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風變天的那日起,我手機三不五時就彈出“羊絨”的關鍵字搜索提醒,我聽出來了,這是大家在旁敲側擊地呼喚本羊絨文化大使現身呢。所以這周我不顧緊鑼密鼓搬家馱貨之辛勞,硬是突擊出來這篇小文, 把個人認為JoE今年有亮點、長線看也值得反復穿著的款式給揪出做成合集以供大家參考選購。
因為我太了解購物時那種放眼過去一片經典款或基本款、想買也不知道從何下手的困惑了。所以從這個角度說,我要稍微“批評”下JoE,為啥不把倫敦店鋪里那些美麗的款式引進中國市場來?是不是擔心我們消費羊絨時只敢買基本款?在保證品質過硬的基礎上,誰不愿意為低調別致又timeless的設計款買單呢,希望明年勇敢地遍地開花帶來驚喜。
對于老讀者而言, Johnstons of Elgin 的好不需要我反復贅述,過去五年中的前三年我都在專一地做翔實科普這件事。
唯一需要提醒大家留意的, 是(點即跳轉),我翻了英國史上有關面料的學術文章、做了閱讀理解,然后 以考據的方式普及了蘇格蘭格紋有關氏族的淵源和獨特性,個人認為非常有價值。 因為推送當天正好撞上李云迪的社會事件,估計不少人吃瓜時錯過了,有興趣的話可以返回去重讀。
新關注者的話,系統了解這個品牌的最佳方式,就是 回復關鍵字“羊絨” 并按時間順序閱讀。一方面可以做到對羊絨(而不僅僅是JoE)的全面了解,在購買時不犯怵不糊涂;另一方面也能看到我在寫這個領域時的成長:哪怕年年寫,也盡量去豐富自己,帶來完全不同的角度和知識,絕不寫讓大家浪費時間重復閱讀,一起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做理性成熟的消費者。
每年12月,我會把自己秋冬購買的單品整成一篇,目的一是 梳理出當年亮點 、幫大家有效地節省挑選時間,愛眼護眼;另外就是 想辦法帶來點福利,咱能省點兒是點兒。
所以開篇 先提出第一個利好:免費繡制回歸。 其實十月份圍巾專場時就不斷有人問我是否有繡制活動,但當時品牌方的考量是因為雙十一訂單量大,怕大家因為等待繡制而影響體驗,所以就沒提供這個福利,現在雙11雙12都過了,又到了用禮物表心意的節日季,咱給整上!
這次免費繡制的內容是字母,沒有愛心,大家也悉知一下
接著我來梳理今年入手的單品們:
今年JoE我認為最該入手的羊絨衫單品有三個款式,本人首推半高領。 通過下面這張圖大家也能看出來,我的脖子是配不上一個整高領的,半高領就會到嘴,全高領將令我整個腦袋徹底隱形。我相信很多人是我這樣的平凡脖型、修圖時會用美圖秀秀的高度來拉脖子,那么你就跟我一樣需要它,并在冬天想要時時刻刻跟它捆綁在一起。
你仔細看, 這款羊絨衫的感覺是不是就很像Phoebe Philo在old Celine時期的那款高領? 正好兩款我都買了,比較過后發現Johnstons這件的 領部設計實際上是經過改良、變得更適合亞洲人脖子長度的 。原版的領子更高,我推測應該只適合長頸鹿國居民。
這種寬大的領子她們叫做 漏斗領(Funnel neck) ,如果你形象地去想象,會發現這個領型因為像漏斗一樣散開來、而不是直上直下的高領,所以會讓人穿著感更加舒適。再加上 肩膀用了連肩袖(Raglan)的設計,基本對肩寬也沒啥限制, 整件就是舒服隨性卻有時尚度的休閑風。
在織法上, 這件是由4股紗線編織的 ,相較于常規的2股紗線成衣會更厚實一些,所以在北方的冬天穿會感到幸福。關于 很多羊絨文章里提到的幾股紗,我估計還是會有些朋友不明白啥意思,放張圖立馬解決你的疑惑 :你看,四股紗一根線就比兩股紗粗不少,織出來的整件毛衣溫暖指數就更上了一個臺階。
圖片來自互聯網
我選的顏色叫玫瑰卡其,今年我就對這種類似舊舊的枯玫瑰色系上了比大地色更大的癮,同時她們還提供另個新色:更偏紅棕/巧克力色的苦茶色。兩種顏色一輕一重,各有風味。
我個人覺得英國人的審美是保守之余向莫蘭迪色這個方向的延伸和把握得更好;意大利人就是鐘愛明艷輕快的高飽和度色啦,說到底 還是氣候/地理位置/文化這些因素,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啊。
不信你看這 第二款薄霧紫色蝙蝠衫, 實物就是溫柔的丁香色,集中凸顯了英國人對外冷靜理智、都拘著的那種優雅。
這款羊絨衫其實大有說頭,但很難拍出來,我看模特圖也不太理想,索性先放個可愛設計圖好了。
它的整體形狀你在靜態時從正面是看不出來的,一定要側面或者把手臂抬起來,會發現它其實是袖子很大的蝙蝠袖款,對大臂有肉的人(我)非常友好。
另外下擺和袖口都采用了超寬的設計,再配合上插肩的裝飾紋路,有那種十分飄逸的藝術感在。我看到它就會想到那些愛跳舞、很輕盈且安靜的女孩子們。也因為它十分寬松輕盈,所以袖子可以很舒服地擼上去,你甚至睡覺都不想脫。
不用擔心蝙蝠袖穿外衣會不方便,因為材料輕柔,我穿緊身皮衣也不會大臂鼓一堆
在工藝上這件用了上一件沒有用到的無縫針織,因為紗線之間沒有連接點,所以蝙蝠袖的形態會更加流暢垂墜 ,日常有抬起胳膊的動作時就很動感。特別是蝙蝠袖vs超寬下擺,視覺上有收腰顯瘦之功效,無論你搭配直筒西褲嚴肅通勤、還是緊身牛仔褲和長靴時髦休閑,都完全可以勝任。
相較于漏斗領那一款的4股紗線, 這款用了常規的2股紗線, 適合全國大部分城市的姐妹在冬天駕馭了。
第三款我要著重說的,是 特別適合一切有少女感朋友穿著的絞花羊絨衫。 絞花毛衣(Cable sweater)跟象征氏族的格子圍巾一樣,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在其中。它本身就起源于蘇格蘭,對樸實的當地人而言,是人手一件自然而然的符號化存在。
這個毛衣+紅格子圍巾+牛角扣駝色大衣+宋小寶帽,就是我心目中標準的學院派女生裝扮。 但如果你往回追溯,卻發現實際上絞花毛衣曾經織得特別厚重,最早是給漁夫穿的,而且每個人的絞花紋路還不大一樣,為的就是萬一出海遇到了啥危險,至少可以通過紋路去認人的(這個出發點又跟格子圍巾的設計不謀而合了)。
所以一開始這個款式只是男人穿,不信你回憶回憶曾經看過的、反映蘇格蘭生活的英劇,《萬物生靈》什么的,里面的大老爺們兒是不是每天Tweed夾克、費爾島花紋針織背心、毛茸茸的絞花毛衣換著穿? 它最初就是有本地特色在里頭的功能性衣物,只有男款,后來才慢慢衍生出來女款, 有傳統也有向時裝款混血的意圖。
比如這款其實 下擺是高低擺,這種前短后長的設計叫做Stepped Hem, 我估計對憨厚羞澀的蘇格蘭人而言這可能已經是最為俏皮的悶騷細節了,給本來正經規矩的下擺增加點兒活潑的不平衡感。另外 工藝上雖然也用了4股紗線,但相較于漏斗領那件在織法上更松些,整件絞花看起來就軟蓬蓬的,很有紋理感。
穿是穿了,不敢單獨拍,像北極熊
所以我這種肩寬的中年胖子是萬萬不敢拍直勾勾的上身蓬松照的,會變成兩個大。我覺得除了有少女感之外,它更適合那種肩寬正常的妹子穿,有點平胸甚至會更好,因為 這款的船領設計十分修飾且凸顯頸部到肩膀處的線條,所以有誰會比少女們更能毫不費力地駕馭好它呢?
那我這樣的胖乎乎的中年女性怎么辦?穿點啥? 今年我回歸經典款高領。
高領毛衫幾乎是各個品牌賣得最好的款式,由此可見它是大部分人的剛需。 我買過顏色質地各不相同的款式,要說這款在細節上有什么不同,我會說它 領子雖高,但沒有很強烈的壓迫感,不會緊緊地箍住脖子讓人時不時想要拿手抓一下松快松快,舒適度蠻高的。
為什么說高齡是剛需?一是頸椎不好的人冬天最忌順著衣服縫兒往里灌陰風,所以相較于花里胡哨的設計,經典高領款永遠值得信賴;二是在工藝上它用了2股紗線的經典厚度,基本上什么氣候都適合,也什么場合都適合。
我買了藍色和沙色兩個款式,看著平平無奇的,但不知道穿什么的時候,你就把它掏出來,外面套羽絨服/羊絨大衣也好,西裝/夾克也行, 都能收獲一個經典又得體的冬日look.
其實仔細想想,自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時代起Johnstons就成為皇家御用羊毛制品供應商, 自然是有他們身為紡織專家沉淀下來的經典款, 專業的業務能力再加上兩百多年來市場的檢驗,賣得好肯定是有它的原因在的。
不止高領,依照論打買羊絨的規矩,我還同時給衣柜補充了 幾件圓領和開衫。
其中 藏藍色圓領+下面露出白tee邊邊的疊穿方式 是我連年在微博上呼吁大家向設計/藝術/時尚大師學起來的、有低調中產感的穿搭細節,多年來也成為我最習慣的搭配模式;開衫今年JoE其實也算有一絲突破,除了帶有灰度的綠之外,還有飽和度極高黃色v領款可選。
這件實物更明亮黃色一些,視覺上非常溫暖
它們都與高領羊絨衫一樣,是用了2股紗線的經典款。但除此之外, 還有兩大值得贊美的優點:1.制衣輔料用得也很用心、禁得住推敲 :比如開衫的紐扣都是貝母,在陽光或燈光下有天然的光澤度,很精致;
2. 后處理做得既干凈又科學, by科學我的意思是 廠家不會為了那種毛茸茸的觸感而膨脹出來一堆絨毛,那樣做反而容易令衣服走形,影響穿著壽命 。因為如果起絨起很多的話,其實是等于將針織毛衣里的毛毛預先給扯出來了;本身這種針織款就是有彈力的,你扯了之后變得更加不緊密,洗了再穿那個型就很容易瀉掉。
這方面JoE就真的展現了身為紡織專家的豐富經驗和誠信:無論圍巾還是毛衣,在后處理這個步驟都相當保守的,絕不會為了賣相去傷害衣物本身的“健康”,respect.
那么圍巾方面,估計連年閱讀羊絨連載文的朋友對工藝、設計、還有淵源都有了大致了解和購買經驗, 我今次只強調三個款式。 這三款其實以前都提過,但今年全球原材料是啥瘋漲的情況大家都知道,JoE還死撐著沒漲價實屬回饋社會做慈善了。所以 有特色又超值的款式我認為今年應該趁著最后的低價收一收,否則明年一定會漲價。
第一是皇家斯圖爾特格紋羊絨圍巾 。這條我前幾年就買了,一直到現在都是使用率極高的冬日配飾。一方面因為 它比較寬幅,圍起來嚴防死守密不透風的 :另外就是我衣櫥里大部分冬日衣物都是深色或者素色, 戴上紅色圍巾就會襯的人非常精神, 不會黑成一團。
↓這得是四五年前的圖了
有關格紋的歷史我不再贅述,這條圍巾還勝在工藝極具迷惑性,我最早拿到手時,使勁兒抻了抻,感慨織得好緊實啊。 后來才發現這不是針織圍巾,是梭織的,兩者有什么區別, 大家請看下圖:
圖片來自互聯網
簡單來說, 針織工藝讓衣物成品富有彈性 ,因為它實際上是用鉤針把紗線不斷繞圈連接的,所以結構上是有空隙的,手感比較松軟有彈性,你使勁拽拽,織得松的就會露出大小不等的縫隙。比如我們冬天穿的毛衣呀襪子呀等等,基本都是針織的;
但梭織是完全沒有彈性的,就是經紗和緯紗十字垂直織成的,所以結構上十分穩定緊密。 梭織的英文名叫Basket weave,聽名字就猜出來了是不是?它的織法就像農村那種編織竹籃,表面看起來是一個格子一個格子的,用我在淘寶收藏的筐來做演示,這個筐,你說它是Marni也很合理。
所以, 這條皇家斯圖爾特梭織格紋羊絨圍巾,我認為是必買款之一: 不但因為織法而緊實暖和,而且是扮學生妹利器,你把它跟上面的絞花毛衣、牛角扣外套穿一套,再配及膝海軍藍羊毛裙和平底便鞋,就完成了一套經典的Ivy Look.
還有以黑色為主調的版本,男生戴也完全沒問題。
第二是各種漸變色圍巾。JoE漸變圍巾的價格去年就令我大為震撼, 發出了“除了蘇格蘭農村這種太過樸實的鄉下人,還有哪個廠商會把漸變圍巾和純色圍巾標同一個價”這種天問。今年在各種原材料猛漲的客觀條件下竟然還沒漲價,所以我趕緊又撿了條漏, 內部消息:明年這條圍巾一定會漲價。
除價格外,JoE漸變審美好、做得自然,有好幾條的配色在淘寶上已經被抄到飛起了。 但大家需要留意和當心的是:很多漸變并不是提花機織出來的,而是先織完圍巾再去染的。雖然成品形態看起來是一樣的,但實際上差別很大。
JoE的漸變圍巾,工藝是利用提花機將十幾種已經染好色的紗線一起編進圍巾里,所以 當圍巾織好的時候,就已經是漸變效果了。 那么很多小作坊采用的染色大法呢,就是先將一個顏色的紗線織好一條純色圍巾,然后再染成漸變色的。 這么做除了在成本上差距很大之外,對纖維也不好,再有染料殘留的話(不可避免),對人體健康也不行啊。
所以希望大家懷揣知識、擦亮眼睛,這么正直又好看的漸變圍巾,在漲價到來之前接著買就對了!
最后是羊絨三角巾。 這個三角巾很多人拿來湊單用的,但有沒有發現實際上特別好用?我最早是被商品介紹頁面的這幅圖蠱惑:
看,絞花毛衣+三角巾,少女套裝
三角巾配羊絨貝雷帽,整個就像一個少女。到手后發現在天氣沒那么冷的冬天它特別好用,既保暖又扶美,不喜歡頸部太過臃腫或者擔心寬幅圍巾吃掉脖子、顯得頭像一個南瓜似的朋友最適合用它。
JoE的三角巾、貝雷帽和手套 摸起來都十分輕薄、好像弱不禁風的,但每次上身之后對冷空氣的防御效果總令我吃驚,是實實在在的暖寶寶。
家居方面 我推薦一條無比美麗的極細美利奴羊毛毯 ,這個毯子往那兒一擺就不需要多說了: 人字紋萬年復古時髦,而且非常輕便保暖、不壓身。
我去年還買了同款設計的淡綠色人字紋圍巾,今年把這個丁香紫的趕巾收入囊中搬到新家,它們的彩色清新輕盈, 哪怕在冬天你也可以感受到春意,這是物品帶給人最珍貴的情感波動。
好啦,今年我入手的單品差不多就是這些,沒有非常多,但件件都有必買的理由和工藝特色,希望這些經驗也能幫助大家更有的放矢地選購。
對了,其實我新家全屋的窗簾也用了 JoE的家居羊毛面料,人字紋的! 幾十公斤的東西不遠萬里從蘇格蘭鄉下來到北京鄉下,命中注定長在郊區。我已經送去窗簾廠家加工完畢,現在全部蹲在新家地上等著上墻了,大家新年等我一個隆重的repo!
最后,咱們大家伙兒互相陪伴跌跌撞撞地又一年,第五年啦! 從評論和在看里選三位送出大禮: 每人一條羊絨圍巾。我永遠祝大家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