手羚羊是東京奧運后期崛起的大黑馬,一些過于敏感的原因讓這場比賽備受矚目。
但最終,雙塔在第二局的脆敗,讓人們代入太多比賽之外的情感。菜XX的一則祝賀首金的推文更是讓問題惡化,羽毛球作為一個社交媒體關注度并不高的運動,在那天因為這場失利上了熱搜。無數的球迷,甚至以前不知道羽毛球的人從四面八方奔赴而來,劈頭蓋臉的指責甚至謾罵。那天拿了奧運銀牌的雙塔,在輿論的字眼下,無異于罪人。
但時間過去,我們再理性的去看待這場賽果時,這場失利真的不可接受么,其實在賽前,雙塔連進入決賽的牌面都微乎其微。
奪冠熱門如何?不可一世的小黃人小組賽就負于羚羊,淘汰賽更是2比0輸給馬來早早回家,傳奇老將亨山也終是向年輕低頭無緣領獎臺,雙線發展的天才渡邊兼項差一點就顆粒無收。
最終,他們進入了決賽,已經是一種意料之外的驚喜,面對的是狀態爆棚的黑馬,輸了并不算爆冷。
如果說他們決賽做錯的唯一一件事,或許就是沒有以一種體面的方式或者是沒有以一種大家所期望的方式輸掉比賽。畢竟在描述英雄的電影中,有的大俠甚至死都是站著死的。“可以被消滅,不會被打敗”更是從小就灌入腦海的觀念。
但人非完人,在面對巨大壓力時,在被對手壓制的毫無辦法時,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擁有那種排除萬難堅持到底的能力。
我們可以“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合理的批評,但不能不管不顧的破口大罵:“你他媽的怎么就不能做個英雄!”
忘記是非成敗,祝福新的旅程
如何評價李俊慧的職業生涯,他曾經奪得世界冠軍,湯杯冠軍、蘇杯冠軍,曾經某個決賽冠軍領獎臺上有他的身影,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和奏起的國歌有他的汗水。
他也有過低迷與爭議,本來還有很多上升與成熟的空間,或許他能夠重鑄榮光,或許他的每篇推文都能有退役文章中的字斟句酌,但可惜的是傷病與狀態等等原因已經不會給他再在國際賽場成長的機會。
少年還未成熟,但他已經要離開。
席慕蓉曾經說:“生命原是要不斷地受傷和不斷地復原 世界仍然是一個在溫柔地等待著我成熟的果園?!?/strong>
如果說他在征戰四方時,我們可以為他的一些不足提出批評與指責。但如今他已經選擇告別,就讓我們為他在這段歲月所流下的汗水鼓掌。
(雙塔球迷會作品:我們這五年)
那些不夠完美到成為傳奇的歲月,也是一個人的寶貴青春。 期待一個人的完美,同樣的包容一個人的瑕疵。
祝福李俊慧,人生何止26年,還有很多可以高高躍起的時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