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老李從崗位上退休,就正式步入了老年生活。老李原本以為自己有了足夠的時間享受生活、享受自由。可是退休還沒有幾個月,老李在一次跑步時,不小心磕到了膝蓋。當時,老李并沒有在意。
可是在晚上時,老李就發現自己的膝關節腫脹,連走路也感覺到疼痛。 剛開始時,老李就在藥店買來膏藥貼貼,可是貼了大半個月的膏藥都不見任何好轉。無奈之下,老李便只能前往醫院進行檢查。最后X線檢查考慮老李為骨性膝關節炎。
老李回到家中,除了服用止痛藥,就一直臥床。直到癥狀緩解以后,老李都不敢下床運動。有時候,老李狀態很好,想要去戶外運動運動。而老李的老伴一看到,就立馬制止說:“你都患上膝關節炎了,這輩子你就別運動了。”
什么是骨性膝關節炎?
在臨床上,引起膝關節疼痛的原因有很多種,但中老年人最常見的膝關節疼痛類型是“退行性膝關節炎”,是由膝關節軟骨磨損引起的。眾所周知,健康的膝蓋在股骨和脛骨之間有足夠厚的軟骨和半月板,它們充當緩沖墊以吸收對膝蓋的沖擊。骨性膝關節炎的癥狀根據進展程度而變化。
如果我們進行膝關節X線檢查時,診斷為骨骼之間的間隙略微變窄,軟骨減少。那么我們很可能屬于輕度,可能就會出現“站立時疼痛”、“膝蓋僵硬”、“剛開始運動時疼痛”等癥狀。在“中度”,關節軟骨和半月板磨損,進一步縮小骨骼之間的間隙。中度時,我們的膝蓋不能完全彎曲,可能會出現“坐直困難”、“上下樓梯(尤其是下坡)膝蓋疼”、“膝蓋積水”等癥狀。
當它變得“嚴重”時,軟骨和半月板幾乎沒有了,骨頭暴露在外,骨頭直接相互接觸。嚴重的情況下,膝關節會變得更加變形,疼痛也會更加強烈。最后,我們可能會出現“靜止不動也會痛”、“膝蓋彎曲和伸展困難”、“走路時膝蓋晃動”、“走路困難”等癥狀。
在臨床上,導致膝關節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老化。除了老化,運動損傷也會增加我們患骨性膝關節炎的風險。不管是何種原因,我們要做的就是,盡早接受正確的診斷,并及時治療。這不管是對延緩疾病進展,還是緩解疼痛,都是至關重要的。
中老年人患上骨性膝關節炎,就不能運動?
當我們患有骨性膝關節炎時,我們都傾向于不運動,而是盡量讓自己多休息。因為我們的膝蓋非常疼痛,以至于我們不想運動。然而,當我們習慣了休息,那么休息的時間多了,很可能會適得其反。因為休息時間過長,就會導致運動不足,從而導致支撐膝關節的肌肉力量下降,進而增加膝關節的負擔,最后,我們的疼痛只會加劇,而且會產生惡性循環。
而我們要想打破這種惡性循環,那就是通過移動我們的身體來增加肌肉力量和減輕體重,從而可以減少膝關節的壓力,并改善疼痛,以創造一個良性循環。其實,在臨床上治療膝關節炎的基本原則是給肥胖者適當的運動療法和減肥。如果不是非常嚴重的腫脹或疼痛,最好別臥床休息。
此外,即使我們在運動過后,疼痛沒有得到改善,或者我們因為太痛苦而無法運動,也要在藥物和矯形器的幫助下,耐心地繼續運動下去。在目前的研究中,已經發現運動在改善疼痛方面非常有效。
運動時注意3點更安全
中老年人患上骨性膝關節炎,并不意味著一定要臥床休息。相反,我們更應該重視康復運動。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學習如何正確運動,以免運動時傷到膝蓋。但是,由于每個人的身體都不一樣,所以絕對沒有正確的形式。一般來說,運動時注意3點更能保證我們運動時的安全。
1、正確選擇運動方式
對于骨性膝關節炎,正確選擇運動方式至關重要。一般建議進行伸展運動,以擴大關節的活動范圍,以下半身為中心進行肌肉訓練,以及步行、水下步行和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較為適宜。
2、運動前后應該熱身和放松
膝蓋是運動中最容易受傷的部位。以步行為例,為了防止膝蓋疼痛,您需要在跑步前后盡可能多地照顧膝蓋。首先在步行前,稍微移動一下身體,讓身體暖和起來。另一方面,運動過后,腿部和身體會受到很大壓力,因此放松疲憊的肌肉等細心護理,可以幫助我們防止受傷。
3、感到不適應該停止運動
如果我們在鍛煉時感到膝蓋疼痛或不適,就一定要停止鍛煉。如果疼痛感強烈,不要過度。如果重心不穩,一定要注意跌倒,比如抓住穩定的物體。如果我們的關節因熱而腫脹,可以用冰塊冷卻它們來緩解疼痛。如果即使采取這些措施疼痛也沒有改善,建議去看醫生。一旦癥狀消退,我們就可以通過以康復為重點的調理,來恢復自己的運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