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樂在歷史中的發(fā)展,總是在商業(yè)與藝術(shù)之間不斷擺蕩,多數(shù)人傾盡努力,也只能完成一頭的訴求,總會失衡,能完美二者平衡的人畢竟少數(shù),所以成為了偉大的音樂人。
《The Beatles:Get Back》是最近知名導(dǎo)演 Peter Jackson 指導(dǎo)的最新紀(jì)錄片,記錄了 The Beatles 樂隊解散前的珍貴影響——怎樣,不用我多講,大家也會承認(rèn) The Beatles 偉大吧?
一邊是國內(nèi)流行音樂獎項以平臺流量評選出了難以服眾的“十大熱歌”引發(fā)口水戰(zhàn),另一邊也是做音樂平臺的 Apple Music 推出了「 The Beatles:昨日,今日與永恒 」專輯,借以和最新紀(jì)錄片同步帶新一代的聽眾能認(rèn)識這支偉大的樂隊。
每個年紀(jì)都有認(rèn)識 The Beatles 的渠道和方式,因為他們影響的人足夠多,所以總能不斷蔓延音樂魅力,輻射給不同的人,而這支來自英倫的樂隊,從越來越年輕的歌迷口中形容,絕對是“偶像的偶像”。
我本人最初聽到 The Beatles 的歌,是源自張惠妹翻唱他們的《Come Together》,而后因為喜歡這首歌,我才去追原唱的專輯——那還是在國內(nèi)只能聽打口帶認(rèn)識 The Beatles,且人人不只 MP3 為何物的年代——不比現(xiàn)在, 在 Apple Music 聽 The Beatles 的專輯還有 ATMOS 杜比全景聲的技術(shù)加持 ,實在很爽!
《Come Together》是出自 The Beatles 的《Abbey Road》專輯,是他們創(chuàng)意發(fā)揮得最“夸張”的一張專輯,這首歌幾乎已經(jīng)到了搖滾樂界無人不曉的地步,現(xiàn)在在 Apple Music 的 ATMOS 杜比全景聲中聽,還能更明顯聽出從頭到尾偏右的鼓與偏左的 bass 相互呼應(yīng)的設(shè)計,整首歌的編曲看似精簡卻濃纖合度,音樂與詞曲也配合得剛剛好。
所以帶著一點自豪地說,當(dāng)我已經(jīng)能至少張口就唱出 The Beatles 至少 30 首經(jīng)典歌的時候,才有了孫燕姿翻唱《Hey Jude》一事,并令更多小朋友因為孫燕姿而知道了這支樂隊。
當(dāng)我第一次聽到原版長達(dá)七分多鐘的《Hey Jude》被孫燕姿和制作人減到四分半的長度時,還略有不習(xí)慣,但后來也漸漸能欣賞這兩版各自的美好了。
這么看,無論是我的偶像張惠妹,或是別人的偶像孫燕姿,The Beatles 作為當(dāng)之無愧的你“偶像的偶像”這件事是大家的共識。我收藏的黑膠唱片,最多的藝人恰就是 The Beatles 和張惠妹。
張惠妹最近接受 Apple Music 的采訪時也有提到: “搖滾”對我來說就像原住民的音樂——簡單、赤裸、直接、充滿生命力 。
大家想到“阿密特”最直接的反應(yīng)就是搖滾曲風(fēng),但對于張惠妹來說“阿密特”的音樂代表的是突破性、實驗性和不設(shè)限。
“阿密特”鮮明的 live band、樂團(tuán)的原創(chuàng)風(fēng)格,很自然直接,張惠妹和“阿密特”這一對“密友”還建議大家按照歌曲的風(fēng)格和聆聽的感受來播放歌單,比如前面三石我提到的《Come Together》,“阿密特”建議與《阿密特 給親人 來唱歌吧 等待豐收的父親》組曲連播;
張惠妹小姐則建議把專輯《Abbey Road》中的《Here Comes the Sun》和她的《單純》連播,《Let it Be》和《三月》放一起聽也是來自張惠妹的建議,大家或許可以就此感覺到編曲上異曲同工之妙。
另外一組受到 The Beatles 影響很深的樂隊,是很技術(shù)系別的 魚丁糸 。
魚丁糸的鼓手小威和吉他手家凱,分別就自己受到 The Beatles 啟發(fā)而創(chuàng)作發(fā)表過的作品,推薦了這支熱門樂隊一些意象不到的“冷門”佳作。
鼓手 史俊威 同學(xué)首當(dāng)其沖要推薦 The Beatles 的一首冷門歌《Maxwell’s Silver Hammer》,十二年前的《春.日光》中《嬉戲之后》這首歌錄制時,小威腦中一直想著就是《Maxwell’s Silver Hammer》這首歌。
吉他手 劉家凱 要推薦的是 The Beatles 的歌曲中,有一首短小卻意味深遠(yuǎn)的歌《Blackbird》?!癇lackbird singing in the dead of night”、“You were only waiting for this moment to be free”,除了歌詞令人觸動之外,吉他是由主唱兼貝斯手 Paul McCartney 彈奏,家凱驚訝他只用了兩根手指卻演奏出了相當(dāng)特別的吉他聲響,不同于追求技巧的吉他手的演奏,創(chuàng)意卻又清新獨特,于是《Blackbird》成為了家凱最常彈奏的 The Beatles 歌曲。
The Beatles 不只是帶動了全世界的搖滾熱,更是帶動了英國小鎮(zhèn)利物浦的旅游業(yè);我至今記得 2018 我在英國過年時,去利物浦 The Beatle 博物館參觀時的震撼,這樣一個清幽的小鎮(zhèn),卻居然孕育出這樣一支偉大的樂隊。
同樣,史俊威和劉家凱,也曾因為對 The Beatle 的熱愛,而去當(dāng)?shù)刈穼づ枷竦淖阚E。
錄制《夏·狂熱》專輯時,史俊威和劉家凱從倫敦去利物浦探訪,yi'lu一路上導(dǎo)游說著 The Beatles 的故事,來到了草莓園的門口,阿福跟小威興奮地跳下了車,想要感受這首歌的創(chuàng)作靈感之地。
咦!?就只有一個看似荒廢的紅鐵門,旁邊墻上寫著“Strawberry Field”……盡管可能有想象中瑰麗的場景,但《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仍舊是家凱心中覺得最迷幻的一首 The Beatles 歌曲。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