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幾天就到了我們喜愛的節日臘八節了,在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喝臘八粥的習慣,臘八粥里包含十幾種食材,在寒冷的冬天喝上一碗,讓全身都暖洋洋的。每個地方的臘八粥都不一樣,但大部分食材都是大同小異的,谷物種類繁多,食材經過慢慢的熬煮,直至軟爛,香甜可口,營養豐富,大人和小孩都喜歡喝。
臘八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歷史悠久,傳說釋迦摩尼苦修多年,一直不得其法,于是放棄了苦修,此時的他瘦骨嶙嶙,非常虛弱,正巧遇到一個牧女,牧女給了他一碗乳糜,釋迦摩尼喝下后,身體有了力氣,在樹下沉思,終于在十二月初八那天參悟成道。于是這一天,佛寺都會用果物和各種米煮粥祭拜獻佛,所以臘八粥又叫“福壽粥”,在這一天,佛寺會煮粥分給前來的信徒和貧苦的人家,大家都認為喝了此粥,可以得到佛祖的庇佑。
現在的生活好了,人們也不需要去寺院喝粥,但是喝臘八粥的這個習俗卻保留了下來,除了喝臘八粥各地還有有一些其他的特色。
臘八蒜
顧名思義,就是在節日這一天泡的蒜,因為臘八蒜是用醋腌泡,所以泡臘八蒜的醋又叫做臘八醋,不管是蒜還是醋都是非常清爽可口的,臘八醋可以當做蘸料,去除肉類食物的油膩,口感更加豐富,別有一番風味。而臘八蒜的做法也很簡單,食材就是蒜和醋,把蒜放在一個可以密封的罐子里,倒入醋,淹蓋住蒜即可,密封好放在冷的地方。過了幾天,就會發現蒜的顏色變了,變成綠色,像是瑪瑙一樣非常漂亮,而且不管是臘八蒜還是臘八蒜都是可以儲存很長時間,簡單美味。
蒜有消毒殺菌的功效,可以給孩子吃一些,而且冬季吃得太補,沒有胃口,也可以讓孩子吃一些開胃下飯。
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是安徽的傳統小吃,這天人們會晾曬豆腐,于是把這一天晾曬的豆腐叫做臘八豆腐。即使不是安徽黟縣的,父母也可以與孩子一起動手做一下,體驗勞動的快樂,首先,家長需要買一些豆腐,切成自己喜歡的形狀,把豆腐表面抹上鹽,之后,再在豆腐的中間弄個小洞,把鹽放在里面,之后就可以進行晾曬了,在晾曬的過程中,鹽分會滲入到豆腐中,而豆腐也會因為水分的蒸發而變干,臘八豆腐就做好了。
做好的臘八豆腐可以放在家長通風的地方,吃的時候再拿,臘八豆腐可以與其他的菜一起烹飪,鮮香可口,而且保質時間很長。
臘八面
在陜西地區,人們主要的主食就是面,所以在臘八節這一天,愛吃面的人家一般不會和臘八粥,而是選擇另外一種食物,那就是臘八面。既然叫做臘八面,那么肯定也少不了各種豆類,但是還是以紅豆為主。臘八面的做法是先把各種豆類放入加水的鍋中熬煮,等到豆類熟了之后,在放入面,面叫做韭葉面,因為面的寬度像韭菜一樣,等到面熟了以后,再加入已經爆好的蔥油即可。
面類的食物都是易消化的,如果孩子愛吃面,父母也可以做一些臘八面,既營養又可以讓孩子過一個不一樣的臘八節。
麥仁飯
除了臘八豆腐、臘八面等特色的臘八節食物,在青海西寧,當地的臘八食物也不是臘八粥,而是麥仁飯,在臘八節前一晚人們就會將麥仁和牛羊肉一起燉煮,加上當地特有的青鹽等佐料,一晚上用小火慢熬,到了第二天就可以吃了,經過一晚上的熬煮,肉類已經非常軟爛,入口即化,別有一番滋味。
每個地方的臘八節都有自己習俗,在這一天父母可以與孩子一起準備臘八節需要的食材,告訴孩子它們都是什么,也可以告訴孩子不同地方的人們都是怎么過臘八節的,了解不同的文化知識,寓教于樂,增進親子關系。
不過在準備食材的時候,要考慮孩子的年齡,如果剛剛添加輔食的孩子,不適合喝食材過多的臘八粥,可以給孩子單獨做一份獨特的臘八粥,而大的孩子則可以與父母一樣,喝著臘八粥或者其他的臘八節食物,再配置一些可口的菜肴,一起講訴臘八節的由來,讓孩子了解我們的傳統節日,也不失為一個有趣的臘八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