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政府參事胡衛在《做客央廣網》欄目中建議,鼓勵中年人才返鄉建設,“三四線城市和鄉村的節奏顯著慢于一二線城市,工作節奏更適合中年人才持續發揮能力優勢”;鼓勵三四線城市地方政府出臺“倦鳥歸巢”的人才回流計劃。
一看到這個說法,就想到馬云曾在阿里巴巴二十周年時提到了未來的一個暢想:“30年以后,我們希望每年向社會推薦輸出至少1000名10年以上的阿里人,他們應該參與到社會的建設。”
就是阿里把年輕人用到35歲,然后就辭退,說成是向社會輸出10年以上的人才。
大城市用完年輕人,讓你奉獻青春,到了中年,對不起,你還是回家吧,吐槽歸吐槽,但是現在大城市的無論是企業、還是打工人,都有回流到三四線城市,這種想法是可以的,但是也有不少坑。
我哥的工廠就是這樣,他的工廠原來在深圳,可是越來越高的房租和工人工資,使得工廠的利潤越來越薄,于是動起了把工廠遷回老家的想法,猶豫了一年,最終還是把工廠搬回了老家,目前運行良好。
1
工廠搬回去好處多,也有問題
要把工廠搬回老家,剛開始的時候,覺得可以降低成本,想想還是不錯,可是開始忙活的時候,問題就出來了。
1)降低成本
搬回老家,房租成本大幅下降,而我們家本來就有一塊地,這樣直接就蓋成廠房了,這樣就是一次性支持,這樣有了自己的廠房,再也不用憂愁會被房東加價或者限期搬離了。
接著就是工人工資,這部分比大城市低,但是沒有想象的低, 太低了你招不到人,或者這些人來工作時間短,平時工期不緊沒有問題,如果趕工期,那肯定是沒有辦法。
當然了,老家的工人那是很穩定的,一般年初定下來,就這么多一年了,中間辭職得少,這樣可以降低招聘成本,人工培訓的成本。
2)配套問題
當然了,有好處,那也是有問題的,這些是需要解決的。
招聘過來的工人那都是新手,工人招聘過來需要培訓,第一二個月他們做得慢,產出低也要補貼他們,讓他們能夠做下去,如果拿到的錢太少,就沒有人來了,文化程度低,接受度一般,培訓起來時間都要比較長。
接下來就是機器、原材料的問題, 機器都是從深圳搬回去,這些都是有的,那就還好,不過機器出了些問題,這下問題就大了,如果要保修需要從東莞找人到老家,不僅僅要修理的費用,還需要報銷車費、住宿費等等,成本和時間一下子就出去了。
原材料在老家也是沒有的,需要從廣東采購運輸回來,這樣一次就不能買太少,否則不劃算,如果一次買多了,又會占用現金流,這些都會增加成本。
生產出來的產品在老家是用不上的,所以需要配合物流把產品出去,所以還是在深圳留有倉庫,在深圳銷售。
3)未來的路
這樣一來一去,如果只是自己工廠搬回去,你會發現其實節省不了多了,不過現在隨著越來越多的工廠搬回去,我們老家的配套也上來了。
機器的保養、修理現在可以在本地做了,而原材料有一部分供應商也搬回去了,接下來地方政府要成立一個工業園,把這些工廠集中到一起,包括物流一起,這樣整個運轉起來就方便了。
把工廠搬回去六年了,現在終于是走上正軌,整個鏈條打通,既需要工廠的努力,也需要地方政府配合,把配套措施做好,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工廠回去。
2
打工人回去有點難
說起來,工廠都搬回去了,那人是不是都回去呢,這還真的有點難。
1)一家老小遷移難
你說現在大城市的中年人,哪個不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在大城市生活這么久,現在突然說要回去、不甘心啊,面子上過不去,有點感覺灰溜溜的樣子,特別是農村,都想著回去光宗耀祖、衣錦還鄉,現在直接回家,面子上過不去。
三四十歲能在一二線混的,都是有點小成就的。讓人家回老家重新開始?一把年紀去工作崗位更少的城市?怎么跟年輕人搶?考公務員都不要35的限制。
而且在大城市生活了這么久,都已經習慣了,現在說回去就回去,回了老家反而不習慣,我每次回老家,都會耳鳴,就是晚上睡覺的時候,安靜到耳鳴,需要適應兩天。當然了,老家沒有大城市方便的,包括交通、購物、娛樂等等。
特別是孩子,從小在城市長大,在城市生活如魚得水、有自己的朋友,回到老家以后,一切都要重來,特別是方言還聽不懂或者不會說,很難融入的問題,而中考、高考這些也是一個大問題。
就像我哥他們家,我侄女從小就說了,她是不回去的,即使考不上高中,她也不回去,就是要在這邊上學,現在考上了高中,更加不可能回去,現在倉庫和銷售還在這邊,剛好也就不回去了,這樣就是我哥每個月自己回老家,發工資,管理工廠等等。
2)老家人情社會,沒有關系辦事難
大城市大家互相不認識,辦事都是公事公辦,而且流程簡單透明,很多在網絡上就可以辦理。
而到了三四線城市,就是熟人社會,人情世故大于一切,有什么來錢的生意,當地有頭有臉的哥幾個一商量就辦了。在外面混不好,你以為在家里就好混了,真回去了,大概率就是送人頭。
3)機會相比大城市選擇少
大城市的好處有很多,包括教育、醫療、交通、視野、機會。
對于教育,大城市有一流的師資、設備,考上好大學的幾率高很多,而且基礎設施完善,像圖書館、書城就在家門口,想去就去,方便的很。
對于醫療,到了中年以后就體現出來了,平時還好,可是如果有大病、疑難雜癥,大城市就會好很多,而且只能是大城市。
對于交通,公共交通比大城市方便,高鐵四通八達,如果自己開車,堵車是一個大難題,反而是三四線城市方便。
對于眼界,在大城市看過的東西多,有著各種各樣的設施,可以開拓視野。
對于機會,大城市有更多的工作機會,只要你有本事,什么工作都能找到,比如計算機、金融,只能去大城市。
當然了,這一切的基礎都是需要在大城市站穩腳跟,如果不能留下,勉強度日,那壓力反而更大。
4)離家近,生活成本低
老家好,好在有鄉音,從小在這里生活,只要適應一下,就會很舒適。雖然老家的工資低,不過生活成本也低,只要放下心中的執念,就會生活得不錯。回到老家,也可以陪著父母,自己的孩子也不用做留守兒童。
我姑父在老家的生活是這樣的,房子是自己蓋的,有個代步車周末出去玩,平時上下班用電動車,早上起來吃過早飯,踩個電動車去上班,下午6點下班以后,三五好友一起吃個飯,喝個小酒,好不快活。
到了周末,約上幾家人,一起找到私房菜或者農家樂,吃吃喝喝一天又過去了,就是這么的悠閑。
3
寫在最后
我哥他們工廠搬回老家,現在已經慢慢上了軌道,不過一家人一起遷回去,那也不現實,回不去的老家,而我的專業則是IT相關,回了老家找不著工作,總不能回去開個小店,所以很難回去。如果要想回去,需要有好的機會,有大的公司落戶到三四線城市,這樣才能安心回去。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別忘了分享點贊支持阿布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