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一款互聯網產品“真正的開始”,不是“下載安裝”而是“成為會員”,這已經成為了這一屆網民的共識,因為成為會員不僅意味著有更多的資源、更豐富的產品功能,更重要的是“付費”是一種良性的市場反饋:
一方面“付費會員制”能夠最大程度地保證創作者的權利,成為創作者的有效激勵,另一方面會員們的消費行為是平臺方最有參考價值的指標——什么樣的內容最能打動核心受眾、哪些功能最能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消費者們通過“用腳投票”的方式“間接”推動產業的發展。
正是因為擁有這樣的重要性,“會員運營”不僅是互聯網從業者們的必修課,更成為了全社會關注的公眾議題。而在這個問題上,迎來VIP9周年的騰訊視頻給出了自己的回答。
非遺+熱門IP,騰訊視頻邀會員共享文化盛宴
在此次VIP9周年活動中,我們可以看到騰訊視頻在內容上下足了功夫,運用了非常濃重的筆墨——幾乎在近些年的熱門IP中,都創造性地融入了非遺文化。
例如《雪中悍刀行》與蕪湖鐵畫結合制出的創新作品。一邊是《雪中悍刀行》正在熱播,群雄匯集、笑侃天下,一邊是鐵畫技藝傳承人儲鐵藝用“鐵骨”鑄造雪中江湖——以《雪中悍刀行》電視劇作為創作靈感,用鐵造出斗笠、雙刀、酒壇、竹、人與馬等形,將徐鳳年千里歷練、心系天下的傳奇故事濃縮在一幅“刀劍”作品之中,“鐵骨錚錚”實非虛言。
同樣的創新融合內容也出現在《斛珠夫人》和《在希望的田野上》兩大爆款IP中。
安徽涇縣油布傘制作工藝傳承人鄭國民將《斛珠夫人》劇中三人的象征性符號元素繪制在傘面上,將古色古香與時尚結合,做年輕人喜歡的傳統工藝作品。受到《在希望的田野上》電視劇啟發,貴州平坡苗畫傳承人蘭群則用“東方畢加索”之筆描繪出了一幅幅構圖大膽、色彩鮮艷、想象靈動的鄉土畫作。
此外,還有貴州黔西剪紙“剪”出的《完美世界》、宋錦織造針線“串”起的《千古玦塵》、景德鎮陶瓷“烤”好的《風味人間》、佛山彩燈“點亮”的《斗羅大陸》、三角插塑“立”起的《掃黑風暴》……
會員在觀看以上《中國非遺·穿越時空 與你相遇》系列視頻作品的同時,還能將獲取的積分捐助到非遺相關公益項目“匠藝傳承計劃”中,切實助力非遺的推廣與傳承。
早在2020年,騰訊視頻就推出了“匠藝傳承計劃”,目的是為保護傳統建筑營造技藝和建筑遺產。參與活動的會員能通過看視頻捐積分,這些積分籌集的善款用來支援民間工匠隊伍建設,資助傳統民居修復,同時培養傳承青年人。
從這一系列活動中,我們可以看到騰訊視頻對于“會員”其實已經有了新的理解。
首先是讓會員們有“進一步”的機會。視頻觀看不僅僅是為了滿足好奇、打發時間,“觀看”的價值可以更豐富——它可以是入口,也可以是一種參與行為(比如他是內容電商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是一種文化行為的參與——而“行為價值更豐富”的前提,是平臺對于內容豐富的“二創能力”,讓內容不斷延展。
其次是會員們其實需要“沉下來”。視頻平臺的會員價值很容易理解為“更多的獨占資源”“更多的新資源”,畢竟從傳播角度去思考,“更多”“更新”意味著和更廣闊的用戶畫像發生交集。但這僅僅是會員價值的一方面,尤其是當視頻越來越多地成為人們閱讀、獲取信息、滿足精神需求的主要選擇,視頻就需要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觀看視頻”正在變成人們最重要的信息獲取方式之一,并且已經逐漸從娛樂需求開始向其他日常生活場景滲透,比如學習和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單純把會員當流量池,顯然非常“不合時宜”。
事實上,這次騰訊視頻VIP9周年推出的其他活動也在印證“會員”價值的新理解。
憑借平臺的海量內容儲備與先進技術手段,騰訊視頻還通過騰訊多媒體實驗室的老片修復技術,實現了對《士兵突擊》《倩女幽魂》《臥虎藏龍》等99部經典老片的集中修復,以內容體驗升級回饋會員用戶。通過技術賦能,騰訊視頻為VIP會員打造了專場回憶殺,幫助用戶在高清觀看體驗下再看經典、重溫情懷。
再比如騰訊視頻打造的優質付費內容。自去年起,騰訊視頻上線VIP開放平臺,將內容創作者、平臺和用戶三方進行“有機結合”,進入“開放收入,吸引第三方公司進場來制作內容”的階段——以分賬生態建設為合作方,打通“從內容到用戶的通路”,有效增加優秀付費內容。
在騰訊視頻知識付費2020年熱度總榜中,課內教育、文化歷史、個人成長、商業理財、藝術興趣等各類課程異彩紛呈。付費會員能夠利用視頻了解名人文化思想、科學哲理,也可以學習理財、鋼琴、溝通交流等各方各面的專業技能,視頻平臺已經逐漸成為用戶的知識課堂。
在此次VIP9周年活動中,騰訊視頻還專門為VIP打造了知識分會場,邀請經濟學家管清友、職場大咖秋葉、傳記作家范海濤、電影學者奇愛博士、《科幻世界》雜志主編拉茲、同濟大學物理教授吳姥姥、戰地記者焦翔、《百家講壇》十大名嘴之一紀連海共八位主講嘉賓,于12月23日至26日期間陸續推出覆蓋經濟、職場、文史、電影、科幻等領域的八場追光公開課。
傳遞責任感,給這個冬天加點溫度
視頻平臺的初衷,是讓用戶看到更多的內容,但事實上現在的視頻平臺不僅是一個內容平臺,本質上更是“技術集合”平臺——對應著更豐富的內容表現方式,更成熟的內容傳播策略,更高效的內容創作方法。這些技術能夠讓用戶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得到更舒適的體驗過程,也能夠在其他地方有所作為,比如公益事業。
技術等多種資源的優勢注定視頻平臺天然適合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近幾年騰訊視頻平臺對于公益事業的主動助力踐行,確實也起到了清晰可見的積極效果。
自2019年以來,騰訊視頻以會員積分捐助籌集的善款為貧困地區兒童提供棉鞋度寒冬,為孤寡老人和特殊困難家庭提供專業救助,給留守兒童建造“兒童快樂家園”,幫助白血病兒童早日治療,搭建鄉村兒童公益圖書館……目前騰訊視頻為幫扶留守兒童、視障兒童、阿爾茲海默癥老人等弱勢群體,深度參與包括春蕾計劃、雷鋒救援計劃、鄉村兒童凈水計劃等,累計發起46個公益項目,累計為公益機構帶去超4600萬余元善款,累計捐助積分人次超270萬,累計籌集超11億積分。
騰訊視頻成功搭建起了“社會需求-數字技術-公益志愿者”橋梁,打通了“幫助者捐助-被助者受惠-結果反饋”良性循環,保障會員積分捐助公益活動的穩定進行和有效落地。平臺力量與公益力量的多元正向互動,顯然創造出了更大的社會價值。
本次騰訊視頻以VIP9周年作為契機,通過視頻+報告的形式回顧了VIP會員們為公益做出的貢獻,并設立獎品回饋會員“捐積分做好事”的善舉,鼓勵會員持續做公益,進一步增強了會員做好事、行善心的參與感和滿足感。同時,帶動會員重點為“益耳計劃”“愛育家園”等項目捐積分助力。
數字時代,技術本身已經成為一種公益資源。騰訊視頻設立VIP積分公益捐助專項,通過聯動平臺和公益組織,將用戶視頻消費行為轉化的積分捐助給特定項目,證明了平臺雖然不在公益一線,但卻能夠一直在線有所作為。
除了助力公益活動以外,騰訊視頻還在參與文化建設、挖掘文創產品價值方面做出了具體行動——非遺+IP的開發和打造。
IP原意為知識產權,最早指適合二次或多次改編開發的網絡文學、游戲、動漫等,如今IP的概念已經遠遠超出知識產權的范疇,進而向創意、素材、符號等多個方面擴展,發揮著巨大的影響力。
IP正是騰訊視頻優質資源的核心——《你是我的榮耀》《御賜小仵作》《掃黑風暴》《三十而已》《心動的信號》《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斗破蒼穹》《斗羅大陸》等等內容,皆是擁有堅實粉絲基礎和巨型流量池的熱門IP。借用戶喜愛的IP帶動非遺文化的傳播,是騰訊視頻為解決非遺存續、傳承難題做出的嘗試。
只有得到年輕人的喜歡與關注,融入受眾的日常生活之中,非遺才能真正“活”下去,而不是變成只存在于博物館里的展示“文物”。影視熱門IP與非遺技藝的跨界合作一方面為前者增添了文化氣息,為后者注入了全新活力,另一方面也能夠同時吸引不同的群體關注聯動產品。
但是,僅憑“非遺+熱門內容IP”的單一產品很難建立起穩定受眾群體,更重要的是要有故事和情節,因此騰訊視頻在拍攝“中國非遺·穿越時空 與你相遇”系列作品時,呈現了完整的非遺“新”作品創作過程,進一步加深觀看者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可,逐漸在受眾群體中積淀形成不易改變的忠誠度。
騰訊視頻的社會責任感,既體現在它持續發起、參與的公益活動中,也體現在它搭建文化陣地的布局中。正值VIP9周年慶之際,騰訊視頻將公益服務責任與文化責任兩者有機結合起來,與會員共建共享,推動公益計劃良性發展,助力傳統文化煥新發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