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羨慕那些不用吃東西的人。他們不吃東西,還是可以精神很好,也能返老還童,身體原本生病的地方會自動變好…可是我不吃東西之后,只覺得我快要餓死了…根本不知道怎么練成不吃東西還過得健康的辦法呢?”岑太太望著鏡子里的自己,十分失望地看著岑先生。
“快別想了,你看你又不胖,身體也挺好的,干嘛羨慕別人。況且禁食也不一定全是好處吧?反正你信,我是不信的。”岑先生安慰道。
相信很多人都會說他們在禁食期間或之后感覺很好。他們之所以可能感覺很棒,因為他們相信禁食是健康的,或具有重要的精神意義,或者他們可能感覺很棒,因為嚴格的禁食,不僅可以幫助清除體內的毒素,而且還能延長壽命?
禁食可以幫助清除體內的毒素嗎?
或許,對某些人來說,禁食或不進食有助于身體排除有害物質,包括毒素,這似乎是合乎邏輯的。人們以各種方式和出于各種原因禁食,例如宗教、政治或健康原因等。一時之間,禁食可謂是一種時尚,或者是“健康養生”的一部分。盡管許多人可以忍受一天的禁食,就像在某些宗教習俗中一樣,但對于大多數其他人來說,長時間的禁食可能是不安全的。
對于飲食失調或免疫系統受損的人來說,禁食是非常不明智的。也不建議老年人、兒童或孕婦使用。禁食的“健康”部分更多的是神話而不是事實。實際上,為了幫助理解原因,花點時間研究身體自身的排毒過程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人體是相當巧妙的,它被設計成有兩個主要途徑來消除有害物質。首先是腸道的免疫組織,其次是肝臟的酶。您是否知道腸道會產生大約70%的抗體?這些“小英雄”將自己附著在進入我們體內的許多細菌、毒素和病毒上,使它們失活,并阻止它們被吸收,從而幫助保護我們免受感染和疾病的侵害。
然后,通過腸道解毒系統的有害物質被輸送到肝臟。第二條途徑有兩個解毒階段:(1)發生各種轉化,防止危險物質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傷害;(2) 發生另一系列反應,使這些物質的毒性降低。最后讓它們通過尿液和糞便從體內排出。
實際上,有時候禁食很可能會影響我們身體的排毒過程。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的營養狀況會影響身體制造抗體和酶的能力,以及肝臟的解毒能力。而禁食會剝奪身體制造抗體和酶所需的原材料,包括足夠的卡路里、蛋白質以及某些維生素和礦物質。更為主要的是,飲食會使我們的免疫系統保持強大。
禁食可以延長壽命?
在抗衰老長壽領域一直都有卡路里限制理論。根據一些實驗研究的結果顯示,動物在攝取食物后在身體會有代謝作用,代謝過程會產生自由基,吃得越多、代謝越快,自由基就越多;相對地,少吃、少代謝,產生的自由基少,也就減少自由基對DNA、蛋白質、脂質的損傷,細胞就比較長壽。
其中最為權威的便是日本大隅良典博士于2016年諾貝爾獎生醫學獎的研究——細胞自噬機制。然而有了諾貝爾獎的加持,保健品從業者就抓住機會充分利用它來做行銷,宣稱使用饑餓療法或禁食療法可以延長壽命。
實際上,細胞自噬作用是一種細胞在環境壓力下的回收機制。簡單理解就是,細胞遇到生存困難的環境時,細胞內的胞器會清除細胞內壞掉的蛋白質,并回收一些氨基酸和可用的基本物質,供細胞緊急使用并存活下去。幾乎所有真核細胞都會有自噬作用,人類亦然。
不可置否,細胞自噬作用確實可以促進新陳代謝,但它也可能導致細胞走向死亡,加上目前人類科技無法控制自噬作用的程度、發生的部位。如果細胞在嚴峻的條件下無法存活,細胞自噬也有可能啟動死亡的機制,也就是說如果細胞面臨的環境太惡劣,自噬作用還是有可能讓細胞走向死亡。在饑餓的狀況下,確實會增加新陳代謝、老化物質被分解,我們是無法控制細胞自噬發生的部位,以及自噬的程度、產生的效果。
因此禁食是一把雙刃劍,我們在執行上要非常小心,最好先和醫師、營養師充分溝通。斷食一、二天還可以,但如果是長期斷食就不太建議。而且有些人斷食一天后,隔天就會吃得更多,這樣就完全失去斷食的意義。
什么樣的飲食才是最健康的?
無論哪種情況,禁食實際上對身體都沒有什么好處。那么,清潔身體的最佳方式是什么?毫無疑問,合理飲食才是最為健康的飲食方式。因此,我們在日常的飲食之中,一定要做好以下4點。
1、均衡飲食
除了生命三要素——空氣、陽光和水之外,人體的營養素大致分為六大項營養素。以現如今的飲食情況而言,攝取不均衡是主要的問題。要知道,這些營養素是熱源質,會造成熱量過剩的問題,從而增加肥胖的風險。而對于老年人而言,攝入不足常常是現如今最重要的問題。一旦營養失調,百病便會叢生。
2、選擇天然食品和加工量較少的食品
從蔬菜、水果、全谷物、豆類、乳制品、堅果、種子和優質動物和植物蛋白。如果可能,食物選擇是有機的,并且基于我們所在地理區域的時令。在選擇帶有標簽的包裝食品時,首選成分列表較短的食品,并且添加糖分有限。
3、正確烹飪方法
在烹調時可多用水煮、清蒸、涼拌、烤、燒等方式烹調,也可以使用不同顏色蔬菜做搭配,減少油炸、油煎、勾芡、糖醋等烹調方式,比如以清蒸魚取代糖醋魚,以白斬雞取代炸雞、以蔬菜清湯取代大骨湯,減輕身體負擔,也不要一次煮一大鍋年菜,剩菜又再三加熱,如此會造成營養成分流失,也會越熱越咸,增加身體負擔。
4、減少外食
隨著社會壓力的不斷增加,我們很多人都放棄了自己烹飪食物,從而增加外出就餐的機會。當我們每次外出就餐或點外賣時,很可能就錯過了最為健康的食物了。不管如此,我們一定要堅持自己烹飪食物,即使出去就餐也要注意不健康的食物成分,比如避免富含鹽、糖、飽和脂肪和精制谷物,以避免肥胖和降低慢性疾病的風險。
參考資料:
【1】《專家解讀:細胞自噬機制研究為何摘得諾獎?》.中國科學報..2016-10-03
【2】《排毒排的是什么“毒”?什么時候要排毒?其實有一個標準,需謹記》.家庭醫生在線.2021-10-19
【3】《怎樣吃更健康?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科學研究報告(2021)》指出了這9點》.健康時報.2021-02-26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