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一條不成文的民間風俗:“正月里不剃頭,剃頭妨舅舅“深入人心,整整一個月不許理發(fā),得邋遢成啥樣子啊?!對于追求完美形象的現代人來說,簡直不能忍!
然鵝,更殘忍的是,很多小伙伴從前都被誤導了,這個困擾我們許久的風俗,其實是個謠言……正月要不要理發(fā),和舅舅一毛錢關系都沒有!
古人講究“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在明代以前,古人多蓄發(fā),以示至孝。到了清朝,政府頒發(fā)了一道政令,要求漢人和滿人統(tǒng)一發(fā)型——男子額前剃光,腦后留辮子。為確保順利推行,還采取了“留發(fā)不留頭,留頭不留發(fā)”的強制措施。在政府的高壓下,一些具有影響力的文人不再高喊“頭可斷,發(fā)不可剃”的口號,而是轉以“正月不剃頭”的方式,來表達“思舊”之情。苦于無法公開表述此概念,只能通過口耳相傳,相沿既久,以訛傳訛之下,“思舊”傳成了“死舅”,謠言就是打這來的。
對此,無辜的舅舅們表示:愛我,就提上兩匣果子,拎兩瓶酒來看看我,理不理發(fā)的,跟我沒關系,這個鍋舅舅不背!
那么,如此不靠譜的謠言,是由于什么被貫徹執(zhí)行到今天的呢?據專家解釋,這是因為從前北邊沒有暖氣,南邊沒有空調,正月里很冷,把頭發(fā)理了,萬一頭被凍到了,容易生病。因此,誤打誤撞之下,謠言成了“金科玉律”。emmm......這個原因對現代人來說根本構不成威脅好嗎?所以這謠言也是時候該徹底成為歷史了!
除了廣為流傳的這一版謠言,還有另一版更舒適一些,也更能表達感情——“正月剃頭思舅舅”,相信這一條的人一定都非常有智慧吧,不僅保護了形象,還能順便表達對舅舅的思念及愛,所謂化腐朽為神奇,莫過于此了。
這下放心了吧~
想理發(fā)的孩子們,
不用再控制寄幾了!
又好看又精神的外甥外甥女
能拿到舅舅更大的大紅包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