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李多善:《周易》普及本譯全本(一)

0
分享至

說明

都說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可是這精深的文化能夠坐下來的閱讀的不是很多,可以讀懂的更少,能夠完全理解的就寥寥無幾了。傳統文化的艱澀難懂,是其難以在當下普及的重要原因之一。當下物質生活豐富的時代,人們對精神生活的需求開始日益強烈了。是在傳統中尋求創新繼承,找到一條可以適應當今社會人們需求的道路,讓中國傳統文化以新的面目和形式出現,還是完全去擁抱西方文明,接受西方相對簡單明了容易被接受的知識? 我想中國人更希望中西融合,以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為主的,新的中國文化出現。
我是一個沒有讀過正規高等學校的人。也沒有正經
讀過幾本書。可是卻一直有著強烈的愿望,渴望自己能夠多讀書,而且愿意把我讀書所思考的一些自認為有益的知識和大家一起分享,以為這是做有益的事情。一直認為自己讀的幾本書和經歷的一些事,讓我的腦袋不糊涂了,是個相對有些清醒明白的人。我希望將這明白告訴大家,希望大家都擁有一個清醒的、可以獨立思考的腦袋,可以用清醒獨立的腦袋為祖國的富強,自己的幸福而努力。

《易經》是我讀過的幾本書中的一本。在小的時候,家里有長輩去世,要請陰陽先生看墓地。陰陽先生手托個八卦羅盤,嘴里念叨著聽不懂的咒語,一會這些,一會那樣。我看著這陰陽先生,就覺得很神圣。大人們告訴我,這陰陽先生是通天徹的,是讀的懂易經八卦的。我就記住了易經八卦,暗暗的下決心要讀懂這易經八卦,也做個讓人尊重的先生。
到合肥上學后,我接觸了《易經》,讀起來真的是艱澀難懂,反復讀了許多次還是迷迷糊糊的。慢慢的又讀了其他的一些古書,文言文的基礎有了一點。這個時候對于《易經》就有了些知道,易經并不是被那些陰陽先生用來算卦看墓地的。他所具備 的義理知識非常的高深,是中國的傳統的活水源頭。
對于《十翼》以及其他諸位前人先賢之注釋,本人并未在此文中予以錄寫。

一則因為前人先賢皆以文言文注釋為多,不便與今人閱讀,而且我寫這文章本意是寫自己的見解。
二者,今日不同往昔,先賢前人所處時代早已不在,今天的中國已經不再僅僅是中國之中國了,早已是世界之中國。科學技術的發達以及互聯網的興起,已經將許多前人先賢的許多思想給予了打破。
三則,《易》本無思也,無為也,感而逐通天下也。每個人讀書都會有自己的認為,自己的思考,雖然我們應當借鑒和肯定前人的成績,但是并不是為了否定自己應該有獨立的了解和思考,而是更加要有獨立之思考和見解。這也是《易》之精神,變化之道,各見各異,卻又最終一同也。《易經》是中華文化的源頭。道家從“坤”卦中演繹出了崇尚自然的“無為之道”,
(暫且如此說,并不定)。儒家從“乾”卦中演繹出了“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的極高明而道中庸儒家文化。先秦的諸子百家,無一例外的均受到《易經》的影響。我們今天所常說的“天人合一”、“厚德載物”、“自強不息”、“三陽開泰”、“周而復始”、“否極泰來”、“剝盡復生”、“居安思危”、“光明正大”、等等許多日常語言,都是來自于《易經》。

學而時習之,人只要學習,就是進步,就是好事。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我思故我在”。既要學還要思,思則有自己獨立之見解,并不需要在某某人或某某文(書)之中,那是自設套子,把自己圈死了,不符合《易經》之變的精神,也更不符合今日之“創新”之精神,恒而無定是為古今之道。六經注我,非我注六經。
即能進
去還要出得來。不囤于自我,不固步自封,不停滯不前,“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才是正道。自己給自己設定了套子,有了框框,所具備的 也就只有方寸之地了,所得也就不會大了,和我們祖先說的這“元”就不符合了。今天依然有讀書人被束縛著,思想不能解讀古人,不了解世界,不知道中國是世界的中國,世界也是中國的世界!我們的傳統文化是要與世界其他文化接觸交流互相互融合的!唯我第一,唯古人是圣賢,捧的高高,根本不加以批判的繼承,那不是繼承,也繼承不了中國傳統文化,更不要想有所發展和創新這悠久的中華文化!許多先輩賢人以為《易經》包羅萬象,我只寫我所看到的、我思考的、我的見解。我即是我,非我我無,無我即是我,乃是《易經》之注也。

雖然只是學習皮毛,卻以為是不誤這古人留給我們的精神,所以敢為文而言之。術業有專攻,認識有深淺,思考有不同,不同而同于大同,是為學之精神也。

然我亦非《易經》之一注也,注之者多,凡是我可讀之書,無分中外古今,皆注我,我亦是我!獨立之存在,獨立之思考,獨立之,故我在!
我們尊重學習先輩賢人,不是要一直把他們當做神仙一樣的供奉,不是樹個牌位,天天燒香祈禱。他們是他們,我們是我們。當今世界的發達早已經超越先輩之時不知多少,我們要學習的是他們的精神!
《易經》一卦皆可以演繹推理萬變之道,非一兩人舉一兩例可以包含的。我此文亦是我之見解,我之思考。“易本無思,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逐通天下,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于此?”。切切不可以為這就是《易經》之全意。《易經》之變化之道所包含,古今以來,未有人可以全知也。孔子曰“加我數年,五十而讀易,當無大過也”,讀易“韋編三絕”。故《易經》之深,非能全知也。此文只是我的見解,自以為有益,所以拿出來和大家分享,共同學習探討。非雖真正文人,亦具有開放學習之精神。
顧炎武言:學者之患,莫甚乎執一而不化,及其施之與事,有扦格而不通。
管子曰:聽于鈔(妙)故能聞無極,視于新故能見未形,思于浚故能知未始,發于驚故能至無量,動于昌(冒)故能得其寶,寶立于謀故能實不可故也。

我之見解如:
蠱卦之初六爻曰:“干父之蠱,有子,考,無咎,厲,終吉”,本意是:除去父親身上的蠱蟲,有這樣的孩子,父親沒有災難,雖然有危險,卻可以解除。

我意例曰:除掉先輩前賢之錯誤的、過失的、有害的思想,有這樣的人,是好事情,可以發展創新,有利于解決危險的、困難的問題,。
這就是我學習《易經》乃至其他中國傳統文化的目的。致知知止!知分別,去分別。不僅僅是日用,而且日用而知。
舉個例子,一年十二個月,古人用干支、易經表述:

子月(農歷十一月),復卦。
2.丑月(農歷十二月),臨卦。
3.寅月(農歷正月),泰卦。
4.卯月(農歷二月),大壯卦。
5.辰月(農歷三月),夬卦。
6.巳月(農歷四月),乾卦。
7.午月(農歷五月),姤卦。
8.未月(農歷六月),遁卦。
9.申月(農歷七月),否卦。
10酉月(農歷八月)觀卦。
11.戌月(農歷九月)剝卦。
12.亥月(農歷十月),坤卦。

想把民日用而不知的給大家說說。讓大家都懂得我們原來一直都生活在這傳統文化的影響之中,并未跳出去,也沒有孫悟空那樣大的本領,我們的思想即便是極高明的,而我們的庸事庸行庸言庸徳,依然是在這在傳統文化影響之中的,只是現在我們還可以接受西方的、世界的其他優秀文明,并不只是這一個《易經》在影響我們。明白我們是怎樣的活著,活在怎樣的思想之下,這便達到了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要大家都來研究這高深的學問,知道便可。人總不能整天渾渾噩噩活著。既為人,就有思想。“我思故我在”。
“極高明而道中庸!”
,當然這個中庸非完全是古人所說的中庸,而是符合當今社會發展的,能夠適應社會生存的一切必須。即隨時而中。我們需要學習中國的優秀傳統,也要吸收學習一切國外的優秀文明!我們要擁有比古人更大的胸懷,不僅僅是中國,不僅僅是中國傳統文化。科學的進步使得我們可以見到的比古人要多的多,他們只能見到日月星辰,風云雨雪雷電等,以為那便是天,今日我們不僅僅知道了銀河系,還知道了幾十億、數萬億光年之外仍然還有天,我們不僅僅是飛到了九霄云外,我們人類已經登上了月球,到達了火星!至于小微,我們知道了中子、質子等等。“大而無外謂之大一,小而無小謂之小一”,我們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也。道之無窮也。
經濟學家阿爾弗雷德·馬歇爾在《經濟學原理》中說:“如果世界物質財富遭到破壞,而制造這種財富的思想卻被保留下來,則它會很快地得到補償。但是如果所喪失的是思想,而不是物質財富,則這種財富會逐漸消失,世界復歸于貧困狀態。”
人與人財富不平等的背后,是人與人知識和思想的不平等。

學習是我們走向平等的道路,獨立思考是獲得平等競爭,獲取美好生活的前提。

此文僅僅是個人閱讀之獨立之思考,僅僅為一人之了解,而且由于沒有受過正規的古文教育,書讀的也確實很少,所以見解并不高明。只是皮毛的剛剛讀懂《》的字面之意,所有的注解,只是就字句而解,并沒有達到《易經》之哲學之意,沒有反映出其“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只能說是在功利境界中的普通人的“功利見解”。沒有高明,就更談不上極高明了,所以也實行不了中庸之道。所要給讀者的只是一個功利之人的功利之見解。如果有些意義的話,這功利見解也還是正的,還是善的,還是變化的,恒而無定的。
讀者讀起來也不會覺得累,不會感覺艱澀難懂。因為我用的都是大家可以理解的語言,所舉的例子也都是大家可以接受的,熟知的日常生活。
總之這樣的見解和書寫不是高高在上的,不是枯燥乏味的。

希望大家指正、指導,共同學習進步。

李多善

2017年4月5日

《乾卦》:(上乾下乾)
乾:元亨利貞。
【白話】:初始、亨通、利物、貞正。

【意例】:乾之初始亨通利物貞正固定。乾為初始,混沌,取象于天,卻非天,取象于陽,卻非陽。其為生生之勢能,為君子自強不息之至健。元亨利貞,四德也。 元者,善之長也。生生之為仁,生生不息,善之長也。元者 ,始也,初也,首也,仁也,大也。首出庶物,萬國咸寧也。 元為四德首,四德主。元而亨通利物以及貞正固定。生生為大,生生為仁 ,生生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是以人法天也,即乾也。法其生生不息,法其 大,法其仁。其生生在人為性,在身為心。率性,本心即為仁,即為元,即為乾。

亨,即通。周流六虛,變動不居。至德者,絕無遺棄,絕不放棄。即生生,便亨通一切,光耀一切,發現一切,包容一切。萬物同體,通暢無礙。

利,即義。大用流行,即利萬物生生。有之以為用,無之以為利。利,義之和也。生生而亨通,利物而一同,獨立成生生之己,純德不已,便是義。純德者,無私也,元德之生生也。

《詩經.周頌》:維天之命,於穆不已。
於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
假以溢我,我其收之。
駿惠我文王,曾孫篤之。駿惠我文王,曾孫篤之。

純德即義,天下皆俱備,皆不失純德,即利也,義之和也。故利,亦為和也。 俱備純德,不失天命之純德,即與天地萬物與一切和諧,同體。豈不利也?大德也,至德也。

貞,正也。貞正固定。純德之備嗎,貞正固定,不失,不增。無改變,無顛倒,無迷茫,無虛妄。通天徹地之骨干也,即智也。故貞又為智。無智何以為德,無貞正,則純德必失,而生私自虛妄,墮入無邊苦海,沉淪欲望也。故貞為正,為干,為智也。

四德者,非我之幾句言語可以盡,非文字可以達其本。只不過起一開始,各位當得意忘形,即入便要忘記這些固定的語言,尋得自己的見解和意會,切不可執一不化。需之易道之大,之廣,之深,在其生生不息,在其變動不居,在其日新也。

1.爻:初九,潛龍勿用。
【白話】
:龍尚潛伏在水中,養精蓄銳,暫時還不能發揮作用。

【意例】:潛:藏、游、深、沉等。《尚書》:沱潛即道。勿:古代士大夫的旗子,用來聚集群眾。不、無。《道德經》圣人被褐懷玉《詩經.小雅》:魚在于沼,亦匪克樂。潛雖伏矣,亦孔之炤。憂心慘慘,念國之為虐!

《詩經.周頌》:猗與漆沮,潛有多魚。有鳣有鮪,鰷鲿鰋鯉。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潛龍,本是龍,非未成龍。勿用,因政無道,不顯于世,不以政治于民,以水行周流而育化萬物。夫唯不爭,天下莫與之爭也。教化之道也。若以隱士、潔身自好之士而論之,太過于狹隘,而失大道也。不得于政,而行于教。潛龍也。
2.爻: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白話】:龍已出現在地上,利于出現大人物。
【意例】:見:通現。德被萬物,故萬物睹。田在中,公田也。

《詩經》:有渰萋萋,興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彼有不獲稚,此有不斂穧,彼有遺秉,此有滯穗,伊寡婦之利。先公后私,讓利于民也。故利見大人。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 先天下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 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 況於鬼神乎?

3.爻: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白話】:君子白天勤奮努力、自強不息,晚上也警惕、不懈怠,這樣雖然處在危險之地,也不會有災禍。

【意例】:乾乾:生生、健健,自強不息也,率性為道也。

夕:《詩經》:皎皎白駒,食我場藿。縶之維之,以永今夕。所謂伊人,于焉嘉客?《莊子》: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惕:敬、憂、愛等。若:善、香草、乾草等。夕惕若:珍惜時光,警惕并剔除雜念,每天至善,保持純德。厲:磨、烈、猛、為、作、虐、上、嚴等。《詩經》:取厲取鍛。厲無咎:君子自強不息,無論經歷什么樣的磨難,痛苦,都沒有問題。只要終日乾乾,夕惕若。

爻: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白話】:龍或騰躍而起,或退居于深淵,均不會有危害。

能審時度勢,故進退自如,不會有危害。或曰:能夠抓住機會,就可以突破,有大發展。明白有風險,就保守固本。辨別的清楚,肯定不會有問題。致知,知止,進退自如也。
【意例】:或:邦、有,通域、惑。人各有所守,皆得謂之或。

躍:上、進、迅。大為躍,小為踴。躍去其所,踴不離其所。

在:居、存、善。或躍在淵: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治,事善能。

5.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白話】:龍飛上了高空,成了身居高位之人,可以有大作為。

【意例】:龍: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登于天,秋分而潛淵。《廣雅》:君。《廣韻》:通。《玉篇》:和葉,萌也。此利見大人:《尚書》:亦越文王、武王,克知三有宅心,灼見三有俊心,以敬事上帝,立民長伯。孟子: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尚書:康誥》: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老子》: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爻:上九,亢龍有悔。
【白話】:龍飛到了過高的地方,將會后悔。

【意例】:亢:過、極、強、蔽。

7.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白話】:群龍沒有領頭的,很好。
【意例】: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和太和,乃利貞。物各付其物。

群龍,皆是龍也,獨立之個體,處于平等之地位也,相互而成卦,獨立而意義也。獨立之精神也!人若如此,不吉利?古人之大智慧,真精神也。

《論語》: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己

嵇康:廣求異端,以明事理。

《易》:智周萬物,道濟天下。

當我們不屑于奇技淫巧時,我們失去了科學技術的發展。當我們非楊子不拔一毛利天下之時,我們失去了經濟的發展。當我們非西方文明的時候,我們便失去了西方文明。當我們非中國傳統的時候,我們便失去了中國傳統。

道,并行不悖也。理之至極,橫說橫有理,豎說豎有理。執一不化,便必然至陰,而無陽。

今日為世界一體,開放文明的社會,人人皆為獨立之人也。民可親,不可凌。獨立而為生生不息之意義也,并行不悖也,無有所欺、無有所棄,俱為天命之,俱能率其天命之性也。

第二卦:《坤卦》
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白話】
:初始,順通。利于母馬之貞正,是吉利的。君子有所往。開始時有迷茫,后得到宗。西南得到朋友,東北喪失朋友。安穩正道可以吉。

【意例】: 牝馬:母馬,柔順、育養也。 地精為馬。馬行地上,龍飛馭天。乾獨不可生,坤獨亦不可生。坤柔而承順乾健,德合一體,萬物資生也。乾象天,坤象地。乾象陽,坤象陰。乾象無,坤象有。乾象知,坤象行。乾象本,坤象分。乾象本心,坤象形體。坤不可獨而生,必往而得順承乾之利。

以先天圖即 :乾南、坤北、離東、坎西、震東北、兌東南、巽西南、艮西北。

以后天圖即: 乾西北、坎北、艮東北、震東、巽東南、離南、坤西南、兌西方。

西南得朋,得其類也。東北喪朋,遇其偶也。喪其朋,遇其偶,安定而貞正,吉利也。坤必離其類,遇其偶,可以安而貞正吉利。

坤之順乾,不是屈膝之順。而且乾之元德天命,絕無一絲一毫的不平等。其為群龍無首,各正性命也。坤之順承,是直得也。絕非奴儒、賤儒之言,女子需順從丈夫,臣子需順從君主之所謂的奴役之不平等的順從。天地之德絕無不平等,其即生生皆萬物一體,皆各正性命,皆平等也。當必明知。

1.爻:初六,履霜,堅冰至。
【白話】:腳踩著霜,氣候變冷,堅冰時刻就要到來。

物極必反。陰氣已經來了,將會逐漸增強。舊有的增長模式開始衰退,將要面對更加嚴酷的時刻。剛剛入冬,萬物開始要迎接寒冷的冬天了。

【意例】: 履:禮,飾足以為禮也。見跡,相就也。由霜而堅冰至,凝結之過程也。坤凝成物,萬物資始。凝而成形,生生之生也。坤之初,始凝也。行之初也,行而有禮也,非獸行也。承乾之道也。

2.爻:六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白話】:正直,方正,廣大,具備這樣的品質,不習不會有什么不利。

擁有天命之性,地德之厚,雖然很多東西不懂、沒有學習,也沒有什么不利的。古代直即是。直,道也。方,中正也。大,即太、泰、極、天也。

【意例】:直方大,皆道也。習則不直,不方,不大。不習,即原本,即自然,即元初。無有一點私意,無有半點瑕疵,至純至真,何須習?本性也,天命天道也。不習,即日新也。習則有偏見,則易陷舊習,墮于舊知。


3.爻: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
【白話】:含禮儀文明而肯貞正,如果
從從事王事,雖然沒有成就,但是也會有善終。

【意例】:章:禮文、明等。或:國、邦,有,守一也,地也,通域。王:主,天下歸之曰王,坤之主為乾也。事:使、立、由。

從:本、自、就。成:就、畢、善、平。終:極、窮。

包容禮儀文明,所以貞正。地自乾立,由虛無而成終極。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也。

《尚書》:德日新,萬邦惟懷;志自滿,九族乃離。王懋昭大德,建中于民,以義制事,以禮制心,垂裕后昆。予聞曰:能自得師者王,謂人莫已若者亡。好問則裕,自用則小。嗚呼!慎厥終,惟其始。殖有禮,覆昏暴。欽崇天道,永保天命。

4.爻:六四,括囊,無咎無譽。
【白話】:清靜純潔至遠無底。沒有禍患,沒有贊譽。

【意例】:括:絜、遠、廣、清、靜。囊:《詩經》:于橐于囊。帛書《要》:居則在席,行則在囊。小為橐,大為囊。無底為囊。

老子: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

尚書曰:無有作好,無有作惡。

孔子:予欲無言,天何言哉。

去自私之己!存天理,率性為道!故無咎無譽。若有咎有譽,則有掛礙 ,有粘連遲滯,非天命天道,非本性本心。

王陽明《傳習錄》前面的話:

門人有私錄陽明先生之言者。先生聞之,謂之曰:“圣賢教人,如醫用藥,皆因病立方,酌其虛實溫涼、陰陽內外而時時加減之。要在去病,初無定說。若拘執一方,鮮不殺人矣。今某與諸君不過各就偏蔽箴切砥礪,但能改化,即吾言已為贅疣。若遂守為成訓,他日誤己誤人,某之罪過可復追贖乎?”

5.爻:六五,黃裳,元吉。
【白話】:黃色的衣服,是大吉祥。

長衣服在外邊,黃衣服在里面,意寓人的內心具有美德,是大吉的。

【意例】:黃:地之色,中央色,玄、幽遠。裳:下裙。通常。常為恒、久。地之中正玄遠常道恒久,是首吉、初吉、大吉的。

6.爻:上六,龍戰于野,其血玄黃。
【白話】:龍搏斗于荒野,流淌的血把泥土染的玄黃。
【意例】:陰本應順承于陽,坤
本順承于乾,不可盈滿至極。不可形役本心,物欲至極,失去本性。雖凝而為萬物資始,卻不能至極而侵陽,而欲凝乾,物陽,失本心,失順承。私不可廢公,欲不可失德也。侵陽,則陽必戰,戰則其血玄黃,地之血色也。陰終不可勝陽,坤絕不可凝乾。

用六,利永貞。
【白話】:利于永遠保持中正。
【意例】:坤地厚德、廣大、無疆,包容、生育萬物,萬物資始。利于永遠
正固定。

說明三

死的教訓是為腐,不能應用之公式是為迂。迂腐者畫格格,定框框,沒有突破,哪里有新、有易,有道?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廉恥,是功用。教化眾生,開化民智是功用!利物,利他,利己是功用。人身不滅,皆功用。道之所存不可須臾離身也,道于身,也必功用之!思考天地境界,極高明而中庸,亦是功用。群者見己,卓爾不群!則皆是功用。無中即生有,有即是功用。道統于一,道亦施之萬物,萬物各殊,道不用,即無功用,則無萬物。無萬物即無道也!即生道,道必用之萬物。人與天地齊,得天地靈氣而生者,行天地道。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必功用道與他人與萬物,行道即功用。萬物各得其所,道之用也
,功用也!言功用與言道德、天地并不沖突。

我們的道德一定要是今日的,適合今天的。人是有理性的動物,有道德的動物,故有動物性,但是有道德的動物。沒有道德是沒有社會的,故人都或多或少在行基本的道德,無論知還是不知所行是道德,沒有人可以完全不道德。道德之行亦是功用。知變化之道,后功用變化之道。故先必須學習形而上的道。功用變化之道與形而下的知規律、知邏輯、知日用非一個概念。下知上達言百姓知日用,若上達可知變化之道,至于能否功用變化之道則是另外一個層次。日用與功用變化之道,非一個層次。就如人可以日用計算機互聯網,而知其是軟件開發工程師利用開發軟件編輯的程序是一個知,知道開發程序工程師所用開發日用軟件的軟件亦是上一個層級的軟件開發工程師開發的,又是一個知,及至知道計算機互聯網是0.1代碼編輯出的,另又是一個知。一級一級的軟件開發工程師,不僅僅知,而且知道變化之道,功用變化之道,而成就變化無窮也。

我們古人重視內圣修心自省,而輕視功用,雖然也言極高明而道中庸、知行合一,卻只是思想的、人文的、政治的、哲學的,很少人用之于法制、軍事等,極少將這些思想功用至科學技術。人文思想發達,而科學技術落后。西方知道陰陽正負、蒸汽之動力等之道理,不過幾百年,卻功用到了科學技術,產生了一次次的技術革命。我們陰陽、正負、水變氣、變云而雨、二進制、十進制、六十進制等數學的認知,萬年前就知道了,可是功用的無非是政治、思想,多用于蠱惑百姓。功用之片面,實在是可悲可嘆。到了秦始皇居然焚書坑儒,到了漢朝又來了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雖然我們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文化未斷的,但是卻在這些毀壞中,使得許多原本可以功用于國家強大的文化知識而失去了機會。中國傳統文化包含之豐富,如果真正都能功用于國家社會,復興與強大,豈不是易如反掌?

道德的理性,中國的古人言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人倫,今日卻并不是這幾個人倫,如同志是一倫,同學是一倫,戰友是一倫,而且這人倫在當今俱是平等的,非古人之上尊下卑的。故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道德,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道德西方言理智的人倫,有理智的人倫故有理智的行為,有道德的人倫故有道德的行為。故人在別個打架、搶劫之時,所做出的固然有不符合道德行為,然而并不是不道德,是非道德,即理智行為。天下雨帶雨傘,理智,做作業是理智的行為。科學技術是理智行為,人文修養是理智的、道德行為。人若完全理智,則都會完全道德,沒有完全的絕對的。不是人!這是罵人的,那么怎么才能稱為人呢?什么才叫做人呢?殺了父母的不是人,拐賣兒童的,不是人,貪污腐敗之極的不是人。那么什么是人呢?我們常說:看他活像個人樣。歌曲也有:活就活出個人樣來。這人樣到底是什么樣呢?有沒有標準呢?我覺得有,但也無。有是因為,人活著都要自覺或者不自覺的遵守一些必須的規則、邏輯,遵守道德規范、法律制度。如殺人放火,搶劫拐賣人口等等是大家不愿意去為的。誠信、善良是人們愿意去為的。今日去產能,轉型升級,共享、創新、健康,綠色,青山綠水即是金山銀山等等,都是符合今天的社會的功用。功用不是簡單的利己。古人云:利人者利己也,利物者利己。今日曰:服務人民,奉獻,增強制造業的核心競爭力、給后世子孫留下青山綠水等等,都是功用。舍去功用而空談,誤國、誤己、誤人,不會有真道、正道出現。
今日中國人民之生活,不同于古人,不同于西方、其他國家。我們必須言今日中國之功用,同時也要跳出中國,放眼世界。功用是無窮的,是變化的。非迂腐而為之,否則易失易之精神,失變化之道。道德亦功用,功用亦道德。古人言之許多,然而,今日必須有今日之語言,有今日之方法,真正懂得這易之精神,并能用今日之語言方法而功用之。
如寫字,先生而后熟,熟后而自然寫。先明之,而至不明,先思之,至不思,先分別,后不分別。熟而能自然而然。青年之生活,青年之思想,亦是思想,亦是生活,有幼稚至成熟前后皆是也,整體不可分割也。古人言學以至成熟,成熟之前皆學也。其不謬也
生活即是生活,豈能為了成熟生活而把生活過成“學”之非生活?畫格子,念經文,迂腐至極,何來成熟生活。如今人寫字。剛寫字是寫字,并不因為未成名、未成大家而不能謂寫字。更何況寫字不過寫字,為文不過為文(余國松老師語)。為了成名為了成為大家,寫字豈不成了手段?生活即是生活,寫字即是寫字,是為正功利用也,生活過成手段,寫字成了手段,只能是賊也!

是故,今人解古之傳統文化,必須新之,必須足夠新,否則將失之于迂、失之于腐,失之于怪、亂!古之落后封建必不得除也,古之正精神必不得得也。新而能得古之變化之道,得易之道也!
古人言用兵之道:聚財、論工、制器、選士、政教、服習、知天下、明機數,今日亦可以參考而功用也。今日功用非完全之否定古人,亦需要接納世界,懂得古人之精神,知變化之道也。李嘉誠言,只是一個商人,不錯也。商人自古
是如此。道德否,不道德否?雖非道德,也不是不道德。《呂氏春秋.上農》曰:民則重,重則少私義,少私義則公法立,力專一。民農則其產復,其產復則重徙,重徙則死處而無二慮。舍本而事末則不令,不令則不可以守,不可以戰。民舍本而事末則其產約,其產約則輕遷徙,輕遷徙,則國家有患,皆有遠志,無有居心。民舍本而事末則好智,好智則多詐,多詐則巧法令,以是為非,以非為是。故李嘉誠之言,是就商人而言的。中國當今政府連續多年第一號文件都是關于三農的,這就是功用。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而改之。可得古人之真精神也,可以興中華、利萬民也。

第三卦:《屯卦》
屯: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白話】
:屯,初始、亨通、利物、貞正。不要有所往。利于置諸侯,立朝律。屯,難也、盈也,聚也。像草木初出于地也。屯然而難。乾坤交合而萬物生。

【意例】:屯,坤凝而至,盈滿而堅固,出于地也,見于陽也。老子曰:萬物負陰抱陽。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也。 資陰而成其形,然即成形便出于陰而向于陽,絕不被形之奴役。即生生之健也。其所生,為曲生,非直生也,故艱難。于曲生之中必然堅固而盈滿,否則必然不得生。萬物生之艱難,而其性必剛健以戰勝此之艱難,此為生之意義。此乾元天德,天性也。建:置、立朝律、豎立。

1.爻:初九,磐桓,利居貞,利建侯。
【白話】:大石頭,有利于房屋,利于建立國家。

剛開始很困難,迷茫。但是有利于行正道。在混亂和困難時期,行正道可得民心,利于建立國家。扎根人民,用正道來帶領人民,與百姓一起,則可建立國家,成就事業。

【意例】:磐:大石頭,石之安者為磐,通盤。土精為石。《春秋》:石,陰中之陽,陽中之陰,陰精補陽,故山含石。桓:大也,從木,從亙,通亙、宣也。宣陰陽。延續不斷。居:住、安、積、蓄。侯:美。《詩經》: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孟子:充實之謂之美,充實而光輝之謂大。

磐桓,利居貞,利建侯:固其根本:安其心,立其信,率其性也。

從上古盤古開天辟地、西南少數的盤瓠王傳說中,以及《象》辭:雖盤桓,志行正也。以貴下賤,大得民也。此爻應取帝嚳下嫁三公主之象。《詩經》:桓桓出征。古代的犬戎部落。盤瓠王為犬首人形等。應該是上古時期的華夏部落與其他部落的和親。故利于居貞,利于建國。

六二爻: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
【白話】:屯嫁邅嫁,乘坐馬車頒布嫁給匪寇的婚媾。女子貞正不嫁,十年才嫁。

【意例】:屯:難、委屈。邅:屯也。班:頒、斑。匪:篋,竹器方曰匪,竹子做的箱子,通非、妃。此處應該取象的是娥皇女英的事,或其他上古類似的事件。娥皇女英,傳說化為湘妃竹,又名斑竹、淚竹。屯既是邅,匪便是寇。如,二月為如,嫁、往。女英:伊祁氏,春神。唐皮日休: 伊祁氏之作春也,有艷外之艷,華中之華,眾木不得,融為桃花。字:乳、愛、孕、嫁等,《尚書》:父不能字厥子,乃疾厥子。十:天九地十,成。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女子沒有成年是不懂愛的,是不能生育,只有成年才可以懂得愛,可以生育。


3.爻:六三,即鹿無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
【白話】:有鹿沒有騶虞,獨自只有入于群中。君子動不如居家而定,往則有悔。

逐鹿者,王之攻城略地也。需要有專業人員幫助也,否則必須止,不然有災難也。窮追不舍有禍,窮寇莫追。急于獲得,而無人相助,難也。入群而安,比獨自而往要有利的。獨木不可成林。往吝,必知返。

【意例】:即:就近而食,節、度。鹿:群居而而善防。虞:騶虞,仁獸,食自死之肉。度,虞官。《尚書》:儆戒無虞。幾:動之微,吉之先見者。

逐鹿而亡仁,過也。

4.爻:六四,乘馬班如,求婚媾,往吉,無不利。
【白話】:乘馬班師而回往,求婚姻,往而吉,沒有不利。

意例】:《尚書》:班師振旅。安而后能慮,慮后能有所得。故求而往,無不利,吉利。

5.九五,屯其膏,小貞吉,大貞兇。
【白話】:囤積肥肉,
小有利,大則兇。

囤積財富而不幫助別人,與自己、小事雖有利,但大事則無人幫助,會出現兇險。“財聚人散,財散人聚”,君子善于分利,故眾人擁護也。

【意例】:膏:澤。屯其膏,而不施與民。與私小有貞吉,而于大公則兇險也。《國語》:夫膏粱之性難正也。故使惇惠者教之,使文敏者導之,使果敢者諗之,使鎮靜者修之。惇惠者教之,則遍而不倦;文敏者導之,則婉而入;果敢者諗之,則過不隱;鎮靜者修之,則壹。

6.爻:上六,乘馬班如,泣血漣如。
【白話】:乘馬徘徊,哭泣流血不止。

徘徊、悲痛、流淚,悔恨也。當囤未囤,當施未施。未至知,未知止,未致用也。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意例】:《詩經》: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說明四

道德古人言:仁義禮智信,言上尊下卑,言“”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死,子不得不死"。今日言之人倫皆是平等的,沒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死,子不得不死"之邪道。

今日中國人民之生活,不同于古人,不同于西方、其他國家。我們必須言今日之功用,功用變化之道。非迂腐而為之,否則易失易之精神,失變化之道。道德亦功用,功利亦道德。

古人言之許多,然而,今日必須有今日之語言,有今日之方法,真正懂得這易之精神,并能用今日之語言方法而應用之。

古人云: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見負于世;有獨知之慮者,必見驁于民。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見于未萌。論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謀于眾。法者所以愛民也,禮者所以便事也。是以圣人茍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茍可以利民,不循其禮

常人安于故習,學者溺于所聞。此兩者,所以居官而守法,非所與論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禮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故知者作法,而愚者制焉;賢者更禮,而不肖者拘焉。拘禮之人不足與言事,制法之人不足與論變。

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法古。圣人不法古,不脩今。法古則后于時,脩今則塞于勢。

民易為言,難為用。

《易》云:

大衍之數五十,用四十九。

即:太極之太一。

兩儀之陽一,陰二。

四象之太陽一,少陰二,少陽三,太陰四。

八卦之(以先天卦),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和之為五十也。因太一不動,恒也。故大衍用四十九也。

三變一爻出,十八變而一卦成。有成卦法,與變卦法,即本卦與之卦。

乾卦六爻皆九,故216策,。坤卦六爻皆六,故144策。乾坤謂之和360策,謂之一年也。六十四卦,共計一萬一千五百二十策。

7、8、9、6四營,四營用之天地即四時,春夏秋冬。四營為易。

我們當功用其變化之道,得其變化之精神也。

如我們可以和西方的博弈論聯系起來。博弈論的創始人馮.諾依曼,也是計算機創始人。中國的《孫子兵法》亦是博弈論的著作,是從《易經》思想得到的。所以古人知而功用變化之道于科學技術少也。我們比這西方早知博弈近萬年也!可惜能真正功用者寥寥也!切記切記呀!不可為賊了,不可失易之變化之道,不可不功用變化之道也。

民之所利立之,所害除之。

畜之以道民和,養之以德民合。和合故能習,習故能偕。偕習以悉,莫之能傷。

錯儀畫制,不知則不可。論材審用,不知象不可。和民一眾,不知法不可。變俗易教,不知化不可。驅眾移民,不知法不可。變俗移教,不知決賽不可。布令必行,不知心術不可。舉事必成,不知計數不可。

得人之道,莫若利之。利之之道,莫若教之以政。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為功用也。功用變化之道,然必先知之也。必有人宣傳普及之。必去除謬誤之理。必言功用。若自修古人,而止得乎道德、天地,否定功用,則創新無,創業大成者寥寥。

天不一時,地不一利,人不一事。正而視,定而履,深而跡。

五音不同聲而能調,五味不同物而能和。變化之道,統一于太一也。

第四卦:《蒙卦》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
【白話】:啟蒙
,亨通。不是我求于幼童,而是幼童求于我,初向我請教,告訴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問,就是褻瀆了,褻瀆則不予回答。利于貞正。

【意例】 :蒙:王女、微昧、陰暗。蒙卦為離宮之陰,降陽布德。 童:獨,未成家立業之童子。筮:數、決。物初生曰象,,象而后有滋長,滋長曰數。物先有象而后有滋長生息。《禮記》:卜筮然后決大事,非以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為文,而百姓以為神。以為文則吉,以為神則兇也。

告:小牛頭上的橫木。 瀆:通、獨。

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開始成長啟蒙之時,要有約束。反復再三的開化,使得通達而獨立,通達獨立就不會約束了。

爻: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
【白話】:起發開蒙,
利于用來法則規范人的行為,用來脫去桎梏不通,因為直往而悔。

【意例】:發,起、開。刑:法、節、度、制。說:通脫。桎:通 窒。梏:直。

啟發教育,利于用來規范行為,去自私,除獸性,用來脫去窒塞不通,沒有受過開化教育而直接行于世是會后悔的。

《詩經》:宛彼鳴鳩,翰飛戾天。我心憂傷,念昔先人。明發不昧,有懷二人。人之齊圣,飲酒溫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爾儀,天命不又。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螟蛉有子,蜾蠃負之。教誨爾子,式穀似之。題彼脊令,載飛載鳴。我日斯邁,而月斯征。夙興夜寐,毋忝爾所生。交交桑扈,率場啄粟。哀我填寡,宜岸宜獄。握粟出卜,自何能穀?溫溫恭人,如集于木。惴惴小心,如臨于谷。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爻:九二,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
【白話】:懷孕是吉利的,給子娶妻是吉利的。子可以勝任,肩膀承
起家了。

【意例】:包:女子妊娠,蒙子在中。婦:子之妻曰婦。克:肩、任、勝。 女子懷孕,給子娶妻,子成家立業,獨立并肩負起家庭。這是人之成人的意義。

3.爻:六三,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無攸利。
【白話】:不要用。娶女人只看見金錢,丈夫會有不好的結果,沒有所利的。

愛財勝過愛才,愛貌過愛德,丈夫那里有好結果,怎么會有利于家庭。今日此種女子不少也。 或曰:娶妻子,只見到妻子的陪嫁,而不見其才德、家庭,對于丈夫是沒有好處的。

【意例】:勿:通物。取:資、收、受,通伸。女:如也.通汝.《尚書》:惟金三品。躬:身曲、恭敬貌。 不要用物來作為資本,不要伸女子之陰柔。見到品德高尚的人而不恭敬,有好處的。

《尚書》:天監厥德,用集大命,撫綏萬方。惟尹躬克左右厥辟,宅師,肆嗣王丕承基緒。惟尹躬先見于西邑夏,自周有終。

此有可能取象伊尹放太甲之象。

4.爻:六四,困蒙,吝。
【白話】:困于蒙昧之境界,不好。

囤于自我、固步自封、目光短淺、自以為是、不明事理等皆此也。

【意例】:困:故廬,老房子,不通、窮、苦,木在口中,不得伸其木之德。《論語》: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則次之,困而知之者又次之。生而知之天命之性。學而知之,知識物理。困而知之,強行不能通達周流,執一不化也。故吝。
5.爻:六五,童蒙,吉。
【白話】:小孩子是很吉祥的。

如保赤子也。天真無邪、活潑可愛、童心不泯、虛心學習、有大人愛護等等,故吉也。
【意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存本心,不為世之物所役其本心,為不失本心也。本心即天理、天命、天道、乾元之德,即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即周流六虛,變動不居,即日新謂之盛德,富有謂之大業,是一切中正也。
6.爻:上九,擊蒙,不利為寇,利御寇。
【白話】:打擊蒙昧的人,不利的,容易為寇,利于抵擋寇。

批評教育、啟蒙要講方式方法,不能一味猛烈的打擊,反而不利的,容易讓被啟蒙教育者走向反面,或自己也走向反面。但是有利于抵御那些蒙昧之人的錯誤思想。

【意例】:為:治。御:語。尊者有所欲,先語之。

以武力暴力打擊,不利于治理叛亂,用道德語言教化是有利的。

說明五

或剛或柔,或貴或賤,或狂或狷,皆非固定,亦非善惡之別。真我自立,絕去虛偽,獨立之思,自由之行,皆可人成也。

所謂人成則學,學以成人也。

學則有文,以表其志,以顯其言,以述其理,以章天下也。

今人俱以為堆砌辭藻,古之又古之字加之,至俗之者不懂,便可心生敬畏。大謬也。今之人,俱是開化者,俱為讀書人。誰人不識得字,誰人不曾讀過書?況乎年輕者,所用科技,老之者多聞所未聞也。故今人無知者非小輩之人也,多是老者自以為是也,不能日新,不能與時俱進也。

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今之者,上即不能化下,下亦無人刺上,上下失也。

上者,以上上為上,以絕絕為絕,以定定為定,以至絕之理為理之極也。不屑于俗世俗人俗事,以不食人間煙火為圣人之道也。此為南轅北轍之謬也。

極煉不如不煉,出色不如本色,人籟悉歸于天籟。

故論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扎根人民,走出方寸之地也。

所謂內圣外王,必有內有外也,不然必為賊也。內圣者,不迷于己,不惑于心,不執于一端,不飄渺于天,不卑行于地。

外王者,王其必王之事。于富貴,可求雖執鞭之士亦為之。于人民,明德親民至極,為至善者也。

于天下,無物不可探囊取之用,卻又無物可留一分戀。無人可用我,我可用天下。

第五卦:《需》
需: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
【白話】:需:有信、光大、亨通、貞正是吉利的。有利于跋涉大川。
【意例】:需:須、儒、濡、柔、弱、秀、索。險在前,不充滿。草木初生曰柔,柔則有需養,故需為進取之道。有信,光而亨通,貞正是吉利的,利于跋涉大川。生而有險,踐行自強不息之道,必定利。

1.爻:初九,需于郊,利用恒,無咎。
【白話】:郊外等待,利于用恒,不會有什么禍患。

【意例】:于:曰、往。恒:常、歷久不變。對于郊外之荒蠻之地進行開化教育,需要以柔順之德長久的用常道. 《尚書》:沈潛剛克,高明柔克。柔遠能邇。老子: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若之能勝。其無以易之。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易.說卦》:立地之道,曰柔曰剛。

2.爻: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終吉。
【白話】:在沙灘上停駐,會受到小的非難指責,終究會獲得吉。
【意例】:沙,水中之小石,柔中之剛。需之道為柔之道,故小有言。《人物志》 :柔順安恕 ,美在寬容,失在少決。柔順之人 ,緩心寬斷,不戒其事之不攝,而以抗為劌,安其舒;是故可與循常,難與權疑。

3.爻: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白話】:停駐泥濘中,結果搶劫的強盜乘機而至。

【意例】:泥:污、拘、固,水土之混。

《人物志》:雄悍之人 ,氣奮勇決,不戒其勇之毀跌,而以順為恇,竭其勢;是故可與涉難,難與居約。 懼慎之人 ,畏患多忌,不戒其懦於為義,而以勇為狎,增其疑;是故可與保全,難與立節。 凌楷之人 ,秉意勁特,不戒其情之固護,而以辨為偽,強其專;是故可以持正,難與附眾。

需于泥:執一不化,過也、污也,必導致寇之極。寇:奪需之柔。

4.爻: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白話】
:在血泊中停駐,用盡全力才逃脫出自己的居穴。

【意例】:血,祭祀之用性畜之血。受血于母。《中庸》:溥博淵泉,而時出之。 溥博如天;淵泉如淵。見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說。是以聲名洋溢乎中國,施及蠻貊。舟車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所照,霜露所隊: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故曰,配天。

出自穴:出而由居住之處。無不親其親,子其子。

《禮記》:唯賢者能備,能備然后能祭。是故,賢者之祭也:致其誠信與其忠敬,奉之以物,道之以禮,安之以樂,參之以時。明薦之而已矣。不求其為。此孝子之心也。祭者,所以追養繼孝也。

5.爻:九五,需于酒食,貞吉。
【白話】:用酒食滿足所需,是正常的,吉的。

【意例】: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禮記》:唯圣人為能饗帝,孝子為能饗親。饗者,鄉也。鄉之,然后能饗焉。

爻: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白話】:回到家,有不速之三位人到來;對他們恭恭敬敬,終會得到吉的結果。
【意例】:需之極,將復歸于始。《老子》:致虛極,守凈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禮記》: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速:疾、親親之貌。三人為眾。

第六卦:《訟》
有孚窒惕
.中吉終兇,利見大人,不利涉大川。
【白話】:有信而無敬愛。中則是吉利,終是兇險。利于見大人,不利于跋涉大川。

【意例】:訟:不親、爭、責。通頌、公。凡物有不和情乖,爭而致其訟。《周禮》:凡萬民之不服教而有獄訟者,聽而斷之。

言之于公也,從言從公。中吉兇,利見大人:中正而聽,不偏不倚,方可為訟,才能為公,過猶不及皆兇。故中則吉,終則兇。

1.爻: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終吉。
【白話】:從事不久就止;雖然會受到一些小的指責,但終將獲得吉。

長時間的訴訟,會牽扯精力、耗費財務。故不永,則止,或和解也。雖然有小的指責,但是最終會有好結果的。或曰:從事的事不對,中止,雖然受到一點小的指責,但是最后會得到好的結果。【意例】:永:遠、暇,通詠。《詩經》: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方言》:凡施于眾長謂之永。不永所事;小有言,終吉:不鼓勵、不長久頻繁使用“訟”,雖然會有一點小小的怨言,最終會是吉利的。訟之初始,以和解為主。
2.爻:九二,不克訟,歸而逋,其邑人三百戶,無眚。
【白話】:打官司失利,回來就逃跑了,他村里的三百戶人家,沒有災禍。
【意例】:不克訟,歸而逋:《論語》:天下歸仁也。克己復禮謂之仁。《尚書》:眚災肆赦,怙終賊刑。欽哉,欽哉,惟刑之恤哉! 流共工于幽州,放歡兜于崇山,竄三苗于三危,殛鯀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故獄慎罔兼,先有司也;眚災肆赦,赦小過也;翕受旁招,舉賢才也。三者之中,舉賢為尤要,能舉賢才,則政平訟理。凡先有司,赦小過,皆舉之矣,所以說,治天下者在得人,誠君道之首務也。

3.爻:六三,食舊德,貞厲終吉。或從王事,無成。
【白話】:修習原來的美德,是正確的,雖處于危險的環境,最終是
吉的。若從政,則沒有成就。

【意例】:食古不化,謂之貞厲。停止食古不化,終吉。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閱微草堂筆記》:滿腹皆書能害事,腹中竟無一卷書,亦能害事。國弈不廢舊譜,而不執舊譜。國醫不泥古方,而不離古方。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

4.爻:九四,不克訟;復即命,渝安貞吉。
【白話】:打官司輸了。返回就聽從判決公告。是平安正確吉利的。
【意例】:克:勝、肩、任、能。渝:變。《道德經》:
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

5.爻:九五,訟,元吉。
【白話】:訟,大吉。

【意例】:《尚書》: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論語》: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史記》:孔子在位,聽訟文辭,有可與人共者,弗獨有也。此爻元吉,又指初六爻之不永所事。

6.爻:上九,或錫之鞶帶,終朝三褫之。
【白話】:賞賜給皮革制成的腰帶,但在一天之內三次被剝奪下來。
【意例】:《詩經》:終朝采綠,不盈一匊。予發曲局,薄言歸沐。終朝采藍,不盈一襜。五日為期,六日不詹。訟之極,雖有功卻并非大道,終朝采綠,不盈一匊也。

第七卦:《師卦》
師:貞丈人吉,無咎。
【白話】:師,貞正固定,丈人吉利,沒有問題。

【意例】:師:眾、人、范、法、效、長、神。古代軍隊多以軍為名,次以師為名,少以旅為名。丈:容、納,古代對長者的尊稱。

師:貞固,像長者一樣包容、寬容人民,吉利無咎。

爻:初六,師出以律,否臧兇。
【白話】:出師必須軍紀嚴明、令行禁止。否則就會埋藏兇險。
政教、服習也。號令整齊,行動一致,賞罰分明。軍紀不良、指揮不靈、貪污腐化,則必然發生兇險。

【意例】:律:法、常、累、均布。累人心,使不得放肆也。又爵命之等曰律。《禮記》:有功德于民者,加地進律。

臧:善、厚。通臟、贓。

人出有序,以律法規范,以天爵食祿而賞罰均分,否則不善則兇險。

爻:九二,在師中,吉無咎;王三錫命。
【白話】:中,行事不偏不倚,做到最公平、最公正、最無私。舍己之私利,為國家、人民也。
故是吉利的,沒有問題的,會得到領導贊揚表彰的。

【意例】: 《尚書》:帝曰:來,禹!降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賢。克勤于邦,克儉于家,不自滿假,惟汝賢。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予懋乃德,嘉乃丕績,天之歷數在汝躬,汝終陟元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無稽之言勿聽,弗詢之謀勿庸。可愛非君?可畏非民?眾非元后,何戴?后非眾,罔與守邦欽哉!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四海困窮,天祿永終。惟口出好興戎,朕言不再。


3.爻:六三,師或輿尸,兇。
【白話】:出師或許會用車載尸體,兇險。
【意例】:尸:陳、舒、故、肆、張。《尚書》:有惟求舊,器非求舊,惟新。失于政,陳于茲。整個國家的師之所言都是陳舊之道,豈不危險。師之道為日新之道、教化之道。泥古不化、扦格不通、因循守舊,必定兇險。

六四,師左次,無咎。
【白話】:率軍退居在左邊,沒有問題。
【意例】:左:吉,陽也。次: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又師止曰次。眾人立功,而且當止則止,是沒有問題的。

.六五,田有禽,利執言,無咎;長子帥師,弟子輿尸,貞兇。
【白話】:田野中有飛禽走獸出沒,利于出師之言,沒有問題。長子率領軍隊,次子用車載尸體,兇險。

飛禽走獸禍害田地的莊稼,是言師出有名的。沒有問題。

【意例】:田在 中,公田 。師道為教化、日新、不執一,然而田有禽,是利于執言以驅。長子:巨子、對大儒的 尊稱,即師、智者之尊稱。弟子:求學之人、被教化者、泛指大眾。師之帥用日新、教化之道,而百姓卻執迷于落后愚昧陳舊,貞固不化是兇險的 。

6.爻:上六,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
【白話】
:大君有命令,開國和管理家庭,小人都不能用。

【意例】:大君:大圣智者,天帝、天理、天道也。《論語》:汝為君子儒,不為小人儒。 君子之儒,教化、日新群民,小人儒固化、封閉、愚昧百姓。

說明八

中庸之道非“折中、平庸、庸俗,非一事做五分”,實乃謬之也。

在誤解中庸之道的人眼中,所謂行中庸之道者都是些做事不徹底,遇事模棱兩可的,庸碌無為的,俗而不堪的人。

這些人非中庸之道者,孔子曰,鄉原小人也。德之賊也。非之無舉也,刺之無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潔,眾皆悅之,自以為是,而不可與入堯舜之道,故曰之賊也。

儒家將過猶不及也,道德之言。道家言去甚,去奢,去泰。就功利之言。

道德言中,必須做到我們應該做到的地步。恰到好處也。徹底之外不再求徹底也,賢者過之也。

就功利言,做事必須持之以恒,以求完全成功,千折不回。這完全成功,是中也,若要在完全成功時,再貪心,就過了。就如前年股票,已經從一千多點到了五千多點了,已經是完全成功了,賺了許多倍利益了,然而不知“中止”,物極必反也。再如房地產,已經連續上漲了許多倍數漲了許多年,依然有瘋狂的資金炒作,不知“中止”。中國經濟連續快速上漲了三十年,必須要轉型升級了,淘汰落后產能了,進行供給側改革了,于是政府“中止”了那些瘋狂的、落后的產能,調低了經濟增長預期,培育核心競爭力,發展新興產業,振興實體、工業等等,定了“具有戰略定力”的調子,綠色、環保、創新創業等等!這都是符合“中”的。

不違背社會發展規律的,不搞大規模經濟刺激,精準扶貧等等。時則動,不時則靜。

以待清明。

孔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難道這儒家的兩大圣人的思想對立了?

信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之一。作為孔孟之道的兩大圣人,為什么有這樣的說法呢?

這就要說到了周全之道,與偏至之端了。在這里你可以知道古之圣人并不死守的。并不是不知變化之道的。

如:尾生之信。尾聲與一女子約在橋下會面,女子不至。橋下水漲,尾生仍不去,后被淹死。尾生死在守信,太守信而不知變通。對于信,尾生做到了極致,可是至于其他各種他必須承擔的責任,必須履行的義務,他都沒有做好。故此信為非信,“偏至之端”也。人遇到此種情況,“言不必信,行不必果”也。

另如:邱少云紋絲不動被燒死。我想邱少云一定也不希望此事情發生,但是他為了大局,為了國家民族,遇到此情況,只有被燒死!這是周全之道。“言必行,行必果”也。舍生取義為大義也,道至高也。

又如:商鞅變法:立木為信。“言必行,行必果”也。

諸葛亮演空城計,“言不必信,行不必果”,當行則行,當止則止。行中,即最恰當,最徹底,最正,最明。止于至善,止于不偏不倚,止于不過。

行非行一半,說非說模棱兩可,聽非聽一知半解,若是模棱兩可,一知半解,折中而行,是鄉原小人也,非功用變化之道也,非極高明而中庸也,賊也。

増之一分太高,減之一分太矮,敷粉太白,著朱太赤。

好惡失其宜,是非亂其真,雖有尾生之信,曾子之孝,吾弗貴也。

再如:如果我們和朋友約好,在橋下見面,而我們未至,水來,我們是希望朋友坐等水淹而亡,還是希望他走而生?“以心度之”,“從心所欲不逾規”也。

我心即佛也。

道家言:以心度之。儒家言:從心所欲不逾規。釋家言:我心即佛。俱是也。

再言邱少云,若你我是長官,命令其隱蔽待命,你是希望他被火燒后,迅速起身撲滅,還是舍身取義,成就大局?

信與不信,不信與信。做到最好,做到徹底,做到極致,做到無錯,做到無為,做到無是無非。功用變化之道之最也,極高明而中庸,道可道非常道,諸人皆佛,根據實際情況而做出正確的行動等等,無言訴說,卻內心明,行動至。功用變化之道之最也。

富貴可求,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不得,從吾心。懂乎?真懂乎?敢言懂乎?敢言真懂乎?

天地之道人心,人心之道功用變化之道。

事有輕重緩急。尾生為一人而死,邱少云為一軍,一國,一民族而亡。重于泰山,輕于鴻毛之分也。言雖信,卻非信,行雖果,卻非果。言必信,行必果。一個應該如此,一個不該如此!

飯沒熟不好吃,菜太熟也不好吃。商品太多而過剩,太少而緊缺。恰到好處,知道中,功用變化之道。時中也。就事論事也。吃飯不能太飽,不能不吃。而非吃半飽。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合乎其類也,合乎情理之中也,合乎邏輯也,合乎變化之道也,功用也,而功用變化之道也。

康德說:凡是道德的行為,都是可以成為公律的。

不易為之庸。五谷雜糧,人人得而見之以為常,謂之庸。奇花異草謂之奇。奇者不可為超過,不可為律。律人人皆可遵守。如汽車行駛靠右,若是都想怎么行便怎么行,豈不亂了套。如小偷之行為,不可為律。因為人人若都去做了小偷,豈不亂了社會。人人種五谷雜糧可以,卻不可以人人都種奇花異草。數學之公式定律,是用之皆準的,皆通的。

比如尾生之信,如果人人皆如此,豈不都要被淹死了?如果軍人個個如邱少云,那么國家何愁不寧,不安,有何可懼!是故,不易謂之道,謂之庸。庸行,非庸俗,非庸碌。

行險僥幸。如買彩票。若人人都如此,其不亂了。

故人人都能努力奮斗,踏踏實實干,兢兢業業做,社會一定好,個人也一定好。普通的愚笨的辦法看似簡單,平常,實則最是基礎。科學沒有捷徑,只有認認真真做。也是一個道理的。大巧若拙是也。匹夫之愚,可以與知。科學的方法不是巧妙的方法,是平常的方法,基礎的方法,即正確的方法。

科學的方法雖是平常的,然及其至,雖圣人亦有所不知。一步步推出來的,發展的,而不是空中建立的,不是突然冒出的


第八卦:《比卦》
比:吉原筮,元永貞,無咎。不寧方來,后夫兇。
【白話】:比:吉,天之數,初永貞,沒有問題。不聚群則方正而來。后天之知是兇。

【意例】:比:校、次、例、類、聚、擇善而從、朋黨、叢、密、方。

原:天。筮:數、占卜。關于卜筮,《尚書》:禹曰:枚卜功臣,惟吉之從。帝曰:禹官占惟先蔽志,昆命于元龜。朕志先定,詢謀僉同,鬼神其依,龜筮協從,卜不習吉。《禮記》:卜筮然后決大事,非以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為文,而百姓以為神。以為文則吉,以為神則兇也。上古之先人只是把占卜作為一種“心理安慰”之類的作用,后來的封建小人之儒故意歪曲,而固化愚昧百姓。

按照天數之原本初始之比類貞正,是沒有問題的。不用后天的知識而遮蔽先天之原本之比。后夫者,后天之朋黨類聚之人,失其先天之原本,有其私心之比,故兇險。方以類聚,物以群分。

1.爻:初六,有孚,比之無咎;有孚盈缶,終來有它,吉。
【白話】:有誠信,
比之沒有問題。誠信滿,最終有其他,是吉的。

【意例】:有孚,比之無咎即孔子之言: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缶:貳用缶。《詩經》:坎其擊缶,宛丘之道。無冬無夏,值其鷺翿。

它:蛇,蟲之大者。《揚子》:適堯舜文王為正道,非堯舜文王為它道,君子正而不它道。
2.爻:六二,比之自內,貞吉。
【白話】:順從自己的內心,是正的、吉的。

從心所欲不逾規。聽從自己內心的真實的、本來的、根本的,是正的、吉的。

【意例】:歸心復本,原筮也,比于天命、天性、天道,比于德,內圣也。故正固定而吉利。《莊子》:不離于宗,謂之天人;不離于精,謂之神人;不離于真,謂之至人。以天為宗,以德為本,以道為門,兆于變化,謂之圣人;以仁為恩,以義為理,以禮為行,以樂為和,熏然慈仁,謂之君子。

3.爻:六三,比之匪人。
【白話】:比之非人。
【意例】:匪:竹器方曰匪。《素履子》:西伯之德,猶種竹以待禽,竹不慕禽,禽為鷓所逐而自來投竹;周不慕民,民為紂所虐而自來投周。是知德可施,而虐不可肆。常以好生之德洽于民心,誕敷文德,遠方來格。故古昔帝王皆立德以垂教。

4.爻:六四,外比之,貞吉。
【白話】:外比,聽從別人正確的意見,是正確、吉利的。

【意例】:外比:外王之道。《莊子》:以法為分,以名為表,以參為驗,以稽為決,其數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齒;以事為常,以衣食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為意,皆有以養,民之理也。


5.爻
:九五,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吉。
【白話】
:尊貴之比,王三面驅趕禽,邑人不警戒,吉利。

【意例】:王用三驅,網開一面也。愿來者來,愿往則可往,顯比之道也,故其國人沒有警戒害怕之心,吉利。

爻:上六,比之無首,兇。
【白話】:比之無首,兇險。失去可比之類。

【意例】:《詩經》: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執殳,為王前驅。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比卦應取象西伯侯之事跡。西伯侯在位克明慎罰,光羅人才,為三代之英。

說明九

會者不難,難者不會。會者是無為而為,難者不會,是有為而為不成。皆是為,功用也。

今人乍見孺子將入于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納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于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看人要投井,出于惻隱之心而上前施救,于看見打架斗毆搶劫有危險,而躲避。道德與理性也。皆是功用變化之道。

有時理智并不符合道德,但是亦不是不道德,只是非道德的,這就是說功用境界,并不反對理智境界,而是認為,人只要活著就都或多或少的在功用境界,也就是不可能完全脫離功用,而直接進入完全的道德境界,或者天地境界。功用變化之道,既功用功用之,亦功用道德之,亦功用天地之。即功用人文,亦功用軍事、政治、科學技術等等,此為吾之言功用變化之道也,我之理解《易》之精神也。

雖然功用境界有私意、有現實、有日用,卻并不是只是這些。我們談論功用變化之道,是由《易經》而來,乃至延至一切中國傳統文化復興。我們比西方以及其他國家了解陰陽變化之道,了解博弈之道,了解一年三百六十天,了解奇偶數等等要超過數千年,乃至近萬年,然而我們并沒有真正的功用這些知識,反而去迷惑、欺騙百姓。曲解神鬼變化之道而迷信,曲解規律邏輯推理之思維而算命風水。

卻并不真正懂得易經的功用變化之道。如果我們幾千年就能夠很好的用這些知識,今日之中華,將會是什么一種情況?天下豈不唯有中華最強?

故,我言《易》只言其變化之道精神,只傳遞功用其變化之道精神。

古人言天地境界,言無為之道,余以為亦是功用。莊子言庖丁解牛,順勢而為,即是無為。言天才詩人做千萬首詩,亦是無為,斗方名士寫一首詩亦是有為,以為斗方名士矯揉造作,故是有為。如此順水推舟,水到渠成皆是無為。會者不難,難者不會。余以為此皆是局限于當時的。

無為即是有為,即是功用。

行乎其不得不行,止乎其不得不止,即如保赤子。

興趣愛好去做一件事,沒有目的性的,無為,無為是功用。今天這個興趣,明天那個興趣,不求其他,是無為,卻不是功用。將興趣持之以恒,功用,故功用與無為非一類也。興趣即是性也,天命謂之性,率性謂之道。道必為之,謂之功用。

然而有多才多藝者。如有官員即在任,也寫字的,畫畫的,寫詩詞文章的,收藏古董的。

我們當然知道多才多藝者的存在,而且非常多。這里我們就才來說幾句話。所謂才,天之生也。古人云“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們說某某人是軍事天才、化學天才、文藝天才,才是天生的,即是性。才與學是相對的。程朱理學說,至成熟之前皆是“學”。今日孩子上學也有此種情況。學是后天的,人力的。雖然孩子都上學,都學習,然而功課成績卻并不一樣。不是不用功,不是不努力。有人說,是孩子才不如別人,先天條件不如他人,這個說法是不對的。諸如孩子雖然課堂上學習不大好,但是可能玩游戲,做其他的卻比他人優秀。

為啥呢?興趣,興趣不在學習,而且壓力逼迫,使得興趣沒有了,故學習不大好,也就是不能率性而為了,是故學習不好。

學習對于孩子是苦痛的,即不能盡興趣,不能率性而為,這是錯誤的功用。因為沒有了功用變化之道,不得變化之道,也就成了人為,而這人為也是個人局限的人為。就如程序員編輯的低端程序一樣,機械的灌注,沒有了天地之靈氣,所給孩子們的只是大人不成熟的片面的知識灌注,與率性而為自然而然的順之引導,以達到本源的道,獲得真正的知識,是不可比的。若真順之而為,教知以懂得變化之道,功用變化之道。這樣做,即是功用變化之道的真正本質也。

那么政治官員之寫書畫,玩藝術,寫文章,到底是興趣,還是有為呢?這個其實需要分的,然而就基本的《易》學判斷,絕大多數應該都是有為,而非興趣。

有為即是有意為之,如強迫孩子上各種興趣班,而孩子根本不喜歡,沒有興趣是一類的。

官員政治家的書畫藝術愛好,有是肯定有真功夫的,然而這真功夫里面,見得到可以用《易經》而言之的道,應該不多。官員即為官員,其第一要務是為官,為官之道與為文藝之道雖皆言之為道,卻非一類之道。易之道,可謂之大道,為官之道,和為文藝之道可謂之小道,統一于易之變化之道。即為官,又為文藝之道,其才應是天生的多才。否則既要把官之道為好,又要把文藝之道為好,實在是沒有可能的。

因為為官之道即要為官者,獻身于國家人民,為文藝之道即要求獻身文藝。即獻身與國家人民,又獻身與文藝,雖有天才,亦不可能而皆為之俱好也。若是辭官退休之后,興趣而為文藝則不一樣,因為已經不要為官之道了,可以獻身與文藝之道了,故此時則可以言率性而為道了,順乎自然而為之了,是歸于文藝之正道了。

所以才者,莫不專注于一,而極少可以二的。有人或言之,古人中有歐陽修、顏真卿、柳宗元等等大家俱是又為官又為文藝的,不雙絕?言之鑿鑿!似乎有理,然則我們觀之。這些人與做官之前,都是為文藝的,即獻身與文藝的,其才專乎與文藝。后來考學應試而官,其雖然亦可文藝,然而其文藝之才是之前的功底,并不是一邊當官一邊為文藝的。柳宗元之開文藝之新風,是其為官之為,利用權力之影響,而為之,非完全是其文藝之功勞。

其才俱是為官之前的,其為官之后所增加的僅僅是學,而非才。

獨專于文藝者,必定多數時間是在文藝上下功夫的。就如大學教授專與某一科,其絕大多數時間均在此。

即然為官,多數時間必然專為官之道,為官之道在于為民,為民之道在于專之。即為官之道,功用在于為民、利民。

為官又為文藝,是有為之,故意為之,則謬與官道也,其所功用者,當是私心、私情、私利,不能稱之為道,亦不可稱之為功用。人或言:為官者,休息時候為文藝不可。此與我之言不同。我言“專”,此是業余。業余未嘗不可,但非“全”。

另說,為官者若真的有興趣在文藝,這文藝也需克制。若是人人皆以為,興趣就是率性,率性就是任意為之,那么社會其不亂了套?他的興趣在于殺人,他的興趣在于美女,他的興趣在于搶劫。那么我們所言的這個道,所言的這個率性而為,豈不是教人無所不為,讓社會混亂的?道既然為道,就是恒而變化的。天命謂之性,率性謂之道,修道謂之教。天性也,天之性情也,天之性情風雨雷電,潤澤萬物。天命之性與人謂之人心也。修道,即習天之“元亨利貞”。率性而為,如保赤子也。孩子興趣之出時,絕不會想去殺人放火,搶劫犯罪。故,人之殺人的興趣,搶劫的興趣,絕不是率性而為道的。亦不是功用的。那么官員的興趣愛好與文藝為何必須要克制呢?因為官員需要行官之道。“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也”。

這個為官之道,就不僅僅是興趣了,而是必獻身了。若只是說我的興趣在做官,那么這個說話是淺的,非為官之道的全部也。為官之道,是為應該為而為之,不該為而不為之。非僅僅順乎者而為之,非興趣而為之,此功用也。“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

自謀與謀國非一種也。雖皆統于道,然則功用卻不一,“萬物各殊”之意也。

故謀國者必須講有利于國家,有利于人民。絕不能無為而為,若是有害國家的必須不能為,也應阻止別人為,若是有利于國家人民的,則必須有為的去為,積極的去為。這于個人憑借興趣愛好投身于文藝,是完全不同的道。

所以為官之道,必須限制克制個人的興趣。

因為我們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我們的干部是獻身與國家人民的。

是具有奉獻精神的,是代表先進性的!也即是官道之至高的功用也。

即習總書記所說的:當官就不要想著發財錢,要發財就不要想當官。

自謀與謀國也,功用與自私自利之分別也。上下交征利,而國危也,故必對官員以限制其興趣也。

《易經》文言有文:利,義之和也。為官之道,必須利國家人民,即國家民族大義出發,當是功用變化之道至極也。

個人可以無為而為,然而個人與國家民族為官,則必須有利于國家民族人民而為,無利于國家民族人民則不為,積極的有為,積極的不為,當是功用也,中國傳統文化之道也。

是故,個人以興趣愛好為文藝者,當無為而為之,亦可有為而為之。但是把為文藝當做成名成家賺取名譽地位的手段,極盡一切去用,則失去為文藝之道,非功用變化之道也。為官則必以有為之為而為與國家民族人民有利之事,以有為之為而不為與國家民族人民有害之事,無為與不當為之事也。

,不與民爭利也。民者自謀,謀國者無自謀而謀之也。故習總書記說:當官不要想發財,發財不要想當官。即是如此。

民自謀可無為而為,可有為而為。然而無為應是最終功用。“以瓦注者巧,以鉤注者憚,以黃金注者惛,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則重外也,凡外重而內拙”。功用變化之道。此無為僅就目的而言。

一個是愿意做的,一個是應該做的。方是功用之全部也。

就如我愿意為人文,然而國家發展需要科技人才,而且我確實學的也是科技專業,那么就應該去做科技人才。我為官,我愿意為文藝,我喜愛收藏,或者我興趣愛好與詩書文章,但是為官必須舍去自謀而謀國,應該做的是放棄自謀而謀國也。“利,義之和也”。功用變化之道的真實也。


第九卦:《小畜卦》
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白話】:小畜,亨通,天空密云不下雨,自我西郊。

【意例】:畜:養、容、孝、順。小畜者,順而教,親而養,仁而容。積德也。西:《尚書大傳》西方者何,鮮方也。《前漢.律歷志》:少陰者為西方,陰氣遷落物,與時為秋。小畜卦,物之聚也,象秋收之獲集聚。雖聚而不豐盛至極也。

1.爻:初九,復自道,何其咎,吉。
【白話】:走自己的路,有什么問題呢。吉利。
【意例】:《中庸》: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 以為道。《詩》云:
伐柯伐柯,其則不遠 執柯以伐柯,睨 而視之,猶以為遠。故君子以 人治人。改而止。”

朱熹注釋:言人執柯伐木以為柯者,彼柯長短之法,在此柯耳。然猶有彼此之別,故伐者視之,猶以為遠也。若以人治人,則所以為人之道各在,當人之身,初無彼此之別。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其人能改,即止不治。蓋責以其所能知能行,非欲其遠人以為道也。

復自道:使得人人均能識得自己本心,依從自己之道而為之,不強加外力、外理。“以人治人”,以其之所以為人之道而啟發,使得認識自我,依從自我,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絕不外加任何妄念、妄思,他見等等。木柄之柯終究不是木之本。復自道,自本也。此為以事窮理,非以理限事也。小畜之初,先必復自道也,畜其德也。

2.九二,牽復吉。
【白話】:牽著“復”一起,吉。
【意例】:牽:速、拘、挽、連,通扦。《禮記》: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勿牽。《史記》:學者牽于所聞。

君子之教不可有所牽,不可有私己之見,私己之情,學者不可有任何執一而扦格不通。然而牽著“復”卻是吉利的。不忘初心也。

九三,輿說輻。夫妻反目。
【白話】:車的栓隼從掉。夫妻反目。

車身和車輪相連的部件掉了,車就無法前行。夫妻失去了相互結合的紐帶,肯定反目。

【意例】:輻,《周禮》:輻也者,以為直指也。《詩經》:無棄爾輔,員于爾輻。屢顧爾仆,不輸爾載。終逾絕險,曾是不意。輻,輪中木之直指者,下有菑以指輞,上有爪以湊轂。車脫掉輻,無連接也,不可行也。夫妻反目,陰陽失和。輿說輻:以言而載之道,失去了直指本心,而生出了閑論、妄念、私意,失去了初心本心,被外在所迷惑誘惑,墮落于物欲邪念之中,陰陽不和,夫妻反目,無德可積,無物可畜。


4爻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無咎。
【白話】:有信,殺戮血光之災和恐懼、畏懼就會不存,而敬畏之心生,沒有問題。
【意例】:血出,德修物畜澤及他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惕出:敬生。血去惕出,有孚也。德之外延,仁之行出。下卦為正心、修身、齊家之己之畜積,上卦為外延化人、富鄰、治國也。在其位而盡其分,盡其分,立其信,凡人之各正性命、各遂其性皆能舉之而不固化,順情而化,則謂之有孚。謂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若不能盡其分,則信不能立,信不立則必然失其位。黃宗羲曰:今也天下之人怨惡其君,視之如寇仇,名之為獨夫,固其所也。而小儒規規焉以君臣之義無所逃于天地之間,至桀、紂之暴,猶謂湯、武不當誅之,而妄傳伯夷、叔齊無稽之事,視兆人萬姓崩潰之血肉,曾不異夫腐鼠。豈天地之大,于兆人萬姓之中,獨私其一人一姓乎?是故武王,圣人也。

5.爻:九五,有孚攣如,富以其鄰。
【白話】有信之人連在一起。使得鄰居都一同富起來。
【意例】:攣:系,連綿不絕。如:同、至、往、連、善。有信且連續不斷相隨至善,富而及其鄰。富有謂之大業,日新謂之盛德。充實之謂美,美而有光輝之謂大。畜之充實,富而及鄰。有孚攣如,連綿不絕,小畜必成大畜也。故《系辭》曰: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

6.上九,既雨既處,尚德載;婦貞厲,月幾望;君子征兇。
【白話】:雨已經成就,則止而歸居。大德而載。婦人貞正固定危險。月圓則歸。君子出則有兇險。

【意例】:雨,陰陽、天地和則雨。坤卦之云行雨施,品物流行。雨即已成,則小畜之道成也,大德載也,不必再有所為、有所意見,歸而居處。萬物自會各正性命,品物自會流行。陰之貞厲,陽之行亦是兇。已經到了陰陽和諧的最高地步了。不需要任何把持,不需要任何輔助,放開、散開,一切皆在尚德而載之,自由、平等,物各付其物,各遂其性,盡其情。致中和,天地位,萬物育也。

第十卦:《履卦》


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白話】
:踩到老虎的尾巴,虎不咬人,亨通。禮雖節制分別,卻并不害人。

【意例】:履:、禮、福、安、祿、踐,飾足以為禮也。虎:其足像人,山獸之君,獸也,無禮之物。

《尚書》:心之憂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韓非子》:禮為情貌者也,文為質飾者也。

《樂記》:禮者,因人之情而為之節文也。

《樂記》:“夫豢豕為酒,非以為禍也,而獄訟益繁,則酒之流生禍也。是故先王因為酒禮。”

《樂記》:“故圣人作樂以應天,制禮以配地。禮樂明備,天地官矣。”

《樂記》:“是故先王之制禮樂,人為之節。”

“凡禮之大體,體天地,法四時,則陰陽,順人情,故謂之禮。”“是故夫禮,必本于大一,分而為天地,轉而為陰陽,變而為四時,列而為鬼神。”“夫禮與天地同節。”

“夫禮,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

《樂記》: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
《樂記》:“樂也者,情之不可變者也,禮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樂統同,禮辨異。”
《樂記》:“樂者敦和,率神而從天;禮者別宜,居鬼而從地。故圣人作樂以應天,制禮以配地。禮樂明備,天地官矣。”
《樂記》:“樂者為同,禮者為異。同則相親,異則相敬。”《冠義》云:“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

《禮器》云:“禮也者,猶體也。體不備,君子謂之不成人。”《郊特牲》:“樂由陽來者也,禮由陰作者也,陰陽和而萬物得。”
1.爻
:初九,素履,往無咎。
【白話】
:純潔質樸的行,往而無問題。

【意例】:素:本、無飾、純。禮之本,往而沒有問題。

《哀公問》:為政先禮,禮其政之本。


2.爻: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白話】:內心平靜,行與大道、正道,獨處幽靜,貞正吉祥。【意例】:《哀公問》:“古之為政,愛人為大。所以治愛人,禮為大。所以治禮,敬為大。”

《曲禮上》:“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是以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

《燕義》云:“禮無不答,言上之不虛取于下也。上必明正道以道民,民道之而有功,然后取其什一,故上用足而下不匱也,是以上下和親而不相怨也。和寧,禮之用也。此君臣上下之大義也。”

3.爻:六三,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兇;武人為于大君。
【白話】:瞎眼看,跛足行。踩到老虎尾巴,老虎就咬人,兇險。武夫做大國之君也。

【意例】:眇:視之不全。跛:行之不速。《樂記》:始奏以文,復亂以武。武人:勇而無禮。

《曲禮上》云:“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夫唯禽獸無禮,故父子聚麀。是以圣人作,為禮以教人,使人以有禮,知自別于禽獸。”

4.爻:九四,履虎尾,愬愬,終吉。
【白話】:踩到老虎尾巴,恐懼警惕,敬畏之,終吉。

【意例】:《樂記》:樂者為同,禮者為異。同則相親,異則相敬。《詩經》:薄言往愬,逢彼之怒。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儀棣棣,不可選也。
憂心悄悄,慍于群小。覯閔既多,受侮不少。靜言思之,寤辟有摽。日居月諸,胡迭而微?心之憂矣,如匪浣衣。靜言思之,不能奮飛。

5.爻:九五,夬履貞厲。
【白話】:訣別禮,貞正固定危險。

夬:訣別,剛決柔。夬履貞厲:禮崩樂壞,貞正固定,冥頑不靈,危險。

【意例】:《人物志》:是故骨植而柔者,謂之弘毅。弘毅也者,仁之質也。木則垂蔭,為仁之質。質不弘毅,不能成仁。氣清而朗者,謂之文理。文理也者,禮之本也。火則照察,為禮之本。本無文理,不能成禮。體端而實者,謂之貞固。貞固也者,信之基也。土必吐生,為信之基也。基不貞固,不能成信。筋勁而精者,謂之勇敢。勇敢也者,義之決也。金能斷割,為義之決。決不勇敢,不能成義。色平而暢者,謂之通微。通微也者,智之原也。水流疏達,為智之原。原不通微,不能成智。
《禮·曲禮》夫禮者,所以定親疎,決嫌疑。

分爭辨訟,非禮不決。

6.爻:上九,視履考祥,其旋元吉。
【白話】:看清走的路,考察詳細,回頭就會大吉。旋:成、圓、歸、回。

【意例】:《禮記》: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里,以賢勇知,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于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勢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言偃復問曰:「如此乎禮之急也?」孔子曰:「夫禮,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詩》曰:『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是故夫禮,必本于天,殽于地,列于鬼神,達于喪祭、射御、冠昏、朝聘。故圣人以禮示之,故天下國家可得而正也。」言偃復問曰:「夫子之極言禮也,可得而聞與?」孔子曰:「我欲觀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時焉。我欲觀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干焉。坤干之義,夏時之等,吾以是觀之。」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飲,蕢桴而土鼓,猶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及其死也,升屋而號,告曰:「皋!某復。」然后飯腥而苴孰。故天望而地藏也,體魄則降,知氣在上,故死者北首,生者南鄉,皆從其初。昔者先王,未有宮室,冬則居營窟,夏則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實、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未有麻絲,衣其羽皮。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范金合土,以為臺榭、宮室、牖戶,以炮以燔,以亨以炙,以為醴酪;治其麻絲,以為布帛,以養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皆從其朔。故玄酒在室,醴醆在戶,粢醍在堂,澄酒在下。陳其犧牲,備其鼎俎,列其琴瑟管磬鐘鼓,修其祝嘏,以降上神與其先祖。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齊上下,夫婦有所。是謂承天之祜。作其祝號,玄酒以祭,薦其血毛,腥其俎,孰其殽,與其越席,疏布以冪,衣其浣帛,醴醆以獻,薦其燔炙,君與夫人交獻,以嘉魂魄,是謂合莫。然后退而合亨,體其犬豕牛羊,實其簠簋、籩豆、铏羹。祝以孝告,嘏以慈告,是謂大祥。此禮之大成也。


第十一卦:《泰卦》
泰:小往大來,吉,亨。
【白話】:小的去,大的來。吉利,亨通。

【意例】:泰:太、大、通、安、極。天地交而萬物通,故泰也。小往大來:乾下。是大道下行而施行教化,即大而化之。坤上是下學而上達。圣人之道,降而化之,賢人之言,引而上達。

《詩經》:悠悠昊天,曰父母且。無罪無辜,亂如此幠。昊天已威,予慎無罪。昊天泰幠,予慎無辜。


1.爻:初九,拔茅連茹,以其匯征吉。
【白話】:
連根拔掉茅草,以及其類,征之吉。

【意例】:茅:《詩經》: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林有樸樕,野有死鹿。白茅純束,有女如玉。

《尚書》:包匭菁茅,厥篚玄纁璣組,九江納錫大龜。浮于江、沱、潛、漢,逾于洛,至于南河。

《蔡邕》:天子大社,以所封之方色苴以白茅授之,謂之授茅土。

大過卦初六爻藉用白茅,無咎。

子曰:夫茅之為物薄,而用可重也。

故拔茅連茹,以其匯:提拔重用底層優秀的人才,以及其一類的人,往而吉利。

古人之言:利其君不忘其身,謀其身不遺其友。

2.爻:九二,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于中行。
【白話】:
包容廣大,可以渡過大河急流。不要疏遠朋友。死后,因為中行,而得到高尚的贊譽。

【意例】: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朱熹《論語集注》說:“君子小人所為不同,如陰陽晝夜,每每相反。然究其所以分,則在公私之際,毫厘之差耳。”
九二在中,故此不遐遺朋為君子出于公心,包荒也。非小人囿于私利。

3.爻:九三,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勿悔恤其孚,于食有福。
【白話】:沒有公平就沒有澤被,沒有施行就沒有報答。艱難但是不失正,就沒有問題。不要后悔堅守“信”,與生活有福的。

【意例】:陂:池塘、澤被。艱:根。《周禮·地官》:六行,孝友睦姻任恤。《通論》振貧老曰恤。食:飯、根。八政之首。

艱貞無咎:根本貞正固定,就沒有問題。首要的問題是吃飯的問題。

4.爻: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
【白話】:
飛在空中,不富以鄰居,不用“信”警戒之。

漂浮、空虛、不腳踏實地,不能與鄰居有益,不能用“信”警戒自己。

【意例】:翩翩,飛揚上達,《楚辭》:石瀨兮淺淺,飛龍兮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上達之道必然是,予欲無言,天何言哉。不再執著于富、孚之功夫之上。無執著,無利無名之私心,全體瀅澈,無絲毫塵染,與天地齊也,純天理之備也。隨心所欲不逾規。

5.爻: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
【白話】:商之帝乙把女兒嫁給周姬昌做王妃,因此得到了大吉。

【意例】:《詩經》: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難忱斯,不易維王。天位殷適,使不挾四方。摯仲氏任,自彼殷商,來嫁于周,曰嬪于京。乃及王季,維德之行。大任有身,生此文王。維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懷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國。天監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載,天作之合。在洽之陽,在渭之涘。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親迎于渭。造舟為梁,不顯其光。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纘女維莘。長子維行,篤生武王)。保右命爾,燮伐大商。

殷商之旅,其會如林。矢于牧野,維予侯興。上帝臨女,無貳爾心。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騵彭彭。維師尚父,時維鷹揚。涼彼武王,肆伐大商,會朝清明。

《彖》曰:歸妹,天地之大義也。天地不交,而萬物不興。歸妹,人之終始也。陰陽既合,長少又交,“天地之大義”,人倫之終始。故以祉元吉。

6.爻:上六,城復于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
【白話】:
城墻倒塌在干涸的護城溝里;不要打仗。發布告示,安撫百姓。貞正固定難。

【意例】:城:成、盛也。隍:虛。《系辭》:周流六虛。《疏》位本無體,因爻始見,故稱虛也。命:各正性命。人所稟受。《說卦》:窮理盡性,以至于命。《註》命者,生之極。《詩·周頌》:維天之命,於穆不已。

泰之極,各正性命也,各遂其性,故勿用師,貞正固定不化則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美媒:中美可能很快就會開戰,中國導彈雨能穿透美軍所有防御

美媒:中美可能很快就會開戰,中國導彈雨能穿透美軍所有防御

文史旺旺旺
2025-05-28 21:30:13
大反轉!孫繼海18萬事件真曝光:想要自由身份證明,踢校園足球。

大反轉!孫繼海18萬事件真曝光:想要自由身份證明,踢校園足球。

清游說娛
2025-05-28 10:14:25
國米第3第4簽啟動,5000萬巨資,欲拿下小盧卡庫、維爾馬倫接班人

國米第3第4簽啟動,5000萬巨資,欲拿下小盧卡庫、維爾馬倫接班人

體育全天候
2025-05-29 22:06:33
比亞迪降價原因沒那么簡單!符合新國標車型或上市在即 但庫存壓力凸顯存貨已達1544億

比亞迪降價原因沒那么簡單!符合新國標車型或上市在即 但庫存壓力凸顯存貨已達1544億

挖貝網
2025-05-28 20:22:19
全是唏噓!《折腰》36集大結局:大喬自盡,魏梁戰死,蘇娥皇殉情

全是唏噓!《折腰》36集大結局:大喬自盡,魏梁戰死,蘇娥皇殉情

頭號劇委會
2025-05-30 01:15:03
別拿生命去發生性關系

別拿生命去發生性關系

難得君
2025-05-27 13:58:03
排名世界第1后再未奪冠!林詩棟連續6次無緣金牌,世乒賽顆粒無收

排名世界第1后再未奪冠!林詩棟連續6次無緣金牌,世乒賽顆粒無收

全言作品
2025-05-30 01:14:44
母親過度溺愛兒子,洗澡時兒子突然情緒激動:媽媽我要你永遠愛我

母親過度溺愛兒子,洗澡時兒子突然情緒激動:媽媽我要你永遠愛我

罪案洞察者
2025-04-11 09:20:55
出差住亞朵,已經成了職場潛規則

出差住亞朵,已經成了職場潛規則

B面人物
2025-05-14 12:38:58
昆明市檢察長任上被查,中央提級巡視,昆明已有6官員被查

昆明市檢察長任上被查,中央提級巡視,昆明已有6官員被查

南方都市報
2025-05-29 14:12:08
俄羅斯盧布兌美元升破79,創2023年6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俄羅斯盧布兌美元升破79,創2023年6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5-29 16:20:07
上海一區重磅政策細則!今年推8000套低價房,月租不超2000元,還能白住7天...這樣申請→

上海一區重磅政策細則!今年推8000套低價房,月租不超2000元,還能白住7天...這樣申請→

上觀新聞
2025-05-28 19:06:49
國米將在圣西羅球場安裝大屏幕現場播放歐冠決賽,門票10歐元起

國米將在圣西羅球場安裝大屏幕現場播放歐冠決賽,門票10歐元起

直播吧
2025-05-29 23:25:10
劉亦菲新LV廣告,馬甲線和草編包完美結合,網友:太絕了!

劉亦菲新LV廣告,馬甲線和草編包完美結合,網友:太絕了!

世界探索發現
2025-05-29 19:16:16
如今的不知火舞雕像太良心了,內部設施一應俱全

如今的不知火舞雕像太良心了,內部設施一應俱全

街機時代
2025-05-29 18:45:03
美國警告:中國若與俄羅斯交易將面臨嚴厲制裁

美國警告:中國若與俄羅斯交易將面臨嚴厲制裁

陳穟侃故事
2025-05-28 17:26:13
美國萬萬沒想到,中國秘密進行一個耗資664億、歷時十余年的工程

美國萬萬沒想到,中國秘密進行一個耗資664億、歷時十余年的工程

南權先生
2025-05-28 16:12:25
臭名遠揚的4位老藝術家,貪財好色、崇洋媚外、改國籍,誰最可恨

臭名遠揚的4位老藝術家,貪財好色、崇洋媚外、改國籍,誰最可恨

清游說娛
2025-04-07 12:56:41
22分鐘傷退!阿爾巴無對抗下受傷倒地,被替換下場

22分鐘傷退!阿爾巴無對抗下受傷倒地,被替換下場

直播吧
2025-05-29 08:13:16
“零公里二手車”在醞釀危險風暴

“零公里二手車”在醞釀危險風暴

今綸財經
2025-05-28 19:22:55
2025-05-30 03:19:00
江淮在線
江淮在線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77文章數 60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頭條要聞

巴西檢方宣布正在起訴比亞迪 外交部回應

頭條要聞

巴西檢方宣布正在起訴比亞迪 外交部回應

體育要聞

納達爾,法網,漫長告別

娛樂要聞

辛柏青沉默8天后,這些事還是發生了

財經要聞

若對等關稅叫停,特朗普還能怎么加關稅

科技要聞

英偉達財報炸裂 黃仁勛卻嘆退出中國太可惜

汽車要聞

首搭鴻蒙座艙5 嵐圖FREE+將于6月預售

態度原創

本地
藝術
數碼
時尚
親子

本地新聞

云游中國 |來仰天湖大草原,一起策馬奔騰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數碼要聞

英偉達原生 GeForce NOW 應用登陸 Steam Deck

這些才是適合夏天的打扮!色彩不沉悶、適當露膚,輕盈又舒適

親子要聞

那個被截肢的1歲寶寶,本可以避免這場悲劇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徐州市| 寻甸| 南宫市| 临猗县| 鄂州市| 邹平县| 宝坻区| 英德市| 盘锦市| 扶绥县| 陇川县| 安新县| 诸城市| 武宣县| 两当县| 游戏| 如皋市| 萨嘎县| 深泽县| 靖安县| 利津县| 遂宁市| 遵义市| 湾仔区| 西盟| 宜州市| 南雄市| 新野县| 汶上县| 榆社县| 凉城县| 铁岭县| 军事| 垫江县| 澄江县| 双柏县| 宜良县| 梧州市| 日照市| 深泽县| 平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